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民俗风情
中山民歌
中山历来是民歌之乡,民歌的历史非常久远。 但民歌源于何时难以考证。
钓鱼仔
钓鱼仔定是钓鱼郎? 我问你手执鱼丝有几多十壬长, 几多十壬在海底? 几多十壬在手上? 还仲有啰, 几多十壬在船旁。 我是钓鱼仔又不是钓鱼郎, 我手执鱼丝九十九壬长, 三十三壬在海底, 三十三壬在手上, 还仲有啰, 三十三壬在船旁。
崖口飘色
崖口飘色从唐贞观年间的“耍菩萨”民间祭祀游行发展而来, 到明初改为小童扮演人物。
崖口麒麟舞
麒麟是古代相传的一种像鹿的吉祥物,素有“麒麟送子”的吉 祥象征,亦借喻为杰出的人物。
崖口麒麟舞
历史上的麒麟舞与龙狮鹤凤等民间舞一样,均为动物舞, 口麒麟舞出现在明代晚期,在“飘色”、“布绣”巡游的同 出巡。
端午赛龙舟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每年端午 节的赛龙舟、吃粽子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赛龙舟
从农历五月初一开始到五月初十的10天内,各村镇以船会 友,相互拜访,在河、涌举行竞渡活动。
石歧区水上龙舟
中山地处珠江三角洲下游,水网交错,因而赛龙舟成为中山一项源远流长 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据明代嘉靖《香山县志》开始记载:"端午为粽祀神 或采画龙舟,水中竞渡„„"可见端午赛龙舟在中山历史悠久。 石岐的龙舟,以紧邻河涌的张溪、南下、基边、员峰、西厂、上基、 大墩、岐头、厚兴最为盛行。每年的四月下旬,各乡选好吉日,在宗祠、 庙宇拜祭龙舟头、龙舟尾后,由村内最年长的老人率众将上年埋藏在龙舟 坞里起出龙舟,洗净修补上油。然后由村中德高望重者用碌柚叶等为龙舟 净身,在龙舟插上龙头龙尾,并在龙头龙尾上簪花戴红进行龙舟下水仪式。 村中年轻力壮的近80名男子就会将龙舟扒到河涌上演练,谓之"出龙"。到 了五月初五,石岐各乡的龙舟就会在岐江河上进行赛龙夺锦,胜出者奖励 大埕烧酒和大只烧猪。当晚,在乡中大摆"龙舟饭"。参加龙舟竞渡和为龙 舟赛出力的人士都可以吃龙舟饭,吃完龙舟饭后,一番拜祭仪式后,将龙 舟重新埋到河涌的龙舟坞里,谓之"收龙"。
■链接龙舟体现"南越(粤)文化"
重阳登高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节日,按照 易经》所述,“九”为阳数,两九相重,是为“重九”即两 相重,故名重阳。
沙溪龙狮鹤凤舞
沙溪镇现有民间艺术队伍41支,参与“龙、凤、鹤、狮”舞 的表演者多达1200多人。
沙溪龙舟鹤凤舞
沙溪人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形成了鹤歌鹤舞、龙凤舞、 狮子舞等三大系列,都是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
猜一猜
白里透红,形似吊钟, 表示新一年美好生活 的钟声,还表示“金 钟一响,黄金万两”。
• 中山人家里喜插桃花,寓意“大 展鸿图”。中山话“桃”与“图 ”同音,红桃即为鸿图,祈望来 年鸿运。 • 猜一猜 • 男女青年插上一枝桃花?
国内外品种
• 河南洛阳牡丹 • 比利时杜鹃 • 西洋兰
洛阳牡丹,"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 京城",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洛阳是十三 朝古都,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美誉。"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其栽 培始于隋,鼎盛于唐,宋时甲于天下。它雍 容华贵、国色天香、富丽堂皇,寓意吉祥富 贵、繁荣昌盛,是华夏民族兴旺发达、美好 幸福的象征。洛阳牡丹花朵硕大,品种繁多, 花色奇绝,有红、白、粉、黄、紫、蓝、绿、 黑及复色9大色系、10种花型、1000多个品 种。花开时节,洛阳城花海人潮,竞睹牡丹 倩姿芳容。
男女婚嫁坐花车
花市时间
• 春节前几天开始,除夕之夜达到高潮,正 月初一凌晨结束。
花市地点
• • • • • 沙岗墟公园 中山市体育馆 逸仙湖公园 紫马岭公园 孙文纪念公园
逸仙湖公园
花市的花
• 菊花、年桔、芍药、万寿菊、吊钟、桃花 、水仙花。
四季桔表示四季吉 利,果实累累,象 征发财吉利,金桔 可吃,香脆甘甜, 春节过后,用蜂蜜 将金桔浸泡起来, 可治疗哮喘。
牡丹仙子
牡丹仙子选拔赛
• 花海遨游,美丽绽放。为活跃文化市场,提高广大青年参 与牡丹花会的积极性,展示洛阳“牡丹之城”的形象,并 为优秀青年搭建走向成功的理想平台,特举办“花海遨游 · 美丽绽放--中国· 洛阳‘牡丹仙子’选拔大赛”。
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前身为洛阳牡丹花会, 报名时间(仙子下凡):2010年4 已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始于 月5日-5月5日 1983年,2010年11月,经国务院、国家文 化部正式批准升格为国家级节会,更名为" 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由国家文化部和河 南省人民政府主办。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 冠军——花王姚黄:奖金10000元 之人皆若狂。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是一个融 亚军——花后魏紫:奖金5000元 赏花观灯,旅游观光,经贸合作与交流为一 季军——洛 阳 红:奖金3000元 体的大型综合性经济文化活动。
送郎一条花手巾
画眉唱歌似弹琴,妹子唱歌郎接音, 两人勤劳来生产,似盏油灯一条心。
送郎一条花手巾,郎爱妹子记在心, 手巾绣着七个字,努力生产赛赢人。 好花生在好花园,妹好难怪哥来缠。 只因亚妹劳动好,绣花织布又耕田。
亲妹难舍有情郎,难舍我郎劳动强, 亲哥驶牛妹送草,相爱甜过冬蜜糖。
大沙田的传说
啊依哟,啊依哟 一个仙女变成一个村姑 一个村姑种下一片金禾 一片金禾送给一村穷人 穷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望不尽的大沙田 听不厌的老传说(哟) 传给了爷爷传给了爹爹传给了我 潮水涨了潮水落(哟) 传说依然是传说 啊咧 啊咧 潮水涨了潮水落(哟) 传说依然是传说 啊咧 啊咧
慈善万人行
每年春节前开始一直到元宵节,中山各界将围绕“救死扶伤 扶危济困,敬老助残”这一主题,举行百万市民爱心大行 动,即全市性的慈善万人行活动。
迎春花市
迎春花市又称年宵花市,是除夕中山全民性的鲜花集市。 每逢新春佳节,美丽的中山处处张灯结彩,盛世花开, 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
迎春花市
屋前屋后种花 厅堂房内摆花 开业志庆送花篮 男女婚嫁坐花车
中山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南部,具有850多年的历史,民族风 情浓郁,民族艺术丰富多彩。这个小城,既能感到现代文 明的强劲活力,又能领略到传统岭南民俗文化独特韵味。
慈善万人行
1988年的大年初七,为给中山福利院筹集资金,改善孤寡 老人的生活条件,由中山市文化局、民政局联合发起举办 第一届中山市敬八,沙溪人过浴佛节时,沙溪圣狮、象角 村民间艺术团都会自发地联合组织一年一度的“民间艺术 大巡游”。
沙溪浴佛节
浴佛节艺术大游行阵容鼎盛,达数千人、大灯笼、大铜 锣、铜鼓、喇叭、中西乐队、旗帜在前,龙狮凤鹤殿后, 中间位花篮、文武巡、飘色、八音、锣鼓架化妆表演等。
黄圃飘色
飘色这一民间艺术源远流长,中山北部重镇黄圃,其民间 艺术的代表就是飘色,而源于何时,曾有多种说法。
黄圃飘色
任何民间艺术的发展沿袭,都与社会发展有密切关系,黄 圃飘色,因历史的原因,随着破“四旧”等影响,于1961年 开始逐渐沉寂。
崖口飘色
南朗镇崖口村是中山市名闻遐迩的飘色之乡。而崖口飘色 很久以前就不存在了,不过当时不叫飘色,而称为“耍菩 萨”。
一群农夫办起座座工厂 座座工厂富了个个村落 个个村落就像缤纷花朵 芬芳四溢水乡南国 看不完的新鲜事 写不完的新传说(哟) 写在阡陌唱过江河醉在心窝 潮水涨了潮水落(哟) 传说不再是传说 啊咧 啊咧 潮水涨了潮水落(哟) 传说不再是传说 啊咧 啊咧 传说不再是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