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尘防爆规范标准介绍张小良博士副教授yyyzxl@ 135********国家注册安全评价师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通风、除尘及爆炸防护实验室2014,10,150 防爆规程:1)行业分类粉尘防爆规程(6):GB 15577-2007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 19081-2008 饲料加工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 17440-2008 粮食加工、储运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 18425-2000 烟草加工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 17918-1999 港口散粮装卸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 19881-2005 亚麻纤维加工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 17269-2003 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安全规程2GB/T 17919-2008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收尘器防爆导则GB/T 15605-2008 粉尘爆炸泄压指南GB 12476.1(2)(3)(4)-2010 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IEC国际电工委员会) GBT 25445-2010 抑制爆炸系统GB 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57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8-2014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铝镁制品机械加工防爆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AQ4232—2013塑料生产系统粉尘防爆规范 AQ3009-2007 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 GBT 18154-2000 监控式抑爆装置技术要求 GB11651-2008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T 29510-2013 个体防护装备配备基本要求上海应用术学院测试标准GB/T 16426 粉尘云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压力上升速率测定方法。
GB/T 16425-1996 粉尘云爆炸下限浓度测定方法。
GB/T 16428 1996 粉尘云最小着火能量测定方法。
GB/T 16430-1996 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测定方法。
GB/T 16429-1996 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测定方法。
GB 12476.9-2010 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第9部分:试验方法粉尘层电阻率的测定方法。
目录1、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划分标准(防爆规程)2、电气设备3、除尘设备4、泄爆要求5、防雷与接地6、劳保用品与粉尘防爆6根据《GB17440-2008 粮食加工、储运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中,“粮食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划分和范围”:4.1.1 根据爆炸性粉尘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粮食粉尘爆炸危险场所按下列规定分区:a) 20区:在正常操作过程中,粮食粉尘连续出现或经常出现,其数量足以形成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和/或可能形成无法控制的和极厚的粉尘层的场所。
b) 21区:在正常操作条件下,可能出现数量足以形成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的粮食粉尘,但未划为20区的场所。
c) 22区:未划分为21区的场所,粮食粉尘云偶尔出现并且只是短时间存在,或在异常条件下出现粮食粉尘的堆积或可能存在粉尘层,并且在空气中产生粮食粉尘混合物。
如果不能保证排除粮食粉尘堆积或粉尘层,则应划分为21区。
1、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划分标准根据《GB19081-2008饲料加工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中要求:7.3电气设备7.3.1照明灯具应根据危险场所的划分选型,饲料加工车间照明宜采用分区域集中控制。
7.3.2用于20区、21区的设备、设施检查的移动灯具应采用粉尘防爆型,其防爆型式应与使用场所的环境相适应。
7.3.3易发生电火花的电气设备应布置在爆炸性粉尘区域以外。
7.3.4 20区、21区内不宜使用移动式电气设备。
若必须使用移动式电气设备时,导线应选用双层绝缘的橡套软电缆,其主芯截面不小于2.5 mm2。
7.3.5配电柜和控制柜宜集中在控制室内,控制室用墙体和弹簧门与生产车间隔开。
7.3.6在20区、21区和22区安装的电气设备,温度组别见下表。
7.3.7 20区、21区、22区的电气设备应按表3选用。
温度组别T2(不高于300度)2、电气设备要求危险场所20区21区22区防爆电气标志DIP A20 T A , T2DIP A21 T A , T2DIP A22 T A , T2防爆电气标志DIP A20 T B , T2DIP A21 T B , T2DIP A22 T B , T2上海应用术学院根据《GB17440-2008 粮食加工、储运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中:6.1.5 电气设备及线路宜在非爆炸危险区或粉尘爆炸性较小的环境设置敷设。
6.1.6 应用或通过危险场所的、有过负荷危险的用电设备都应装设短路、过负荷保护。
6.1.7 21区、22区仅在维修、安装调试时使用的现场开关按钮,可采用非粉尘防爆型产品,但应有坚固的防尘外壳保护。
6.2.5 正常运行时可能发生电火花的电气设备,如插座、照明配电箱等宜布置在爆炸性粉尘环境以外6.2.6 配电柜和控制柜宜集中设置在非危险区域内。
6.2.7 储粮仓内不应使用任何有可能产生电火花和超过正常仓温的电气设备。
6.2.8 20区、21区和22区内应采用粉尘防爆型照明装置。
灯具和粮食净距不应小于500 mm。
6.3.6 在20区、21区和22区内的绝缘导线线路敷设应穿金属管明敷或暗敷,并符合表4的规定。
暗敷于楼板内的管线上表皮距地面不应小于40 mm。
表4 粮食粉尘爆炸性危险环境钢管配线技术要求2、电气设备要求根据《GB19081-2008饲料加工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中要求:9. 12除尘与负压气力输送系统中的脉冲袋式除尘器滤袋在每次停车后应清理干净。
清掉后的粉尘应从灰斗排除干净。
9. 13 除尘与气力输送系统中的脉冲袋式除尘器应按设专用泄爆口,泄爆口位置、泄爆面积应符合GB/T 15605的相关规定。
根据《GB17440-2008 粮食加工、储运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中要求:5.2.5 除尘设备——除尘器的型式、结构应满足粉尘控制要求;——除尘器宜采取泄爆方式,并有足够的泄爆面积;——泄爆膜应保证密封,并能承受风机在各种条件下产生的最大吸压力。
根据《GB/T 17919—2008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收尘器防爆导则》中要求:4.1.8收尘器宜安装于室外;如安装于室内,其泄爆管应直通室外,且长度小于3m,并根据粉尘属性确定是否设立隔(阻)爆装置。
4.3.1脉冲喷吹灰袋式收尘器宜采用N2、CO2或其他惰性气体作为清灰气源。
3、除尘设备4.4.1 滤袋应采用消静电滤料制作,其抗静电特性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滤袋抗静电特性最大限值4.4.2 滤料应具备阻燃性能。
<7<500<1.0<1010<109摩擦荷电电荷密度/(μC/m2)摩擦电位/V 半衰期/s 表面电阻/Ω体积电阻/Ω最大限值滤料抗静电特性根据《GB17440-2008 粮食加工、储运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中:7.2.1 20区、21区建(构)筑物应设必要的泄爆口。
玻璃门、窗、轻质墙体和轻质屋盖可以作为泄爆面积计算。
8.2.4 斗式提升机应设泄爆口,泄爆口位置、泄爆面积应符合GB/T 15605的相关规定,机头顶部泄爆口宜引出室外,导管长度不应超过3m 。
4、泄爆要求上海应用术学院根据《GB17440-2008 粮食加工、储运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中:6.4 防雷与接地6.4.2 允许利用建(构)筑物的结构钢筋构成防雷系统。
防雷系统宜采用暗装笼式。
接地极、引下线、接闪器间由下至上应有可靠和符合规范的焊接,构成一个良好的电气通路。
6.4.3 允许电气工程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电感应接地和防静电接地系统共接,接地电阻为其中的最小值。
专设的静电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值,宜小于100Ω。
6.4.4 设备、机架、管道的每段金属外壳间应采用跨接等方式,形成良好的电气通路,不得中断。
6.4.5 在20区、21区和22区内,可能产生静电危险的设备和管道,应有防静电接地措施,并应单独与接地体或接地干线相连,不得相互串联后再接地。
5、防雷与接地根据《GB19081-2008饲料加工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中要求:7.5防雷与接地7.5.2 饲料加工车间的防雷应按第二类防雷建筑物设防,其他建筑物按第三类设防。
7.5.3 粉尘爆炸危险区域建筑物可采用建筑(构筑)物的结构钢筋组成防雷装置。
7.5.4 20区、21区内的电气设备应采用TN ‐S 接地制式。
7.5.5 设备金属外壳、机架、管道等应可靠接地,连接处有绝缘时应做跨接,形成良好的通路,不得中断。
7.5.6 接地极、引下线、接闪器间由下至上应有可靠和符合规范的焊接,以构成一个良好的电气通路,防止雷电引发粉尘爆炸。
7.5.7 电力系统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与防雷电接地以及自动控制系统接地宜合并设置联合接地,接地电阻值应取其中最小值。
5、防雷与接地根据《GB15577-2007》粉尘防爆安全规程中:9.1.3 在作业场所内,生产人员不应贴身穿着化纤制品衣裤。
根据《GB/T11651-2008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中:6.1 根据作业类别可以或建议佩戴的个体防护装备,见表36、劳保用品与粉尘清理可以使用建议使用GB/T 29510-2013 个体防护装备配备基本要求上海应用术学院根据《GB19081-2008饲料加工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中要求:4.10 积尘清扫应符合下列规定:——良好的维护和清洁的房间是防爆的最佳措施,应建立定期清扫制度,特别加强对于转动、发热等部位的清扫;——宜采用真空吸尘装置进行清扫作业,不宜采用压缩空气进行清扫作业。
6、劳保用品与粉尘清理7 灭火应根据粉尘的物理化学性质,正确选用灭火剂。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工业安全及爆炸防护研究所2014年10月上海应用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