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苏教版三年级试卷

小学苏教版三年级试卷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一、基础知识1.看拼音写词语。

qū zhé yán jià shĭ pǔ xiě bù xiǔ蜿yí xiè qiān lǐ mín zú chóu dài liáo kuòxīng luó qí bù dǎo yŭ bǎo kù zī yuánliú lián wàng fǎn hé zuò hǎi guī lú shānbiàn huàn wú cháng pù bù sì hū lǒng zhàoqiān zī bǎi tài jì láo shī piān chuàng zàolián mián qǐ fú bù jǐn hēi àn kuàng chǎnshuǐ tiān xiāng lián zhuàng guān téng yún jià wù2.用“”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曲.折(qū qŭ)似.乎(sì shì)系.带子(jì xì)谱.写(pŭ bŭ)蔚为.壮观(wéi wèi)难以计数.(shǔ shù)笼罩.(zhào zào)3.圈出下列生字中的后鼻音。

仅垦笼4.下列带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五彩缤.纷(bīng)魅.力(mèi)航.行(xíng)B.转.弯(zhuǎn)折.本(shé)不竭.(jié)C.创.造(chuàng)似.的(sì)流.连忘返(liú)请在下面横线上订正另外两组中有错误的读音:5.比一比,再组词。

架()异()幻()龙()驾()导()幼()笼()资()飘()蜓()折()姿()漂()蜒()析()6.选字填空。

篇遍偏扁(1)()房诗()()豆()地架驾骂(2)()驶责()书()罗萝箩(3)()筐()卜星()棋布7.你一定知道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吧,根据要求填一填。

(1)将下列简称分别填写到相对应的省、市、自治区名称后。

台津鲁沪京桂港渝重庆()上海()天津()北京()台湾()香港()广西()山东()(2)我国有许多地方戏,它们来自五湖四海,比如豫剧来自(),沪剧来自(),川剧来自(),粤剧来自()。

(3)根据下面的车牌,填一填这些车是哪里的。

苏F25844 ()津EA0256 ()吉B7838 ()浙C25856 ()8.选词填空。

辽阔宽阔广阔(1)汽车在()的马路上飞奔。

(2)牛羊在()的草原上嬉戏玩耍。

(3)美丽的南沙群岛在()的南中国海上。

蕴藏蕴含储藏(1)南沙群岛()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2)这首诗短小精悍,()着诗人对家乡的一片深情。

(3)秋天来了,蚂蚁忙着()食物,准备过冬。

景象景色(1)校园的()多美呀!(2)城市、农村到处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

宝贵珍贵珍惜(1)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的肥料。

(2)大熊猫是我国的()动物。

(3)我怎么能收下你这么()的礼物呢?二、句式训练1.判断下列句子,是比喻句的在括号里打“√”,不是的打“×”。

(1)她长得像她的妈妈一样。

()(2)漓江的水绿得像一块翡翠。

()(3)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4)蜜蜂嗡嗡地边歌边舞,都聚拢来。

()(5)敌人好像发现了什么似的。

()(6)画家的眼圈红了,心潮像海浪一样翻腾。

()2.按要求写句子。

(1)云遮雾罩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

(用带点词造句)(2)照样子,写句子①例:万里长城像一条巨龙穿行在大地。

②例:我做好了作业才去玩。

我把作业做好了才去玩。

他挂好了毛巾。

③例:我们打倒了反动派。

反动派被我们打倒了。

阳光驱散了满天的乌云。

④例:会唱歌。

他会跳舞。

他不但会唱歌,而且会跳舞。

小明喜欢画画。

小明喜欢书法。

⑤例: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什么使他取得了年级第一的好成绩?是刻苦学习。

⑥小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改写成拟人句)⑦成熟了的石榴一个个挂在枝头。

(改写成比喻句)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们要做到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B、全校师生和少先队员去参观航天科技展览。

C、他特别喜欢踢足球和乒乓球。

D、爷爷经常回忆往事。

4.将下列排列错乱的句子重新整理,在括号里写上序号。

()一只边梳理着洁白的羽毛,边欣赏着倒映在水中的倒影。

()怀着对人民公园灯展的憧憬,我们一家走进了灯的世界。

()我顺着小男孩手指的方向望去,呵,好一个栩栩如生的“双鹤组灯”!()“快看哪——丹顶鹤!”一个走在我身边的小男孩喊了起来。

()另一只正伸长脖颈,遥望着深蓝的夜空振翅欲飞呢!()只见荷池中的一座人工建造的假山脚下,有两只丹顶鹤亭亭玉立。

5.修改病句。

(1)他戴着一副金丝眼镜,一件皮茄克。

(2)王老师一来,教室里立即平静下来。

(3)这是有趣的一本科幻书。

(4)老师在班会上表扬夸奖了我。

(5)我们要不断新的知识。

(6)海峡两岸人民都愿望着祖国早日统一。

三、积累运用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长城像(),(),()。

东起(),西到(),万里长城谱写了()。

这句话把()比作(),突出了长城的()。

(2)京杭大运河像(),(),()。

北起(),南到(),京杭大运河谱写了()。

这句话把()比作(),突出了京杭大运河的()。

(3)《长城和运河》是一首(),全诗讴歌了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的(),颂扬了中华民族祖先的()。

除了这两个人间奇迹,中国人民创造的人间奇迹还有()、()、()等。

(4)美丽的南沙群岛位于(),属于()省,简称()。

南沙群岛是(),说明了其();南沙群岛又是个(),说明其()。

字里行间饱含着对南沙群岛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5)天是(),海是()。

远望(),翡翠和蓝玉合璧,()。

这句话把()比作(),把()比作(),突出了天之(),海之()。

如果你去游览了南沙,你会说:()。

(6)庐山的云雾有两个特点()、()。

你还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庐山的云雾:()、()、()。

第二自然段按()—()—()—()的顺序,以丰富的想象、恰当的比喻,形象地写出飘浮于庐山不同方位的云雾的独特姿态,第三自然段作者展开丰富的联想,以“()”“()”“()”和“()”着力刻划云雾变化之多。

当我们看到云遮雾罩得庐山上有一道飞瀑从天而降时,便会不时想起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

”(7)这学期,课文带我们浏览了()的长城,()的运河,()的南沙群岛。

(8)《夏日田园杂兴》是宋代范成大的诗作。

“(),()”描写了儿童在树下学种瓜的有趣情景。

2.今年的春节,你是怎么过的?你又了解那些春节有关的习俗呢?简单谈一谈。

3.写一段话介绍你眼中的长城,请用上这些词语“巨龙”、“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四、课内阅读(一)长城和运河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1.从“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这句话,我们也可以体会到长城()的特点,从“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我们可以体会到运河的()。

2.文中画“——”的句子是个设问句,先自问后自答,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感情,颂扬了中华民族祖先的()和()。

3.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1)是谁辛勤培育这祖国的花朵?是我们的老师。

4.课文每小节都是以()开头,交代了作者观察景物的(),突出了所见景象的()。

每小节都是以()结尾,点名了长城、运河这两项伟大工程的创造者是()。

作者是从()的和()的两个方面借景抒情的。

5.我国古今劳动人民还创造了那些奇迹?请你说一说。

(二)美丽的南沙群岛语段一:南沙是祖国(巨具)大的蓝色宝库。

她拥有难以计数.(shǔ shù)的珍贵的海洋生物,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贮存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

仅曾(zēng céng)母暗沙,就以丰富的石油储量而享有“第二波斯湾”的美(誉喻)。

1.用“——”画出本文中正确的字和读音。

2.用“﹏﹏”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3.这段话向我们介绍了南沙的()、()、(),分别是用()、()、()这些词来表示“多”的意思。

语段二:南沙也是一个迷人的世界。

天是一片蓝玉,海是一块翡翠。

远望天水相接,翡翠和蓝玉合璧,蔚为壮观。

俯看清澈明亮的海水龙虾燕鱼海龟五彩缤纷令人心旷神怡碧波浩淼的南沙海域,连浪涛都是美的。

每一个浪头都托起洁白的浪花,一团团、一簇簇,仿佛是欢迎的人群在挥舞着花束。

可以肯定,将来的南沙群岛会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

1.用直线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2.给划波浪线的句子加上标点。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俯看()仿佛()将来()挥舞()4.照样子再写几个词。

一簇簇、一团团()()()5.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三)庐山的云雾语段一: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带)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xì jì)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戴)。

云雾弥(满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暮)。

1.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和字。

2.这段话是围绕来写的,突出了句子中“”这个词语。

3.这段话中多处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将庐山的云雾比作了()、()、()和()。

4.仿照这样的方法,你也来写写傍晚,西边的天空出现了千奇百怪的云彩。

语段二: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

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转眼间就变成了();明明是(),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1.将文章空白处填充完整。

2.“息”在字典中有以下几种解释:①呼吸时进出的气;②消息;③停止;④休息;⑤滋生繁殖;⑥表示时间。

“生息.繁衍”的“息”应选择第()种解释;“瞬息万变”的“息”应选择第()种解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