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小组作业 注意问题事项(20140928)

第三小组作业 注意问题事项(20140928)

第三小组作业:
注意问题事项
1.调整或修改用人单位劳动标准应注意的问题P28X(P38)
1、调整或修改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评估(使用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判断是否合理);
2、调整或修改内容的可行性分析(技术可行性、财务可行性、社会可行性和风险因素及对策);
3、员工接受度的把握和评估(调整或修改提交主管部门\劳动者\工会或专家征求意见)。

2.适应用人单位发展战略,制定或调整薪酬和福利标准要注意的问题P30X (P39)
1、用人单位的薪酬和福利标准是否配合了用人单位的战略;
2、用人单位的薪酬和福利标准是否具有外部竞争力;
3、用人单位的薪酬和福利标准是否具有内部公平性;
4、用人单位的薪酬和福利标准是否是成本节约的;
5、用人单位的薪酬和福利标准是否是有效率的。

3.劳动合同订立过程应注意以下事项P39X (P50)
1、内容合法。

劳动合同的内容不得违背法律、法规和集体合同的规定。

2、条款完备。

起草的劳动合同的条款包括必备条款和约定条款。

必备条款应当包括《劳动合同法》第17条规定的全部内容,包括:①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和主要负责人;②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号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③劳动合同期限;④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⑤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⑥劳动报酬;⑦社会保险;⑧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3、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劳动合同的内容必须是劳动者本人和用人单位平等协商的结果,必须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是意思表示。

4.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推进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P88 Y (P86)
总体看:1、发展不平衡;2、整体水平不高;3、职工的参与程度不广泛。

集体合同运作情况看:
1、协调主体不到位,代表性不强;
2、协商程序不规范,过程不充分;
3、缺乏实质性内容,区域性和行业特点不明显;
4、缺乏相应的保障措施、监督机制和有效的制约手段和方式。

外部环境看:1、认识问题.对此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2、工会干部有畏难情绪;3、法制不健全。

5.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注意事项P92 X (P90)
1、适用范围有限,主要在不适合大范围(县级以下)区域内开展;
2、最明显优势是在镇、村、街道等小区域内发挥基层工会的作用,提高针对性,增加实效性;
3、注意不同层级工资集体协商的区分及衔接。

6.招聘制度制定中常见问题P102 Y (P97)
1、区分招聘条件和录用条件:招聘条件是企业筛选员工的基本资格要求,是企业通过公开途径发布的招聘信息之一,而录用条件则是企业确定聘用员工的最终条件和依据;录用条件高于招聘条件。

2、谨慎使用录用通知书;录那用通知书对用人单位具有法律约束力,擅自撤销、变更都可能引发不必要的劳动争议。

制定中应注明该录用通知书失效的条件。

7.薪酬福利制度制定中常见问题P103 Y(P98)
1、满足最低工资标准要求;
2、同工同酬;
3、合理设定加班工资标准;
4、足额缴纳社会保险。

8.绩效考核制度制定中常见问题P104 Y(P98)
试用期绩效考核制度:
1、根据试用期业绩任务设定绩效考核制度;
2、试用期解除的法定依据和程序;①有法定依据。

必须有明确的录用条件,最好以书面形式呈现;②经过法定的程序。

通过《试用期不合格通知书》告知不合格员工,且《试用期不合格通知书》和《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应在试用期最后一天前送达;③发放通知书前应通知工会。

正式合同期绩效考核制度:岗位职责、业绩和效益挂钩办法,明确具体的考核标准和依据,量化指标。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0条规定的情形,
用人单位提前30天以书面的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1个月工资后,可发解除劳动合同:①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的,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按排的工作的;
②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一能胜任工作的;
③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依此规定作为依据进行制度设计。

9.培训制度制定中常见问题P105 Y (P98)
企业在和员工订立培训协议时不仅应①明确培训目标、内容、形式、期限及②违约金,还应③明确培训费用的范围,当企业提供的培训④属于专业技术培训,应该在培训协议中加以明确界定,同时⑤在培训过程中应当留存培训记录、报告、教材等培训资料。

此外,还可在培训协议中⑥规定接受培训的员工有义务向本企业其他员工传授所学知识和技能。

10.考勤制度制定常见问题P106 Y(P99)
①法律上无具体规定。

②但在实务中,为了保证考勤制度的顺利实施,尽量避免劳动争议的发生,在制定考勤制度时,应对以下内容进行详细、准确的界定:正常工作时间、休息时间、考勤方式、对迟到、早退和旷工解释、违反考勤制度的处罚措施等内容。

11.休假制度制定常见问题P107Y (P99)
①法律上对休假程序和手续无具体规定。

②完善的休假制度应包含以下要点:假期的种类、休假程序、假期的批准权限、休假的实现、休假的方式、假期未用的处理、假期的限制、假期工资待遇以及违反休假制度的处理措施等。

12.劳动规章制度制定的常见问题P109 Y(P99)
①、劳动规章制度不适当:企业劳动规章制度的制定不适当的,劳动者有权要求企业进行修改(《劳动合同法》第4条第3款规定:在劳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②、劳动规章制度违法。

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并且用人单位应当(根据
《劳动合法》的第38条规定: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等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事先告知用人单位)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12.劳动规章制度制定的注意事项P110 Y(P100)
1、不得损害劳动者的权利(劳动者的权利包括:平等就业权、休息休假权、劳动报酬权、劳动卫生安全权、社会保障权、参加职业培训权、民主管理权、组织和参加工会等);
2、有利于劳动者履行劳动义务(《劳动法》第25条规定:劳动者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①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②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的;③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④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3、应当有职工参加。

(《劳动合同法》第4条第2款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福利、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等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劳动规章制度或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劳动规章制度只有经过民主程序制定,内容合法并进行公示,才能作为依据使用。

13.撰写厂务公开分析报告注意事项P130 X(P110)
1、厘清报告阅读的对象及报告分析的范围;
报告阅读的对象:①提供给单位行政主要负责人或研究人员时,要专业化,有深度;②提供给其他部门或对信息公开比较陌生的人时,力求通俗化;③提供不同层次阅读对象时,要准确把掌好报告的框架结构和分析层次,以满足不同阅读者的需要。

报告分析的范围:①是某一部门或二级单位,分析内容可稍细、具体一些;②分析的对象如是整个集团公司,文字的分析要力求精练,不能对所有问题面面俱到,集中性抓住几个重点问题进行分析侧可。

分析报告的框架:报告目录、重要提示、报告摘要、具体分析、问题重点综述及相应改进措施。

2、立足当前,瞄准未来,以数据和事实说话。

①准确的数据以及对发展前后的对比,使报告显得富有说服力;
②成绩和问题都要涉及,但在程度表述要客观,别轻易下否定结论。

备注:(P100)类为指南页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