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渔夫的故事(完美版)
心中有正气,魔鬼远离你!
• 心中有勇气,魔鬼也畏惧! • 心中有智慧,魔鬼没办法! • 心中有杀气,魔鬼随风去! • 心中有杀气,魔鬼变空气! • 我就是充满正气、勇气、智 慧和杀气的渔夫!
有一位书生东郭先生,读死书、死读书,十分迂 腐。一天,东郭先生赶着一头毛驴,背着一口袋书, 到到一个叫“中山国”的地方去谋求官职。 突然, 一只带伤的狼窜到他的面前,哀求说:“先生,我 现在正被一位猎人追赶,猎人用箭射中了我,差点 要了我的命。求求您把我藏在您的口袋里,将来我 会好好报答您的。” 东郭先生当然知道狼是害人的, 但他看到这只受伤的狼很可怜,考虑了一下说: “我这样做会得罪猎人的。不过,既然你求我,我 就一定想办法救你。”说着,东郭先生让狼蜷曲了 四肢,然后用绳子把狼捆住,尽可能让它的身体变 得小些,以便装进放书的口袋中去。
李老师写的跟课文5-16自然段有什 么不同?
文章的作者为什么要用这 么大的篇幅描写魔鬼和渔夫的 对话呢?这里面有什么奥秘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研究渔 夫和魔鬼的两次对话。
品读感悟
我把你从海里捞上来, 又把你从胆瓶里放出来, 救了你的命,你为什么要 杀我?
不明白渔夫把魔鬼从海 里捞上来,为什么魔鬼要把 他杀死?
2.想一想,故事讲了一件什 么事。
jǔ
lāo
xī bó
规矩
bì
捞东西
chā
锡箔纸
méi
金币
chóu
铁叉
shì
倒霉
报仇
起誓
胆瓶 堡垒 解救 倒霉 下流无耻 自言自语 无恶不作 恩将仇报
违背 简短 口吻 笑逐颜开 披头散发 荣华富贵
学以致用
读课文,补充下列词语,并把它们填到
合适的句子里去。 自言( 自)( 语 ) 荣华(富 )( 贵) 无(恶)不(作 ) ( 恩)将( 仇 )报
不一会儿,猎人追了上来,发现狼不见 了,就问东郭先生:“你看见一只狼没有? 它往哪里跑了?” 东郭先生说:“我没有 看见狼,这里岔路多,狼也许从别的路上 逃走了。” 猎人相信了东郭先生的话,朝 别的方向追去了。 狼在书袋里听得猎人的 骑马声远去之后,就央求东郭先生说: “求求先生,把我放出去,让我逃生吧。” 仁慈的东郭先生,经不起狼的花言巧语, 把狼放了出来。不料,狼却嗥叫着对东郭 先生说:“先生既然做好事救了我的命, 现在我饿极了,你就再做一次好事,让我 吃掉你吧。”说着,狼就张牙舞爪地扑向 东郭先生。
渔夫与魔鬼的斗争,最后以渔夫的胜利 告终,寄寓着劳动人民美好的理想和愿望, 那么这个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具体指什么呢? (这则民间故事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正义的力量一定能战胜邪恶的势力。 对付像魔鬼那样的凶恶敌人,不能抱 有幻想,施加仁慈,而要敢于斗争, 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战胜它。
人物形象: 鲜明
情节:
完整
渔夫捞瓶→放出魔鬼→魔鬼逞凶→ 战胜魔鬼
理清故事的条理 本文按( )顺序记叙的。 故事发生:渔夫捕鱼时捞着个( ( ),没想到从里面来个(
),他打 )。
故事发展:
( 要杀死( 高潮结局: 渔夫( )下来,相信自己的( )一 )自己乖 )好心救了( ),真是( ),可( )。
)居然
定能压制妖气,于是想了个妙计,(
读读16—25段,想想渔夫是怎样战胜魔鬼的?
• • • • •
临危不惧,相信自己的智慧。 骗魔鬼钻进胆瓶。 立刻封住瓶口。 投进海里。 告诉人们,不要再上当。
品读感悟
读课文16──25自然段: 渔夫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心里 到底在想什么呢?
这时候渔夫想到: “他是个魔 鬼,我是个堂堂的人。我的智慧一 定能压制他的妖气。”
从课文的开头,到哪儿讲的是渔夫 捞胆瓶呢?(1-2自然段) 哪些段落讲的是渔夫把魔鬼 放了出来? (3-4自然段 ) 哪些段落讲的是魔鬼要杀 掉渔夫呢? (5-15自然段) 最后的16自然段到课文结束, 讲得是 渔夫用自己的智慧战胜 了魔鬼。
渔 夫 捞 瓶
放 出 魔 鬼
魔 鬼 逞 凶
战 胜 魔 鬼
东郭先生徒手同狼博斗,嘴里不断对狼喊着 “忘恩负义”。 正在这时,有一位农民扛着锄头 路过,东郭先生急忙拉住他,向他讲述自己如何 救了狼,狼忘恩负义要伤害自己的事,请农民评 理。可是狼却一口否定东郭先生救过它的命。老 农想了想说:“你们的话,我都不相信,这只口 袋这么小,怎么可能装下一只大狼呢。请再装一 下,让我亲眼看一看。” 狼同意了,它又躺在地 上,蜷作一团,让东郭先生重新用绳子捆起来, 装进了口袋里。老农立即把口袋扎紧,对东郭先 生说:“这种伤害人的野兽是不会改变本性的, 你对狼讲仁慈,简直太糊涂了。”说罢,抡起锄 头,把狼打死了。 东郭先生恍然大悟,非常感谢农民及时救了 他的命。
我是个无恶不作的凶神。
一会儿,他听见魔鬼叫道:“所罗门啊, 别杀我,以后我不敢再违背您的命令了!”
一听所罗门死了,魔鬼立刻凶恶地说: “渔夫啊,准备死吧!你选择怎样死吧, 我立刻就要把你杀掉!”
品读感悟
“你不是住在这个胆瓶里吗?照道理 说,这个胆瓶既容不下你一只手,更容不 下你一条腿,怎么容得下你这样庞大的整 个身体呢?” 渔夫难道不相信魔鬼会钻进胆瓶里吗?
1、好心救了你,你却要杀了我,是恩将仇报 。
2、只要你愿意帮我,我让你享尽 荣华富贵 。
无恶不作 3、渔夫 自言自语地说:“他是个
的魔鬼,我要想办法战胜他!”
速读课文,看看课文到底讲了 一个什么故事? 课文主要讲了一个贫穷的 ( 渔夫 ),到海边去捕鱼,无意间 把所罗门封锁( 魔鬼的胆瓶)捞了上 来,他救了( 魔鬼 )一命,而魔鬼 却想要( 杀死他),最后(渔夫 )以他 的( 智慧 )战胜了魔鬼。
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小练笔:文章的结尾渔夫到 底把胆瓶扔没扔到海里呢?展开你的 想象,把这个故事接着写下去。 3、课后阅读《一千零一夜》中 的其它故事。
这句话主要是写渔夫的 (心理活动),渔夫下定决心要运用 ( 智慧 )战胜魔鬼,可见渔夫非 常的(聪明和自信 )
“ 你不是住在这个胆瓶里吗?照道 理说,这个胆瓶既容不下你一只手,更 容不下你一条腿,怎么容得下你这样庞 大的整个身体呢 ? ” 渔夫不是不相信魔鬼可以可以缩进胆 瓶,他真正的目的是想( 解救自己 ), 还想借此机会(惩罚魔鬼 )。
读读5—15段,想想魔鬼有哪些可恶之处?
• • • • •
凶恶 说谎 狡猾 本性邪恶 恩将仇报
渔夫一看见这个可怕的魔鬼,呆呆地不知如何 应付。可是凶恶之极的魔鬼要恩将仇报。他告诉 渔夫,是所罗门把他封在胆瓶里。他说要是300年 前来救他,就一定会报答这个人,可是过了四百 年都没有人来救他,于是魔鬼就起誓谁要是第四 个世纪来救他,就会杀死救他的那个人。 面对着恩将仇报的魔鬼,渔夫想:要用自己的 智慧压制魔鬼的妖气,于是告诉魔鬼他绝对不相 信胆瓶能装下魔鬼那么庞大的身体。魔鬼信以为 真,化作青烟钻进瓶胆。渔夫立即封上瓶口,把 胆瓶扔回了大海。渔夫最终用智慧战胜了魔鬼!
“芝麻开门。”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 》
“主人,有什么事,请吩咐吧。”《阿拉丁的神灯》
“我是个无恶不作的凶神,曾经跟所罗门作对。” 《渔夫的故事》
《一千零一夜》 又叫《天方夜谭》, 被誉为世界民间文 学创作中“最壮丽 的一座纪念碑”, 是古代阿拉伯著名 的民间故事,由 264个小故事组成.
1.分段朗读课文,读准字词, 读通句子。
读读文章的5-15自 然段,找出其中的答案.
这渔夫可真够倒霉的,如果 他是前四百年把胆瓶捞上来,那 渔夫可就(发大财)了。他可以拥有 享受终身的( 荣华富贵),可以拥有 世界上所有的( 宝库 ),可以轻易 实现自己的( 三个愿望 )。他怎么这 样倒霉,四百年后才把它捞上来
你们相信魔鬼的话吗?为什么?
刚才编的故事,我这样编,行吗 ?
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 • • • • 外貌描写 神态描写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看这几句话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它们塑 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 1、“魔鬼!”渔夫说道,“所罗门已经死了一千八 百年了,你是怎么钻到这个瓶子里的呢?” 语言描写 诚实善良 • 2、这时候渔夫想:“他是个魔鬼,我是个堂堂的人。 我的智慧一定能压制他的妖气。 心理描写 勇敢 • 3、……于是我非常生气,我说:“从今以后,谁要 是来解救我,我一定要杀死他,不过准许他选择怎样 死。” 语言描写 凶残虚伪 • 4、这时候,魔鬼摇身一变,变成一团青烟,逐渐缩 成一缕,慢慢地钻进胆瓶。 动作描写 愚蠢
„„我没有亲眼所见,绝不相信。”
不改变句子意思,把这个句子改成一 个反问句:
我没有亲眼所见,怎么能相信呢?
渔夫见青烟全进了胆瓶,就立 刻拾起盖印的锡封,把瓶口封上。 从这句话中的“全”“立刻”, 你体 机智与勇敢 会到渔夫( )。
渔夫一看见这个可怕的魔鬼,呆呆地不知如何 应付。可是凶恶之极的魔鬼要恩将仇报。他告诉 渔夫,是所罗门把他封在胆瓶里。他说要是300年 前来救他,就一定会报答这个人,可是过了四百 年都没有人来救他,于是魔鬼就起誓谁要是第四 个世纪来救他,就会杀死救他的那个人。 面对着恩将仇报的魔鬼,渔夫想:要用自己的 智慧压制魔鬼的妖气,于是告诉魔鬼他绝对不相 信胆瓶能装下魔鬼那么庞大的身体。魔鬼信以为 真,化作青烟钻进瓶胆。渔夫立即封上瓶口,把 胆瓶扔回了大海。渔夫最终用智慧战胜了魔鬼!
【 诚实、善良、机智、勇敢 】的渔夫
【
凶残、愚蠢、狡猾、虚伪
】的魔鬼
想象:小练笔 • 渔夫回到家,妻子见他空手归 来,开始责怪他。渔夫对妻子 说:“…… • 傍晚,渔夫把村子里的人召集 起来,渔夫对他们说:“……
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事该怎么办?
手 机 交 出 来 ! 钱 交 出 来 !
抢 下 一 家 !
乖地回到瓶中,战胜了(
)。
渔夫经过四次撒网、捞到铜瓶,撬开 锡封、放出魔鬼,那么出现在大家面前的 魔鬼又是怎样的形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