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件-基本乐理
调式是一群不同音高而有组织的音,组成 一个体系,并以一个音为中心(主音),这个体 系叫调式。
调式中的音,按照高低次序(上行或下行), 从主音到主音排列起来,叫调式音阶。
例336:
音阶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相互调式的规律, 而音列却只能是构成调式的素材。
调式音级和乐音体系中的音级是有区别的。 乐音体系中的音级只是音高的物理属性,是不带 倾向性的,不活动的,它们只能作为构成调式的 材料。而调式音级则是按照一定的关系组合在一 起的,在运动中起着不同的作用,是有倾向性的, 活动的。每个音级都含一定的调式意义。
主音之所以能成为调式的中心音,通常是以下 两种手段来达到的。
(1)主音本身的强调。如在乐曲中主音经常出现, 特别是在突出部位强拍、长音、停顿处或乐曲的 结束处等。
例如图:
(2)强调主音上方 纯五度音或下方纯五度(中 国民族调式尤其突出)。主音由于有不同方向的 两个五度音的有力支持,其中心地位就更为突出。 个别音乐作品为了表现上的特殊要求,不结束于 主音,而结束于次稳定音级上,这种结束是不完 满终止,比较少见。
第Ⅵ级——下中音,在主音和下属音之间。
第Ⅶ级——导音,向上倾向于主音。
例394
纯五度
纯五度
Ⅳ
ⅥⅦ
下属音 下中音 导音
Ⅰ
Ⅱ
Ⅲ
主音 上主音 中音
Ⅴ 属音
不稳定音向稳定音进行倾向的程度不同,其原因是:
1.由于稳定音的稳定程度不同,如Ⅰ级音(主音),比Ⅲ级音更稳定,所以Ⅱ级到 Ⅰ级比Ⅱ级到Ⅲ级的倾向性强.
F旋律大调音阶如下:
§56 大调各音阶的名称、特性和标记
大调式中各音级是用罗马数字标记的,各级音还有特定的名称,这些名称 的含义说明了各音级与主音的关系。
第Ⅰ级——主音(T)。
第Ⅱ级——上主音(下行导音)。
第Ⅲ级——中音,在主音和属音之间。
第Ⅳ级——下属音(S),在主音下方纯五度。
第Ⅴ级——属音(D),在主音上方纯五度。
主音、属音、下属音刚好与大小调式体系中的和声功能音级相吻合,标记是Ⅰ ( T )、Ⅳ(S)、Ⅴ(D)。在具体音乐作品中,主音、属音、下属音的强度常 有所侧重,有的强调主音、有的强调属音、有的强调下属音,但由于属音到主音 的倾向性较强、较自然,所以强调属音较为普遍。
音的稳定与不稳定不的绝对的,一个音或和弦,在某一调式体系中是稳定的, 而在另一调式体系中则可能是不稳定的。即使在同一调式体系中,由于和声处理 的不同,某些稳定音也可能暂时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中。
基本乐理
第九章 调式
§53 主音、调式、音阶、调性
在音乐中,音与音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即互相推进、互相依附,它们总是按照一定的 关系连接在一起来表达音乐思想的。一个孤立 的音或和弦,或者一群彼此毫无关系的音拼凑 在一起,是难塑造音乐形象的。
例如332:王莘《歌唱祖国》选段
在音乐的进行中,从稳定到不稳定,就破坏了稳定而要求继续发展,这种不停 的运动便构成了调式表现力的基础,也是调式音级运动的内在动力。
§55 大 调 式
大调式是由七个音构成的调式,其稳定音Ⅰ、Ⅲ、Ⅴ级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大三 和弦,其中主音与上方第Ⅲ级为大三度,这个音程最能说明大调式的色彩。大调式 有三种形式:
1、自然大调
由七个音构成的调式,音阶结构为全全半、全全全半,主音与上方第Ⅲ级、Ⅳ级、 Ⅶ级音分别为大三、大六、大七度音程的调式叫自然大调式。它是大调式的基本形 式,具有光辉、明朗的调式色彩。
C自然大调音节如下: 大三度
大六度
大七度
级数: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Ⅷ(Ⅰ)
音级名称:主音 上主音 中音 下属音 属音 下中音 导音
2、和声大调
将自然大调的第Ⅵ级音降半音而构成和声大调.
其特点是Ⅵ级音与Ⅶ级音之间为增二度音程.
C和声大调音阶如下:
小六度
增二度
3、旋律大调
将自然大调下行旋律的第Ⅶ级和第Ⅵ级音同时降 低半音(上行与自然大调相同),称为旋律大调.
例如333: 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上例曲调是由DEFGABCD(即唱名:re、mi、fa、sol、la、si、do、re)七个音构成, 各音级在运动中是不相同的,D(re)音在乐曲中起主导作用,是全曲的中心音,给人以 稳定感。其次是G(sol)和A(la)两音有一定稳定性,而不能起到最完满的稳定作用, 也正是由于这种衬托,才使D(re)音达到最稳定的效果,使全曲完满结束。其它各音如 E、F、B、C则是不稳定音,它们总是倾向于稳定音。
例如图:
2. 属音、下属音(Ⅴ、Ⅳ )
主音上方纯五度音叫属音。主音下方纯五度叫下属音。
在中国民族调式中主音、属音、下属音又称为支柱音。属音、下属音常作为中 结音,以结束乐句或中间段落。由于属音处于主音上方纯五度,对主音的倾向性特 别强烈和直接,乐曲中,作中结音的属音与结束音主音在结构上前后呼应最为自然。 在旋律进行中,属音到主音的进行最有力度感,这种进行常在乐曲的开始,使调性 稳固,音乐富于动力。
2.由于不稳定音到稳定音之间的音程不同,一般地说,小二度倾向稳定音比大 二度倾向稳定更强烈,尖锐.
例334: 四川民歌《康定情歌》
例335: 湖北民歌《红花绿叶不离分》
上例中,最稳定感的中心音是c(sol),f(do)和g(re)两音稳定性仅次于c(sol)。 另外,还有以唱名do、mi为主音的曲调。
由此可见,上面各例中的许多音,在运动中是 有组织的、规律的,有中心音(主音),有仅次 于主音稳定性的音,有的表现出稳定或相对稳定, 归纳这些现象,可以得出结论:
调式名称由两部分组成,即主音的标记和调 式的标记。如:以C为主音的大调式,叫C大调式。 以a音为主音的小调式,叫a小调式。以C音为主 音的宫调式,叫C宫调式等。
调和调式的结合,叫调性。
54 主音、属音、下属音
1.主音(Ⅰ级)
正如行星围绕恒星有规律的运动一样,调式 的各级音也都围绕调式中心音而运动。因此,可 以说形成调式的关键是调式的中心音(主音)。 主要是调式中最具有稳定性的音,在通常情况下, 它是音乐运动的出发点和终结。曲终结束音(主 音)往往是识别调式的主要标志,主音在曲终的 稳定感,形成乐曲的完满结束(特殊情况例外)。 在整个乐曲中,主音常占有特殊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