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析电力工程造价合理控制措施

解析电力工程造价合理控制措施

解析电力工程造价合理控制措施
电力企业的产业类型非常明显,也就是资金密集型的产业,整个电力工程在建设的时候是不能脱离资金的,资金其建设的强大支柱,而且电力工程是非常复杂的,工程项目都呈现出一定的系统性和综合性的,要想让电力工程有较好的质量,并能让工期按时完成,使建设成本降低,就要加大工程造价的管理力度,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使电力工程综合效益有所提高。

标签:电力工程;造价;合理控制
一、现状调查
1差错类别
差错现状调查
为了发现海配工程造价编制分析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小组成员首先对往期海配工程进行调查。

小组成员在2013年至今我院海配历史工程中进行目标筛选排查,选定其中6个具有典型剖析条件的工程进行造价横向分析比对。

当天参与造价分析的人员为4人,共进行了6项针对海配工程的造价测算分析,共耗时5天,平均完成一项海配工程造价分析的时间为8小时。

小组成员对这6个海配工程造价分析计算文件进行纠错分析检验,发现差错主集中在以下几个类别。

(1)方案选择错误:主要表现在套用国内同类工程造价模块编制海配工程的衔接过程中发生的错误。

错误原因:因对海外配电工程所涉及的设备、材料型号缺乏深入了解,所导致的配电装置的造价子模块数量错误。

(2)数据组合计算错误:在众多基本模块与子模块叠加的过程中,分部分项工程的叠加计算出现错误,出现重复叠加,漏项等错误。

(3)本体工程量占比错误:在造价编制过程中,主要设备材料、人工机械的所占造价总比例异常(排除设计考虑因素所致),常见情况为上述费用缺乏海配工程所在地输入性依据文件支撑,与海配工程实际造价分配比例不符。

(4)差额费用不平衡:各分项叠加后与合计项不一致,主要由于海配工程各子项数目繁多、数额体量巨大,造成分部分项工程造价费用对比的合计与单位工程不一致。

(5)二类费用缺项错误:海配工程介于项目资料缺乏、人员经验匮乏及不可预估性费用的发生,致使其项目税费、监督管理、后期维护等费用与国内同类配电项目造价模块存在巨大差异。

常见情况下会导致造价完整性的缺失,造成海外配电工程投资确认期间对造价缺失或遗漏部分进行大量调整。

2差错数分类调查
3差错数分析
由上表分析可见,数据组合计算错误是海配工程造价测算分析面临的主要问题,达到了52.83%。

二、实施对策
实施一:建立海配工程造价分析标准模板
措施(1):统一构建海配工程造价分析输入、输出标准
建筑、安裝专业分别确定造价分析需要的主要内容、分析深度、项目层次划分、结果呈现形式。

形成规范性的输入输出模式。

通过与院内技术人员的沟通,小组成员共同研究确定了海配工程输入模块、海配工程中间过程、海配工程输出模块的主要内容。

措施(2)构建统一输入模块:
措施(3)中间计算过程确立:
为了将EXCEL及博微软件的同口径计算进行调整,小组成立了“应用拓展小队”利用个别成员较强的软件运用开发能力,对上述两个软件进行充分调整及修改,开发了适用于海配工程架构的计算程序,实现海配工程与国内同类工程工程的通用造价的对比中兼容性的统一。

实施二:建立海配工程通用造价数据库
措施(1)基于国内同类配电工程加以调整与变通后确立适用于海配工程的在造价基本模块和子模块:
海配工程通用造价共有10个基本模块,每个基本模块有3—7个子模块不等,共计62个子模块。

通过横向对比分析近两年我院所承接的海配工程性质和规模,经过配网经小组成员研究讨论,本次海配工程通用造价数据库共包括3个基本模块,包括HPB-2、HPB-5、HPC-1。

13个子模块,共计16个模块。

措施(2)录入通用造价数据:
小组成员进行分工配合,将海配工程中16个模块数据录入库中,以上16个模块中,包括海配工程总概算表、海配工程建筑工程概算表、海配工程安装工程概算表、海配工程其他费用表,每张工作表名称作为模块标识,形成海配工程通用造价数据库。

实施效果:电子版本的海配工程通用造价数据库具有通用性以及可扩展性,针对海外新建及扩建工程,可以直接从中选取模块进行组合,生成造价测算分析模板,然后进行目标海配工程与国内同类工程造价水平对比分析,避免了先期参照国内典型技术方案数据录入环节,将数据录入量大大减少,从而减少工程差错数量。

数据库录入后直接进行校核,也节省了海配工程造价分析中输入环节的校核。

参考文献:
[1]黄娟.论电力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措施[J].科技视界,2015.
[2]陈辉,何晓明.浅谈电力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