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动机原理

发动机原理

习题1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发动机强化指标主要有___升功率__、比质量和强化系数。

2.热力学第一定律指出的是气体工质的_内能_、 _热量_和膨胀功三者转换应遵守能量平衡方程。

3.所有的热力过程都可以用公式npv 常数来描述,如果n=0,称为 _定压_过程,如果n=k,称为 _绝热_过程,n=1,称为_定温_过程,n=∞,称为_定容_过程。

4.燃料燃烧前,工质为空气或_空气和汽油的混合气___。

燃烧后,工质主要是_二氧化碳__和水蒸气等。

5.进气提前开启角与排气延迟关闭角之和叫作 _气门重叠角_ 。

6.化油器式和缸外喷射式汽油机的负荷调节方法称为“ _量_ 调节”,缸内直喷汽油机和柴油机的负荷调节方法称为“_质 _ 调节”。

7.1kg理想气体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 _PV=RT_ 。

8.热能可由工质通过传导、_对流_ 或_辐射_ 等方式来进行传递。

9.发动机实际工作循环由_进气_、_压缩_ 、燃烧、_膨胀_ 和_排气_ 等五个过程组成。

10.发动机增压的方式通常分为_ 涡轮增压_ 和 _机械增压_ 两种。

二、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20分)11.废气再循环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排放控制措施,对降低( B )有效。

A.CO B.NOx C.HC D.PM(炭烟)12.在下列热力循环中热效率最高的是( D )。

A.定容循环 B.定压循环 C.混合循环 D.卡诺循环13.汽油喷射ECU以哪个传感器的信号为依据来控制喷油器的开启时刻?( C ) A.氧传感器 B.温度传感器 C.曲轴位置传感器 D.节气门位置传感器14.汽油发动机选择汽油的标号主要取决于( B )。

A.转速 B.压缩比 C.缸径和行程 D.环境温度15.采用下列哪项技术最适宜用来提高在高原使用的内燃机的功率?( A ) A.增压技术 B.电喷技术 C.多气门技术 D.水冷技术16.目前电控多点汽油喷射系统中控制喷油时刻通常采用的是( C )。

A.同时喷射 B.分组喷射 C.顺序喷射 D.连续喷射17.随负荷增大,汽油机的机械效率( A )。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不一定18.比较汽油机与柴油机的负荷特性,汽油机的最低燃油消耗率较柴油机最低燃油消耗率( A )。

A.较大 B.较小 C.相同 D.不一定19.合理应用三元催化转化器的前提是( D )。

A.废气再循环系统 B.可变进排气系统 C.曲轴箱强制通风 D.电子控制汽油喷射20.汽油机的燃烧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着火延迟期、明显燃烧期和( B )。

A.缓燃期 B.补燃期 C.完全燃烧期 D.速燃期21.用来评估汽油机汽车加速稳定性的指标是汽油的(C )。

A.10%馏出温度 B.辛烷值 C.50%馏出温度 D.90%馏出温度22.四冲程发动机进气门提前开启和延迟关闭的主要目的是( B )。

A.扫气 B.增加气缸的新鲜充量 C.加强进气流动 D.减小进气管和气缸内压差23.以下不属于压燃式内燃机异常喷射现象的是( C )。

A.二次喷射 B.穴蚀 C.分段喷射 D.滴油现象24.柴油机与汽油机相比,( D )污染物的排放多得多。

A.CO B.HC C.NOX D.PM(炭烟)25.二次空气喷射是一种排放控制措施,对降低CO和__C__有效。

A.CO2 B.NOX C.HC D.PM(炭烟)26.下列柴油机燃烧室中燃油经济性最好的是(A )。

A.开式燃烧室 B.半开式燃烧室 C.涡流室燃烧室 D.预燃室燃烧室27.下列柴油机燃烧室中发动机起动性能最差的是(D )。

A.开式燃烧室 B.半开式燃烧室 C.涡流室燃烧室 D.预燃室燃烧室28.下列增压方式中,发动机输出轴和增压装置直接连接的是( C )。

A.排气涡轮增压 B.气波增压 C.机械增压 D.组合式涡轮增压29.随着负荷的减小,最佳点火提前角要( B )。

A.减小 B.增大 C.不确定 D.不变30.汽油发动机在起动、大负荷及暖机运转时,需较浓的混合气,此时不起作用的是( A )。

A.氧传感器 B.温度传感器 C.曲轴位置传感器 D.节气门位置传感器31.柴油发动机选择燃油的标号主要取决于(B )。

A.转速 B.凝点 C.十六烷值 D.蒸发性32.根据气体流动特点,如下阶段中哪个不属于四冲程发动机的排气过程( C )。

A.强制排气 B.扫气 C.后充气 D.自由排气33.下列哪些措施不能提高发动机的充气效率。

( D ) A.降低进排气系统的流动阻力 B.采用可变配气系统技术C.利用进气谐振 D.废气再循环技术34对四冲程发动机而言,换气过程是指从(C )的整个过程。

A.排气门开启到排气门关闭 B.进气门开启到进气门关闭 C.排气门开启到进气门关闭 D.进气门开启到排气门关闭35.电控多点汽油喷射系统中控制喷油时刻的不含( D )。

A.同时喷射 B.分组喷射 C.顺序喷射 D.连续喷射36.四冲程发动机进气门提前开启和推迟关闭的主要目的是( B )。

A.扫气 B.增加气缸的新鲜充量 C.加强进气流动 D.减小进气管和气缸内压差37.为了降低汽油机怠速时排放污染,一般采取的方法是( B )。

A.降低怠速转速 B.适当提高怠速转速 C.将CO的排放调低 D.将HC的排放调低38.随着转速的增大,柴油机的机械效率(B )。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不一定39.汽油机的点火燃烧属于( B )。

A.扩散燃烧 B.预混合燃烧 C.压力着火燃烧 D.同时爆炸燃烧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40.有效转矩 :发动机机工作时,由功率输出轴输出的转矩称为有效转矩。

41过量空气系数:燃烧1kg燃料实际提供的空气量与理论上完全燃烧所需空气量之比称为过量空气系数。

42充气效率:实际进入气缸的新鲜工质质量与进气状态下整个气缸容积充满了新鲜工质的质量之比。

43.十六烷值:一般十六烷值是评定柴油自燃性好坏的指标。

它与发动机的粗暴及起动性均有密切关系。

十六烷值高的柴油,其着火延迟期短,发动机工作平稳,同时冷起动性亦能随之改善。

(十六烷值是指与柴油自燃性相当的标准燃料中所含正十六烷的体积百分数。

)44柴油机负荷特性:柴油机转速一定时,每小时耗油量、有效燃油消耗率随负荷变化的关系称为柴油机负荷特性。

45有效功率 :从发动机功率输出轴上得到的净功率即为有效功率。

46凝点:柴油失去流动性开始凝结的温度。

47.发动机的负荷特性 :发动机在某一转速下,燃油经济性指标及其他参数随负荷变化的关系。

四、是非判断(每题1分,共10分)48.内燃机的指示性能指标是指以曲轴对外输出为基础的指标。

( F )49.工质从外界获取的热量全部转变为工质对外所做的膨胀功,这样的热力过程是存在的。

( Y )50.在四冲程内燃机的换气过程中,自由排气阶段排出的废气一般多于强制排气阶段排出的废气。

( Y ) 51.对于四冲程内燃机而言,在气门重叠期间,进气管、气缸和排气管三者直接相通。

(Y )52.采用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可以改善发动机的低速转矩特性。

(Y )53分隔式燃烧室的散热损失比直喷式燃烧室的小。

( F )54.根据高温NOX反应机理,产生NOX的三要素是温度、氧浓度和反应时间。

(Y )55.发动机的正常水温应保持在75℃~85℃之间。

(F )56.一般来说,汽油机的压缩比比柴油机的压缩比大。

( F )57.一般来说,发动机机械损失功率最大的部分是活塞连杆曲轴机构中的摩擦损失。

( Y )58.在四冲程发动机的自由排气阶段,气缸内压力小于排气管内的排气背压。

( F )59.汽油机中的有害排放物CO、HC、NOX随空燃比的增大而急剧下降。

( F )五、简答(每题6分,共30分)60.发动机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哪四个行程?在压缩行程中进、排气门的工作情况如何?答:进气、压缩、做工、排气。

在压缩过程中进排气门都关闭。

其中进气门延迟关闭。

61柴油机和汽油机相比,混合气形成有哪些特点?答:柴油机的混合气形成与汽油机相比有两个显著特点。

其一是混合气的形成在气缸内部进行,其二是混合气形成时间较短,从喷油到结束,约占15º~30º曲轴转角。

62提高发动机充气效率的措施有哪些?答:减小减少进气系统的阻力:主要是减少进气门处的阻力和进气管道的阻力;合理选择配气相位:充分利用气流惯性;利用动态效应;提高压缩比;减少对新鲜工质的热传导,减少排气系统对气流的阻力。

63请说明柴油机上装调速器的必要性。

答: (1)由柴油机的速度特性已知,其有效转矩曲线随转速变化平缓,因此,柴油机外界阻力矩的少量变化,就会引起柴油机转速的较大变化。

又由于喷油泵速度特性,转速升高,循环供油量增加。

(2)发动机在标定转速附近运转时,如果忽然卸去负荷出现飞车事故。

因此,柴油机上必须有防止超速的装置。

(3)汽车发动机在怠速工况转时,若发动机负载突然增加,怠速将会下降,循环供油量也下降,转速进一步下降,最终导致怠速运转不稳定,甚至熄火。

因此柴油机必须有保证怠速稳定的装置。

64.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中空气流量的检测方法有哪几种?答: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中空气流量检测方法可以分为直接测量方式和直接检测方式两类。

直接测量方式直接通过空气流量传感器测量空气流量,又分为质量流量检测方式和体积流量检测方式。

常用空气流量传感器有叶片式、热线(或热膜)式及卡门涡旋式等三种。

间接测量方式对空气量的计量是通过测取其它参数计算而得,又可以分为密度-转速方式和转角-速度方式。

65.过量空气系数α对汽油机燃烧的进行有何影响?最大功率混合气与经济混合气的α值为多少?为什么?答:混合气成分即过量空气系数α对燃烧过程和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有很大的影响。

改变过量空气系数α时,火焰传播速度发生变化。

当α=0.85~0.95时,火焰传播速度最快,这种浓度的混合气将使发动机发出最大功率,故称为功率混合气。

当α=1.05~1.15时,火焰传播速度仍较高,混合气中的氧气足够使燃料完全燃烧,此时发动机的热功率最高,有效耗油率最低,故称为经济混合气。

ɑ过大或过小即混合气过浓或过稀时,火焰传播速度均较慢,均不能获得理想燃,排放差。

六、分析计算(15分)66.1)什么是汽油机速度特性?答:汽油机节气门固定不动,其有效功率Pe 、转矩Me 、有效燃油消耗率ge 、每小时耗油量GT 等随转速变化的关系称为汽油机速度特性。

2)分析说明汽油机速度特性曲线的变化趋势(请作简图并简要说明)。

答:汽油机速度特性曲线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对于发动机转矩Te,当转速由低速开始上升时,Te 有所增加,对应于某一转速时,Te 达最大值,转速继续提高,Te 随转速升高而较快的下降;对于功率Pe ,当转速增加时Pe 迅速上升,至某一转速时,Pe 达到最大值时,转速再上升,功率Pe 下降;对于油耗率ge,当转速在某一中间值时,ge 最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