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试验及其分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技术试验以及技术试验的分类。
理解技术试验在技术发明、技术革新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试验、讨论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明白技术试验是一个复杂曲折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动脑,勤于动手的科学精神。
通过对技术试验的体验,提高学生学好通用技术课的信心,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本节的重点应该放在的过程了解技术试验的重要性和作用、了解技术试验分类上。
本节的难点为如何体验简单的技术试验。
三、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一)课前活动设计观看微课《技术试验及其分类》。
(二)课堂教学活动设计0.导入新课(1.5分钟)播放视频《东风二号发射失败》,师:东风二号为何发射失败?生:师:对,没有经过技术试验,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技术试验及其分类1.技术试验概念(7.5分钟)师:现在我们来看看一组技术试验的案例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水稻试验、纸箱抗压试验,师:技术试验是无法预知的,所以叫试验,尝试、检验,既然是试验,就有成功有失败,因此技术试验是(屏幕显示:技术试验的概念——技术活动中为了某种目的所进行的尝试、检验、优化等探索性实践活动)师:为了技术设计的成功,技术试验要经过无数次的尝试、检验、优化,现在我们明确了什么是技术试验,请同学们从咱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方面谈谈你所了解和接触的技术试验。
生:(班长带头)师:技术试验——尝试、创新、探索、方法、经验、检验,以技术为基础。
生:衣、食、住、行、用、医疗高科技(卫星、神舟七号)、买沙发、笔、青霉素、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都很好。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都很好,回想刚才我们举的例子,××是一种什么技术活动?一种尝试?××是的一种什么技术活动?一种检验?,袁隆平进行的水稻试验是一种什么技术活动?一种优化?2.技术试验的分类(12分钟)师:我们刚才举了很多技术试验的案例,现在咱们来对他们进行分类,其实技术试验分类的方法是很多的,比如我们可以按应用范围....的不同来分类,请同学们说一下,生:师:对,农业试验、工业试验、国防试验和科学技术试验等,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按目的的不同进行分类:屏幕显示“性能试验、优化试验、预测试验、信息试验”性能试验师:我们今天研究性能试验,同学们你们能否来个顾名思义,想一下性能试验是试验什么的?生:师:对,我们来看一些性能试验:师:这些都是性能试验,比如易拉罐的拉断力测试,同学们,为什么要对拉环进行拉断力测试?生:就是为了让大多数人都能轻易地拉开易拉罐,易拉罐的关键技术就是拉环,如果拉断力太大,费了半天劲也拉不开,那就不叫易拉罐了,拉断力太小了,易拉罐就很容易破裂,不利于运输和储藏。
师:屏幕显示:对产品进行性能测试,进行可行性试验,检验是否达到性能要求。
我们再来看一个案例,播放《汽车碰撞试验案例》(带安全气囊)师:我这里有矿泉水瓶子(半瓶水),你能试验哪些性能?生:讲述,面对同学说,大点声师:对,我们可以从密封性、抗压性、耐热性等方面对矿泉水瓶进行产品性能试验,回想刚才我们提到的抗压性,通过改变试验条件测试试验对象的的性能,请一个同学说一下什么是性能试验。
生:生1师:说得很好性能试验就是——屏幕 (通过改变所给的条件,测量试验对象的状态变化并分析其原因,明确试验对象的性能或性能故障。
)产品的性能需要逐项试验。
师:下面再看优化试验是……、预测试验是……,信息试验是……3.学生动手试验(20分钟,做12,测5,生说2,师1)(1)学生动手——注意安全:剪刀师:好了,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明确了技术试验的概念和分类,也知道了什么是性能试验,,现在我们自己动手做一个技术试验,上节课老师布置同学们回去设计了一个“吸管搭桥”试验,都设计了吗?好,这是试验要求(屏幕显示试验要求),试验器材中有剪刀,请同学们注意安全,试验完成之后我们要进行测试,看看哪个组的桥承重力最强。
虽然我们比的是桥的承重力,但其实比的是每个组的创造力和凝聚力,同学们有没有信心造出新颖别致又坚固美观的桥?现在开始分组制作,12分钟倒计时,开始。
生:分组制作桥师:巡视、参与师:好,时间到了,我看同学们制作的真是热火朝天,现在我们就来测试一下你们的产品,我请两个组上来测试,拿定主意:请这边1个小组上来,那边1个组上来。
生:用勾码测试,测试完成之后写上实际重量,两组同上同下师:好,就测试到这里,没测的组可以在下课后上来测试。
现在结果已经出来了,现在我们开始交流,(先请少的,后请多的),最后请这次试验中的冠军组代表说一下。
(2)学生总结生:总结,生1,生2展示并总结作品成功、改进、收获之处(3)教师总结师:同学们总结的很好,通过刚才的搭桥试验同学们都体验了技术试验的过程,你们刚才试验搭桥的过程与你们上节课的设计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通过技术试验对技术设计方案进行了尝试、检验、优化。
我发现①测量,轻放、轻托、扔进去,放大的勾码时候应该换出些小勾码来。
②同学们在搭桥的时候,都考虑了用吸管搭桥,线绳捆绑,没有考虑到线绳也可以作为桥梁的一部分。
我们看看这个桥的结构,真实的桥就叫做斜拉桥,这两根斜梁吸管如果没有中间的线绳,是没有作用的,如果有线绳,就起到了支撑平衡的作用,桥梁中间的拉索作用是向上提拉桥面,真实的桥是用铁索,这样就可以把吸管换出,用在其他地方。
4.回顾东风二号(2分钟)师:回想东风二号首发失败,它的发射过程:放大——制作——发射——失败,缺少了一步关键的什么?生:师:我们来看看科学家们自己的分析播放视频《东风二号发射成功——0001》师:(挥动拳头,充满激情地)成功了,所以我们才看到了中国航空航天事业今日的辉煌,从东风二号首发失败到再发成功,我们可以看到,通过技术试验可以使技术设计得以改进和完善。
因此,技术试验是技术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5.总结(1分钟)师:好,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技术试验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请同学们结合学案回顾一下这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生:班长(看看学案、板书,一指)师:很好,我们总共学习了这些内容——屏幕显示本节内容6.作业(1分钟)师:今天的作业是——屏幕显示:①将学案补充完整②设计一个技术试验,证明吸烟有害健康7.下课师:下课师:请同学们下课后收拾好桌上的试验器材,小组长交上本组的试验器材,其他同学把课桌打扫干净。
注:余下一分钟作缓冲(三)课堂学生学习效果评测工具和方法设计1.学案学生完成学案,教师对一些简单的内容一带而过,对重点、难点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
2.试验活动自评和互评在吸管搭桥承重试验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小组互评。
(四)课外活动设计师:同学们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可是青少年吸烟的人越来越多,假设让你上街宣传吸烟的危害,除了图片和文字资料外,再做一个吸烟有害健康的模拟试验,会更加具有说服力,让烟民和青少年——你们的同龄人信服。
《技术试验及其分类》学情分析一、知识基础、经验准备本节课是第二章“技术世界中的设计”第三节“技术试验及其方法”的第1课时。
学生虽对科学实验并不陌生,但与技术试验的区别并不是很能表达,所以有必要进行区分。
学生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知识基础做了铺垫,但现在高中生接触生活不多,一部分学生对技术难免产生畏惧感。
所以,情景案例的选择面要尽可能广,特别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这样才能易于学生的理解,培养学生对技术亲近感,增强对技术的兴趣、热情和创新意识,乐意进行知识的学习和自我建构。
二、不同基础学生学习难度分析对于普通基础的学生,关键在于引导他们消除对技术的畏惧感,正确理解技术试验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培养对技术试验的兴趣和能力。
对于学习能力处于中上水平的学生,掌握技术试验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是没有问题的,关键在进行课堂技术试验环节和课后练习中表现出更多的创造性,形成科学、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实施技术试验的能力。
三、课前学习准备课前学习微课《技术试验及其分类》。
《技术试验及其分类》效果分析课堂内容充实,简单明了,使学生能够轻轻松松掌握知识。
对于普通基础的学生,引导他们消除了对技术的畏惧感,正确理解技术试验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掌握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提高了对技术试验的兴趣和能力。
对于学习能力处于中上水平的学生,在掌握技术试验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基础上,在课堂技术试验环节和课后练习中表现出更多的创造性,形成科学、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了实施技术试验的能力。
课程从东风二号首次发射失败导入,又以东风二号再次发射成功结束,首尾呼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学生自主总结并完善发射过程:放大-制作-技术试验-发射-失败,并根据本节课所学明白技术试验的重要性。
上课举例丰富,不厌其烦,细心讲解,使学生有所收获。
举例紧紧围绕学生日程生活实际并给予适当拓展,师生互动良好,从始之终,同学们总能保持强烈的兴趣及注意力。
课程中加入技术试验环节,学生经历观察、设想、测试、调试、测量等简单的技术试验过程,学会简单的技术试验方法,理解技术试验在技术发明、技术革新中的作用,形成初步的技术试验能力。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相互了解彼此的观点,不断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引发创新的火花,使思想更丰富、更完善。
通过自主探究,产生了一个形象生动的知识链:认识-理解-运用-巩固,感受到技术试验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