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对比论证模式的训练指导及范文
对比论证模式的训练指导及范文
花,在感恩的枝头美丽绽放。
“忠则《出师表》,孝则《陈情表》”,这 两表道尽了人间感恩的真谛,演绎了人世间感 恩的传奇。为报刘备三顾茅庐之恩,诸葛亮七 出祁山,巧计破敌军,为刘备打天下立下了汗 马功劳。“出师末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是后人为他写下的诗篇,为报当年的知遇之恩, 他用毕身的精力向后人诠释了感恩的真谛。自 幼失去父母是李密的不幸,但祖母却用自己的 温暖让这个可怜的孩子长大成人,且名扬四方, 为官作宰是多少读书人毕生的梦想,十年寒窗 不正为一朝为官?然而当这个机会真正来临, 李密却不曾忘记自己的祖母。他放弃了这个机 会。因为他知道“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例文二 遭遇挫折,笑对痛苦 人之一世,殊为不易,在看似平坦安逸的人生旅 途中布满了种种坎坷和荆棘,往往使人困难重重,甚 至痛不欲生。痛苦之于人,犹狂风之于陋屋,巨浪之 于孤舟,水血之于心脏。百世沧桑,不知有多少心胸 狭隘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而一蹶不振;人世千年, 更不知有多少意志薄弱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而志气 消沉;万古旷世,又不知有多少内心懦弱之人因受挫 折放大痛苦而葬身于万劫不复的深渊……因此,面对 挫折,我们不应放大痛苦,而应直面人生,缩小痛苦, 直至成功的那一天。 (第一段,扣题快,且有文采) 【正】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古人已经为我们作出 太多的榜样,也留下了太多的遗恨。在现在竞争 日益加剧的社会里,挫折无处不在,若因一时受 挫而放大痛苦,将会终身遗憾。遭遇挫折,就当 它为一阵清风,让它从你耳边轻轻吹过;遭遇挫 折,就当它为一阵微不足道的小浪,不要让它在 你心中激起惊涛巨波;遭遇挫折,就当痛苦是你 眼中的一颗尘粒,眨一滴泪,就足以将它淹没。 (从反面分析、论证)
议论文写作结构模式训练— —对照式
范例语段
• 恒,是事业的基因,是任何期待事业 成功者的法宝。(论点)有恒,才有了司 马迁含垢忍辱苦著而成的《史记》;有恒, 才有了“陈氏定理”的诞生;有恒,才有 了几十吨矿渣中提取的几克镭。(正)没 有恒,哪里会有顾炎武那万字如一的蝇头 小楷?没有恒,白炽灯也只能永远是神话; 没有恒,任何人都永不会有事业的成功! (反面)恒,一个恒字,催化着事业的成 功!
• 示例:
观点:勤能补拙
•
就拿我国明代的张溥来说,他小时候很
“笨”,别人读一会儿就能背下来的东西,他往
往要读几十遍才能背下来。但是,他并没有灰心,
每拿到一篇文章,先认真抄一遍,校正好,再大
声朗读一遍,然后烧掉,接着再抄。这样,一篇
文章往往要 抄六七遍。后来,他逐渐变得文思
敏捷,出口成章。26岁写下了名扬天下的《五人
诸侯朝拜。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同是帝 王,为何结局如此不同?由此看来,“从 谏如流”势在必行!
——《论“从谏如流”》
方法指导
使用对比论证的原则
三、要准确分析。
分析对比产生的根源,即“挖根源”。对 比后要旗帜鲜明地作出评价或得出结论, 不能模棱两可。
对比论证法范例
商纣王自高自大,一意孤行,最终落 得个葬身火海的下场;唐太宗虚心纳下, 开创了“贞观盛世”;楚怀王闭目塞听, 弃屈子的诤谏于不顾,落得个客死他乡 的结果;齐威王善于纳谏,门庭若市, 赢得诸侯朝拜。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同是帝王,为何结局如此不同?由此看 来,“从谏如流”势在必行!
纵然受尽排挤,颠沛流离,屈原仍不易高 尚之志,这是对人格的坚守;纵然日子清苦, 身无长物,陶渊明却“不为五斗米折腰”,这 是对人格的坚守;纵然忍饥挨饿,魂归西天, 朱自清也不吃美国救济粮,这何尝又不是对人 格的坚守呢?在一番坚守中,仁人志士成就万 载英明,迁客骚人写就千古文章。他们的人生 永远充满芳香。 (正面)
• (一般联系青年与改革,和社会现实)
• “总”——总收全文,呼应中心。
略写
• (或重申论点,或发出号召……)
正
点
深【摆现象-----析本质 联
总
反
指危害-----找原因】
例文:把握机遇
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并不一定都能创造机遇, 但当机遇来临时,我们都可要尽自己所能去把 握机遇。[亮出观点]
纵观历史的长河,有不少人因抓住了一个 难得的机遇,而造就了辉煌的一生。著名的物 理学家牛顿,因一个掉落到他头上的苹果,终 于发现影响深远的万有引力定律,引起了物理 学界的革命,或许在牛顿以前,也有人被掉落 的苹果砸到,但只会抱怨,没有抓住深入思考 的机遇。而善于思考的牛顿却抓住了这个降落 到自己头上的“机遇”,为力学的发展开辟了 道路。(正面)
——《 论 “ 从 谏 如 流 ” 》
使用对比论证的原则
一、要紧扣论题。
二、要明确“对比点”。
三、要准确分析。
提示:对比有纵比和横比两种。 对比技巧中,常用的有比喻对比, 假设对比等。
对比式结构
点正反深联总
• “点”——开门见山,点明中心论点(或论题); 略写
• (简洁,醒目,4行,可用两段开头法)
一个人如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更是如此, 中国于二千年加入世贸组织,这可是中国进一步 发展的一大机遇,中国抓住了它,积极参与国际 事务,努力开展国际贸易,因此近几年中国经济 不断发展,农业、工业以及教育科研事业呈现出 蓬勃的生机,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 (拓展视野说开来)
中国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就在于能够把握 机遇,利用机遇来发展本国经济。世博会又一个 千载难逢的机遇呈现于我们面前,我们一定要世 界惊诧和见证中国的快速发展。[联系现实]
(用例二)【正】 由此看来,面对挫折,我们不应过分地深
陷于痛苦失意的阴影中不能自拨;面对挫折, 我们不应终日浸泡在悲伤痛苦的泥沼中越陷越 深;面对挫折,我们不应长期颓废不振而迷失 了方向。遭遇挫折,缩小痛苦,才是明智的选 择。相反,若一味沉迷于挫折的痛苦中;结果
将不堪设想。 (过渡段)
刘备面对失去二弟的挫折,因结义之情无法 释怀,放大痛苦,结果在痛苦中作出错误决定, 贸然出兵伐吴,落得“白帝托孤”的千古悲剧, 可悲可悲! (从反面用例)
墓碑记》。 (正)
• 相反,仲永5岁就能赋诗,可谓天赋出众。 凭着聪明,他父亲带他四处作诗炫耀。仲永再也
不思进取,长大以后,他变得庸庸碌碌,“泯然 众人矣”! (反)
不难看出,张溥虽然很“笨”,但
他肯勤学苦练,正是勤学苦练才使他的 文思变得逐渐敏捷起来,26岁就写下了 名扬天下的《五人墓碑记》;而仲永虽 然天赋出众,但他后来不思进取,不能 做到勤学苦练,因此,长大以后他变得 庸庸碌碌,“泯然众人矣”! 由此可见, 尽管先天智力因素的差异不可否认,但 后天的勤奋则能弥补先天智力上的不足。
其实,不论一个人,还是一个国 家,都应该善于把握机遇,只有把握 机遇,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一 个会把握机遇的人,注定是一个成功 的人;一个会把握机遇的国家,注定 是一个有希望的国家。[呼应开头]
【例文1】 坚守心中的明月(对照式) 两千年前的一汪秋水边,风轻轻拂过芦苇荡,
浮起一片秋光。庄子身后,是请他为相的楚国使 者。面对富贵荣华,庄子“持竿不顾”,依旧陶 醉于悠然的隐者生活之中。那夜,庄子仰望明月, 他笑了,因为他的人格依旧如明月般皎洁、美好。
方法指导
使用对比论证的原则
一、要紧扣论题。
正反对照应有明确的 目的,不能漫无边际。
对比论证法范例
商纣王自高自大,一意孤行,最终落得个 葬身火海的下场;唐太宗虚心纳下,开创了 “贞观盛世”;楚怀王闭目塞听,弃屈子的诤 谏于不顾,落得个客死他乡的结果;齐威王善 于纳谏,门庭若市,赢得诸侯朝拜。这样的事 例不胜枚举,同是帝王,为何结局如此不同? 由此看来,“从谏如流”势在必行!
遭遇挫折,不应放大痛苦,擦
一擦额上的汗,拭一拭眼中欲滴的 泪,继续前进吧!相信总有一天会 看见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青青的 草,还有你嘴角边甜甜的笑…… (结尾,语言形象)
例文三 幸福之花,开在感恩枝头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是花儿的感恩。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这是鸟儿的感恩。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 己者容。这是人类的感恩。因为懂得感恩, 他们拥有了一颗金子般的心,因为懂得感 恩,他们创下了人世间温馨的传奇。因为 懂得感恩,这世界才会如此美丽。幸福如
• “正——正面举例论述;
较详
• (排比列举事例,段的首尾要勾联论点)
• “反——反面举例论述;
较略
• (举例有三种形式:举实例,概括举例,假设举例)
• “深”——对中心和事例进行深入分析、开掘;
最详
(方法:辨是非,挖原因,引哲理,换论证,提办法,用驳论等)
• “联”——紧密联系现实,展开议论;
较略
——《论“从谏如流”》
方法指导
使用对比论证的原则
二、要明确 “对比点”。
1、材料须具有鲜明的对比性; 2、对比的双方要属于同一范畴;
对比论证法范例
商纣王自高自大,一意孤行,最终落 得个葬身火海的下场;唐太宗虚心纳下, 开创了“贞观盛世”;楚怀王闭目塞听,
弃屈子的诤谏于不顾,落得个客死他乡的
结果;齐威王善于纳谏,门庭若市,赢得
人生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旅程,追求中总有 失落。在对历史的叩问中,我们明白:“当我 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只要坚守住心中的明月, 迷惘中总会又见希望。也许你向往风筝高挂天 际,但只有把握了人格之线,风筝才不会失去 方向;也许你向往大海的波澜壮阔,但只有疏 通人格之泉,河流才不会蒸发干涸。把握人格 的底线,才拥有生命的本源。”朋友,当我们 重整行装,准备启航的时候,你心中的那轮明 月是否依旧完好?坚守你心中的明月吧,因为 洒满月光的心到哪里都有力量!
然而,还有许多人,他们为了不同的目的, 逾越了人格的底线,心中的明月也笼上了一片 挥之不去的阴霾…… (过渡段)
华歆醉心名利,汲汲富贵,致使管 宁割席,与之绝交;扬雄趋炎附势,巴 结王莽,招来天下文人,千载鄙弃;吴 起为得将名,杀妻取信,遭到世间百姓, 万代唾骂……(反面例子)
非独古人,当代社会中的那些腐败 分子又何尝不是如此?他们利令智昏, 损国害民,仅仅为了一己之利,却遗失 了生命中最宝贵的那轮月亮。没有明亮 的月光,他们的人生从此掉入无边的黑 暗。 (反面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