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阴历哪些日子夫妻应该禁止房事

阴历哪些日子夫妻应该禁止房事

话说房事忌讳谁不希望自己长寿康宁、子孙绵长、功业卓著、吉祥平安?又有哪个希望自己短命夭折、多灾多病、断子绝孙、家道破落?这是人之常情,即使三岁小孩也明白这个道理。

纵然是愚蠢到极点的人,也绝对不会幸灾乐祸、厌福恶吉。

而好色贪淫之人,心里所想的跟自己所做的完全相反,以至于最后自己所不想要的都来了,自己想要的一样也没得到,这就太惨了。

那些只想纵情于花柳的人姑且不说,即使是夫妻之间的房事,如果贪迷在里面,同样会导致丧身殒命。

虽然有的人不是那么贪迷,但由于不知忌讳、冒昧从事,也会导致死亡,实在可怜啊!印光大师有一位弟子叫罗济同,四川人,在上海做船商生意,性情很是忠厚,深信佛法,早就想归依,因事情走不开就拖下来了。

民国十四年病了数月,非常危险,中西医均无效。

几个月下来,已花了很大一笔药钱,于是生气地说:“我从此以后,纵是死了,也不再吃药了。

”他的太太就在佛前虔诚地祈祷,愿终身吃素念佛,以让丈夫的病痊愈。

当天下午他的病就有了转机,只是大泻一场,不见吃药病就好了。

印光大师来到上海,见他身体虽未完全恢复,气色已淳净光华,跟前些时日已判若两人,于是,他就在初八与太太一起到太平寺同受三归五戒。

后来又请师父到家中吃饭,就说:“师父就是弟子的父母,弟子也就是师父的儿女。

”印光大师叮咛他说:“父母唯其担心你的身体,你大病尚未复原,应多加保重啊。

”可惜他并不明白师父所说的保重指什么。

到月底,师父再见到他,发现他的脸色像死人一样苍白,就知道这是大病过后犯房事所导致的。

师父也后悔自己当时没说明白,以致于病情复发,无药可治了。

不到数日,果然就死了。

孟子说:“养心者,莫善于寡欲。

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

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健康时尚宜节欲,何况大病刚好呢。

世上像这样不知忌讳、冒昧从事,以致丧命的人,又何止他一个啊!十年前,有一富商的儿子,在日本学医,名列前茅。

坐电车时,车未停稳就跳下来,跌断了手臂,对医生来说,这不过是小菜一盘,很快也就治好了。

他的手臂刚好不久,就回国为母亲祝寿,当夜与妻子同睡,第二天就死了。

老人都知道,凡是伤了骨头的人,须百来日不可近女色。

这个儿子很聪明,而且还是医生,对于这种忌讳却懵懂不知,因贪片刻之欢乐,却丢了自己宝贵的性命,太令人叹惜了。

有一年,一个商人正走好运,在生意上猛赚了一把,很是得意。

就从外面赶回家中,妻子非常高兴。

当时正值五月,天气很热,就打开电扇,抬了一杯加蜜的冰水给他喝,坐在盆里洗完澡。

只知道解热得凉,不知道行房事的时候,不可受凉。

事完之后不到三句话的工夫,就腹痛而死。

有人知道这个道理,却不知忌讳,冒昧从事,以至死亡;还有不知道的人,这样枉送性命的就不知其数了。

古往今来,大家认为福最大的莫过于皇帝,福大其寿也应当大。

但你扳着手指头算一算,十有八九都不长寿。

哪个不是欲事过多,又不知忌讳,才自己送了自己的性命?而世上很聪明的人,多数都不长寿,不也是因为对房事的禁忌懵懂无知所导致的吗?可以这样说,世人之中,有十分之四的人是因色欲而死,还有的人虽然不是因色欲直接而死,但因贪迷色欲,精气亏损,当受到某种触击导致间接死亡的,也占十分之四。

其本命该死的,也不过占到十分之一二。

茫茫世界,芸芸人生,十有八九因色欲而死,不值得哀叹吗?一般人都容易忽视夫妻之间的房事,不知一年之中,有很多日子不能同房,例如春分前三日,节气转换,古时候会有人敲木筒沿街遍告乡民:“雷将发声,不宜房事,不戒之人,生子不备,必有凶灾。

”这是有道理的,人身气血流行,原本与天地节气相应,倘若交合不是时候,稍一走泄,则气血不合,就会伤精损气,比平时要厉害百倍。

当神明降鉴的日期,则淫污冒渎,将被阴责,自己还不知道。

有些人万事不顺意,常常疾病缠身,甚至夭折,往往都是因为这个原因。

与其以后追悔,不如从现在戒起,要知道有些事后悔是来不及的。

行房建议有的人把行房当成乐事,不知道一身的精华就是精液,精液由血液升华而成,三四十倍的血才成一滴精,日日外泄,则气血大衰。

人身的新陈代谢与季节变化有密切关系,在冬夏两季失精更伤身体,特别是阴历五月和十一月,失一如百。

五月精薄如水,交合最为伤身,若交后吹风饮凉必得夹阴伤寒而死。

因此,古时候,年轻媳妇在农历五月份都要回娘家住一个月,就是要保养丈夫的身体。

十一月精液特稠,浓缩如浆,是秋收冬藏的时候,泄精一次,对身体损伤极大,俗话说:“冬不藏精,春必病瘟。

”春天病菌繁殖的时候,你就不能抵抗了,自然就会多病。

房事多的人,精藏不住,下腿肚一定细瘦,与身体不相称,大家可以自己察看,时常警惕!人身不是钢铁铸成的,而是气血凝结而成的。

如果人在色欲上不能自我节制,偶尔放任一下自己的感情,事前也知自爱,事后也知追悔,但欲心一旺,一切皆忘,想到这一次没有关系,以后不再这样就行了,次次都这么想,便不能自制,继而就会日损月伤,精髓亏,气血败,最后就是死亡。

因为人的气血行于六经,一日行一经,六日而周绕六经(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因此,外感最轻的人,必须要七日经脉走完才能出汗疏解,也就是气血绕完一周。

人当欲事正浓时,无不精神兴奋,心跳加速,发热冒汗,这是因为骨节豁开,筋脉离脱的原因,精髓泄过,就伤了一经的气血,贪凉受风更惨,一经既伤,必待七日气血再次周绕到此经的时候,方能复元。

《易经》上说:“七日来复。

”就是要休养七日才能恢复。

世人不到七日又再行房,精髓再次走泄,经气不能复元,一伤再伤,以致外感内亏,什么病都出来了。

人们把这些都归咎于不走运才生病。

不知道这并非一朝一夕的原故,是很长时间逐渐积下来的病啊,主要是没能谨守“七日来复”的规律。

这里制订一个期限,是大家节欲保身的根本。

二十岁时,以七日一次为准。

三十岁时,以十四日一次为准。

四十岁时,则宜二十八日一次。

五十岁时,则宜四十五日一次。

到六十岁时,则精髓已绝(女子四十九就绝经了),不能再生,急宜断除色欲、禁绝房事。

以保持仅有的一点精髓,作为自己保命的本钱,万不可轻易走泄了。

以上所订的期限,专指春秋两季而言。

若是冬夏两季,一则火令极热,发泄无余,一则水令极寒,闭藏极密,这两季行房最伤身体。

即便年轻时,也要尽量断欲。

最好二十岁时,可十四日一次。

三十岁时,可二十八日一次。

四十岁时,可四十五日一次。

至五十岁时,血气大衰,夏令可六十日一次,冬令则宜谨守不泄。

因为天地给与人的气,在冬令要深藏起来,以便作为来春发生之本,因此冬令伤身比夏令还要重十倍。

依照这个限定做,可少病长寿。

不按这个限定做,房事频繁,必然多病短命。

古人道:“子成年,父节欲;子已婚,父绝欲。

”道理很深啊!戒期禁忌现将戒期、天忌、地忌、人忌列录于后,望大家自爱。

【戒期】(纪:为十二年。

算:为一百天。

)[农历] 正月(共十八日)戒期缘由犯者报应初一天腊;玉帝校世人神气禄命;月朔(每月同)削禄,夺纪初三万神都会;斗降(每月同)夺纪初五五虚忌宜戒初六六耗忌;雷斋日(每月同)减寿初七上会日损寿初八五殿阎罗天子诞;四天王巡行(每月同)夺纪初九玉皇上帝诞夺纪十三杨公忌宜戒十四三元降;四天王巡行(每月同)减寿十五三元降;四天王巡行(每月同)减寿;上元神会(每月同);月望(每月同)夺纪十六三元降减寿十九长春真人诞宜戒廿三三尸神奏事;四天王巡行(每月同)宜戒廿五月晦日(每月同);减寿;天地仓开日损寿,子带疾廿七斗降(每月同)夺纪廿八人神在阴(每月同,宜先一日即戒)得病廿九四天王巡行(每月同)宜戒月晦;司命奏事(每月同);四天王巡行(每月同)减寿(月小即戒廿九)[农历] 二月(共十八天)初一月朔;一殿秦广王诞夺纪初二万神都会;夺纪福德土地正神诞得祸初三斗降;文昌帝君诞削禄,夺纪初六雷斋日;东岳帝君诞减寿初八释迦牟尼佛出家;三殿宋帝王诞;张大帝诞;四天王巡行夺纪十一杨公忌宜戒十四四天王巡行宜戒十五释迦牟尼佛般涅槃;月望;太上老君诞;四天王巡行削禄,夺纪十七东方杜将军诞宜戒十八四殿五官王诞;至圣先师孔子讳辰削禄,夺纪十九观音大士诞夺纪廿一普贤菩萨诞宜戒廿三四天王巡行宜戒廿五月晦日减寿廿七斗降夺纪廿八人神在阴得病廿九四天王巡行宜戒三十月晦;司命奏事;四天王巡行(月小即戒廿九)减寿[农历] 三月(共十七日)初一月朔;二殿楚江王诞夺纪初三斗降;玄天上帝诞夺纪初六雷斋日减寿初八六殿卞城王诞;四天王巡行夺纪初九牛鬼神出;杨公忌产恶胎十二中央五道诞宜戒十四四天王巡行宜戒十五月望;玄坛诞;昊天上帝诞;四天王巡行夺纪十六准提菩萨诞夺纪十八中岳大帝诞;后土娘娘诞;三茅降宜戒二十天地仓开日;子孙娘娘诞损寿廿三四天王巡行宜戒廿五月晦日减寿廿七斗降;七殿泰山王诞夺纪廿八人神在阴;得病;苍颉至圣先师诞;东岳大帝诞削禄,夺纪廿九四天王巡行宜戒三十月晦;司命奏事;四天王巡行(月小即戒廿九)减寿[农历] 四月(共十八日)初一月朔;八殿都市王诞夺纪初三斗降夺纪初四万神善会;文殊菩萨诞失喑,夭胎初六雷斋日减寿初七南斗北斗西斗同降;杨公忌减寿初八释迦牟尼佛诞;九殿平等王诞;四天王巡行;夺纪万神善会;失喑,夭胎善恶童子降血死十四纯阳祖师诞;四天王巡行减寿十五月望;钟离祖师诞;四天王巡行夺纪十六天地仓开日损寿十七十殿转轮王诞夺纪十八天地仓开日;紫微大帝诞减寿二十眼光圣母诞宜戒廿三四天王巡行宜戒廿五月晦减寿廿七斗降夺纪廿八人神在阴得病廿九四天王巡行宜戒三十月晦;司命奏事;四天王巡行(逢月小即成廿九)减寿[农历] 五月(共廿二日,宜全月戒)初一月朔;南极长生大帝诞夺纪初三斗降夺纪初五地腊;五帝校定人官爵;杨公忌削禄,夺纪;九毒日夭亡,奇祸初六九毒日;雷斋日夭亡,奇祸初七九毒日夭亡,奇祸初八南方五道诞;四天王巡行宜戒十一天仓开日;天下都城隍诞损寿十二炳灵公诞宜戒十三关圣降神削禄,夺纪十四夜子时为天地交泰;四天王巡行三年内夫妇俱亡十五月望;九毒日夭亡,奇祸不测十六九毒日;天地元气造化万物之辰三年内夫妇俱亡十七九毒日夭亡,奇祸不测十八张天师诞宜戒廿二孝娥神诞夺纪廿三四天王巡行宜戒廿五九毒日;月晦日夭亡,奇祸不测廿六九毒曰夭亡,奇祸不测廿七九毒日;斗降夭亡,奇祸不测廿八人神在阴得病廿九四天王巡行宜戒三十月晦;司命奏事;四天王巡行(月小即戒廿九)减寿[农历] 六月(共十七日)初一月朔夺纪初三斗降;杨公忌夺纪初四南赡部洲转大法轮损寿初六天地仓开日;雷斋日损寿初八四天王巡行宜戒初十金粟如来诞宜戒十三井泉龙王诞宜戒十四四天王巡行宜戒十五月望;四天王巡行夺纪十九观音大士涅槃夺纪廿三南方火神诞;四天王巡行遭火灾廿四雷祖诞;关帝诞削禄,夺纪廿五月晦日减寿廿七斗降夺纪廿八人神在阴得病廿九四天王巡行宜戒三十月晦;司命奏事;四天王巡行(月小即戒廿九)减寿[农历] 七月(共廿一日)初一月晦;杨公忌夺纪初三斗降夺纪初五中会日损寿初六雷斋日减寿初七道德腊;五帝校生人善恶;魁星诞削禄,夺纪初八四天王巡行宜戒初十阴毒日大忌宜戒十二长真谭真人诞宜戒十三大势至菩萨诞减寿十四三元降;四天王巡行减寿十五月望;三元降;地官校籍;四天王巡行夺纪十六三元降减寿十八西王母诞夺纪十九太岁诞夺纪廿二增福财神诞削禄,夺纪廿三四天王巡行宜戒廿五月晦日减寿廿七斗降夺纪廿八人神在阴得病廿九杨公忌;四天王巡行宜戒三十地藏菩萨诞;夺纪月晦;司命奏事;四天王巡行(月小即戒廿九)减寿[农历] 八月(共十八日)初一月朔;许真君诞夺纪初三斗降;北斗诞削禄,夺纪;司命灶君诞遭火灾初五雷声大帝诞夺纪初六雷斋日减寿初八四天王巡行宜戒初十北斗大帝诞宜戒十二西方五道诞宜戒十四四天王巡行宜戒十五月望-太阴朝元(宜焚香守夜);四天王巡行暴亡十六天曹掠刷真君降贫夭十八天人兴福之辰(宜斋戒,存想吉事)宜戒廿三四天王巡行;汉桓侯张显王诞宜戒廿四灶君夫人诞宜戒廿五月晦日减寿廿七斗降;至圣先师孔子诞;杨公忌削禄,夺纪廿八人神在阴;四天会事得病廿九四天王巡行宜戒三十月晦;司命奏事(月小即戒廿九)减寿诸神考校;四天王巡行夺算[农历] 九月(共廿二日)初一月朔;南斗诞削禄,夺纪[初一至初九]北斗九星降(此九日俱宜斋戒)夺纪至 [初三]五瘟神诞宜戒[初八]四天王巡行宜戒初九 [初九]斗母诞;鄷都大帝诞;玄天上帝飞升夺纪初十斗母降夺纪十一宜戒宜戒十三孟婆尊神诞宜戒十四四天王巡行宜戒十五月望;四天王巡行夺纪十七金龙四大王诞遭水厄十九日宫月宫会合;观世音菩萨诞减寿廿三四天王巡行宜戒廿五月晦日;杨公忌减寿廿七斗降夺纪廿八人神在阴得病廿九四天王巡行宜戒三十药师琉璃光佛诞危疾月晦;司命奏事;四天王巡行(月小即戒廿九)减寿[农历] 十月(共十六日)初一月晦;民岁腊夺纪四天王降一年内死初三斗降;三茅诞夺纪初五下会日;达摩祖师诞损寿初六天曹考察夺纪初八佛涅槃日(大忌色欲);四天王巡行宜戒初十四天王降一年内死十一宜戒宜戒十四三元降;四天王巡行减寿十五月望;三元降;下元日水府校籍;四天王巡行夺纪十六三元降减寿廿三杨公忌;四天王巡行宜戒廿五月晦日减寿廿七斗降;北极紫薇大帝降夺纪廿八人神在阴得病廿九四天王巡行宜戒三十月晦;司命奏事;四天王巡行月小即戒廿九)减寿[农历] 十一月(冬月)(共十八日)初一月朔夺纪初三斗降夺纪初四至圣先师孔子诞削禄,夺纪初六西岳大帝诞宜戒初八四天王巡行宜戒十一天地仓开日;太乙救苦天尊诞夺纪十四四天王巡行宜戒十五月望;四天王巡行上半夜犯男死,下半夜犯女死十七阿弥陀佛诞宜戒十九太阳日宫诞奇祸廿一杨公忌宜戒廿三张仙诞;四天王巡行绝后廿五掠刷大夫降;月晦日遭大凶廿六北方五道诞宜戒廿七斗降夺纪廿八人神在阴得病廿九四天王巡行宜戒三十月晦;司命奏事;四天王巡行(月小即戒廿九)减寿[农历] 十二月(腊月)(共二十日)初一月朔夺纪初三斗降夺纪初六天地仓开日;雷斋日减寿初七掠刷大夫降得恶疾初八王侯腊;释迦如来成佛之辰;四天王巡行夺纪十二太素三元君朝真宜戒十四四天王巡行宜戒十五月望;四天王巡行夺纪十六南岳大帝诞宜戒十九杨公忌宜戒二十天地交道促寿廿一天猷上帝诞宜戒廿三五岳神降;四天王巡行宜戒廿四司命朝天奏人善恶大祸廿五三清玉帝同降考察善恶奇祸廿七斗降夺纪廿八人神在阴得病廿九华严菩萨诞;四天王巡行宜戒三十诸神下降察访善恶男女俱亡以上戒期,每年通共二百二十五日,闰月照前,这是每月一定要戒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