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系统计算
一、热水系统:
1.1.本工程宿舍设全日制集中热水供应系统。
1.2. 耗热量计算:
冷、热水计算温度分别取值5℃和60℃;
宿舍热水总耗热量计算:
已知:
用水计算单位数m=324 (床位);热水用水定额qr=100升/每人每日;使用时间=24小时;冷水水温tl=5℃;热水水温tr=60℃;根据《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一册,第二版《常用资料》的表5-28,插值计算得热水密度=0.98324kg/L ;再根据2009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的表 5.3.1插值计算得小时变化系数Kh=4.534857 ;水的比热C=4.187kJ/kg℃;
计算:
设计小时耗热量Qh=(4.534857×324×100×4.187×(60-5)×0.98324)/24=1386189kJ/h=385kW。
1.3.设计小时总热水量:
已知:
设计小时耗热量=385000W ;设计热水温度=60℃;设计冷水温度=5℃;
计算:
根据《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一册,第二版《常用资料》的表5-28,插值计算得热水密度=0.98324kg/L ;设计小时热水量=385000/(1.163×(60-5)×0.98324)=6121.51L/h ,即6.12立方米/小时。
2.本工程热水系统供水分区同冷水给水系统。
其中3F~5F为供水一区,6F~11F为供水二区。
21.低区(3F~5F)宿舍热水耗热量计算:
已知:
用水计算单位数m=108 ;热水用水定额qr=100升/每人每日;使用时间=24小时;冷水水温tl=5℃;热水水温tr=60℃;根据《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一册,第二版《常用资料》的表5-28,插值计算得热水密度=0.98324kg/L ;再根据2009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的表5.3.1插值计算得小时变化系数Kh=4.8 ;水的比热C=4.187kJ/kg℃;
计算:
设计小时耗热量Qh=(4.8×108×100× 4.187×(60-5)×0.98324)/24=489079kJ/h=136kW。
2.2. 低区(3F~5F)宿舍设计小时热水量:
已知:
设计小时耗热量=136000W ;设计热水温度=60℃;设计冷水温度=5℃;
计算:
根据《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一册,第二版《常用资料》的表5-28,插值计算得热水密度=0.98324kg/L ;设计小时热水量=136000/(1.163×(60-5)×0.98324)=2162.4L/h ,即2.16立方米/小时。
2.3.低区热水系统的热水循环流量计算:
已知:
配水管段的热损失取设计小时耗热量(136000W)的5%=136000×0.05=6,800.00W ;配水管段的热水温度差=5℃;
计算:
全日供应热水的循环流量qx=6,800.00/(1.163×5)=1,169.39L/h=0.3248L/s=1.169立方米/小时。
2.4.低区给水设计秒流量:
已知:
有洗脸盆(单阀水嘴),当量=0.75,数量=54 ;淋浴器混合阀,当量=0.75,数量=54 ;
计算:
卫生器具给水当量之和=0.75×54+0.75×54=81 ;给水设计秒流量=0.2×2.5×(810.5)=4.5L/s ;管段上的一个最大卫生器具的给水额定流量=0.2×0.75=0.15L/s ;管段上按卫生器具额定流量累加所得流量值=0.2×81=16.2L/s ;经比较,计算值4.5L/s处于合理区间内,所以给水设计秒流量按4.5L/s 。
冷水水温按5℃,热水供水水温按60℃,混合水温按40℃计,其中冷水量占混合水量百分比为36%,热水量占混合水量百分比为64%。
按设计秒流量考虑,供水流量为4.50×64%=2.88L/s,即10.37立方米/小时。
2.5. 高区(6F~11F)宿舍热水耗热量计算:
已知:
用水计算单位数m=216 ;热水用水定额qr=100升/每人每日;使用时间=24小时;冷水水温tl=5℃;热水水温tr=60℃;根据《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一册,第二版《常用资料》的表5-28,插值计算得热水密度=0.98324kg/L ;再根据2009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的表5.3.1插值计算得小时变化系数Kh=4.699429 ;水的比热C=4.187kJ/kg℃;
计算:
设计小时耗热量Qh=(4.699429×216×100×4.187×(60-5)×0.98324)/24=957663kJ/h=266kW。
2.6. 高区(6F~11F)宿舍设计小时热水量:
已知:
设计小时耗热量=266000W ;设计热水温度=60℃;设计冷水温度=5℃;
计算:
根据《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一册,第二版《常用资料》的表5-28,插值计算得热水密度=0.98324kg/L ;设计小时热水量=266000/(1.163×(60-5)×0.98324)=4229.41L/h ,即4.23立方米/小时。
2.7. 高区热水系统的热水循环流量计算:
已知:
配水管段的热损失取设计小时耗热量(266000W)的5%=266000×0.05=13,300.00W ;配水管段的热水温度差=5℃;
计算:
全日供应热水的循环流量qx=13,300.00/(1.163×5)=2,287.19L/h=0.6353L/s =2.287立方米/小时。
2.8.高区给水设计秒流量:
已知:
有洗脸盆(单阀水嘴),当量=0.75,数量=108 ;淋浴器混合阀,当量=0.75,数量=108 ;
计算:
卫生器具给水当量之和=0.75×108+0.75×108=162 ;给水设计秒流量=0.2×2.5×(1620.5)=6.36L/s ;管段上的一个最大卫生器具的给水额定流量=0.2×0.75=0.15L/s ;管段上按卫生器具额定流量累加所得流量值=0.2×162=32.4L/s ;经比较,计算值6.36L/s处于合理区间内,所以给水设计秒流量按6.36L/s 。
冷水水温按5℃,热水供水水温按60℃,混合水温按40℃计,其中冷水量占混合水量百分比为36%,热水量占混合水量百分比为64%。
高区热水采用变频供水设备,选型时应按设计秒流量考虑,供水流量为6.36×64%=4.07 L/s,即14.65立方米/小时。
2.9.低区热水立式膨胀水罐容积计算:
已知:
系统内热水总容积V
s =0.777m3;加热前加热、贮热设备内水的温度t
f
=50℃;热
水温度t
r =60℃;膨胀罐处管内工作压力P
1a
=0.3MPa ;膨胀罐处管内水压力P
1
=P
1a +0.1=0.3+0.1=0.4MPa ;膨胀罐处管内最大允许压力P
2
=1.10×P
1
=1.10×
0.4=0.44MPa(注:应校核P
2
值,并不应大于水加热器的额定工作压力。
) ;
计算:
根据设计手册,由热水的温度查热水的密度:加热前加热、贮热设备内水的温度t
f
=50℃对应的热水密度ρ
f =988.07kg/m3;热水温度t
r
=60℃对应的热水密度ρ
r
=983.24kg/m3;膨胀罐的总容积V
e =(ρ
f
-ρ
r
)P
2
V
s
/((P
2
-P
1
)ρ
r
)=(988.07-
983.24)×0.44×0.777/((0.44-0.4)×983.24)=0.04m3。
2.10. 高区热水立式膨胀水罐容积计算:
已知:
系统内热水总容积V
s =1.28m3;加热前加热、贮热设备内水的温度t
f
=50℃;热
水温度t
r =60℃;膨胀罐处管内工作压力P
1a
=0.55MPa ;膨胀罐处管内水压力
P 1=P
1a
+0.1=0.55+0.1=0.65MPa ;膨胀罐处管内最大允许压力P
2
=1.10×P
1
=
1.10×0.65=0.72MPa(注:应校核P
2
值,并不应大于水加热器的额定工作压力。
) ;计算:
根据设计手册,由热水的温度查热水的密度:加热前加热、贮热设备内水的温度t
f
=50℃对应的热水密度ρ
f =988.07kg/m3;热水温度t
r
=60℃对应的热水密度ρ
r
=983.24kg/m3;膨胀罐的总容积V
e =(ρ
f
-ρ
r
)P
2
V
s
/((P
2
-P
1
)ρ
r
)=(988.07-
983.24)×0.72×1.28/((0.72-0.65)×983.24)=0.06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