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1.坚守立德树人根本目标,促进新课改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生根;
2.通过议题式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3.坚持正确价值引导学,彰显学科教学特色,体现学科育人功能;
【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分析
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整体与部分的含义、辩证关系及方法论要求;系统的含义、特征及系统优化方法。
总体上知识容量大,可结合生活实际的问题比较多,探究空间大,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探究作用。
2.学习意义分析
通过本课学习,有利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形成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帮助学生初步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及综合性思维方式;有利于学生培养公民素养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有一定的哲学知识储备,理解领悟能力有所提高,具有一定的探究学习能力;他们较为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渴望参与社会生活。
通过学习,激发他们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教学目标】
1.能运用相关原理,探究如何才能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最优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剖析生活实例,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养成综合性思维习惯,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通过议题式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思辨和探究中理解系统优化方法与综合性思维方式。
3.帮助学生培养运用系统优化方法安排自己学习和生活的能力。
引导学生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重点难点】
1.运用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说明重视整体和部分的哲学依据。
2.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说明如何处理好一个复杂的问题。
【学习方法】
1.议题式学习法。
针对教材重点、难点,通过情景、问题和活动设置,开展合作探究,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他们主动获取知识。
2.多媒体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使教学更直观、更感性;并适当展示相关理论知识基本观点。
3.讲授。
针对一些理论难点,适时适度讲授,突破难点,深化重点,升华情感,并引导学生克服一些认识误区,树立正确价值观。
【教学过程】
环节1 :点题激趣,引出议题(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教师活动:展示多媒体问题
学生活动:在老师引导下思考回答问题、举例生活的相关表现。
(设计意图:分析生活中割裂整体与部分关系的表现与危害,为设疑探究做好铺垫。
)
环节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探究活动做好相关知识储备。
环节3:开展活动探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
学生活动一:“为祖国点赞”:观看“港珠澳大桥”相关视频
教师活动:
(1)设置问题。
“蓝天为卷,碧海为诗;深海白豚,踏浪伶仃。
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广东珠海和澳门,总长约55公里,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港珠澳大桥作为展示中国风采与成就的又一张名片,她的建成与开通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桥、岛、隧一体;青州桥塔‘中国结’、江海桥‘海豚’桥塔、九州桥‘风帆’桥塔”……像一颗颗闪耀的宝石链接成人间的彩虹。
一睹她的芳容成为人们的强烈愿望,假如让你当解说员,你准备从哪些方面介绍?并请说出你这样介绍的“联系观”依据”。
(2)评价引导。
在学生讨论展示后,教师点评,恰当鼓励引导。
学生活动二:按组别进行讨论,得出结论后及时展示。
(可以从“部分”角度,也可以从“整体”角度介绍,关键要说出“联系观”依据)
师生共同活动:理论提升
1.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1)区别:①含义:A、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B、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②地位、作用和功能: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
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2)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①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离不开部分。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②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离不开整体。
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
2.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指导意义(方法论):
(1)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部分,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2)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学生活动三:观看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总设计师林鸣事迹。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每一个人应当如何把自己融入到社会中,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学生活动:在老师引导下,积极思考、讨论、做答。
教师活动:总结引导出“系统优化方法”
学生活动四:观看“重庆公交车坠江事故”视频
学生活动五:对事故进行反思。
从“系统优化”的角度探讨如何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原因探究:泼妇:本来只错过一站,结果错过了一生。
司机:冲动是魔鬼,争吵长达5分钟……厮打
乘客:个个觉得事不关己,最后遗像高高挂起...
总结:作为公民,我们每个都要从自身做起,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帮助,才能构建和谐社会,才能拥有幸福生活。
解决措施:
1.作为国家,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法纪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等。
2.作为企业,应加强安全防范装置;加强职业道德培训和安全管理等。
3.作为公民,应增强法纪观念,树立正确“三观”,用正确的思想引领正确的行动。
理论提升:
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2.系统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1)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2)基本特征:①整体性;②有序性;③内部结构优化的趋向。
3.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1)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它的每一个要素都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2)系统的各要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的要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3)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4.系统优化的方法的要求:
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形成关于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环节4 板书设计,知识整合:
环节5 课外拓展,锻炼能力:
设计一份自己的未来职业规划方案
要求:运用所学“联系观”知识指导规划设计,体现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设计意图:在活动中巩固对本课核心知识点的认识,并形成核心素养。
)
一对关系
一种方法
立足整体 搞好局部 综合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