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幼儿园教师编制考试仿真模拟试卷及答案(共十套)

2020年幼儿园教师编制考试仿真模拟试卷及答案(共十套)

2020年幼儿园教师编制考试仿真模拟试卷及答案(共十套)2020年幼儿园教师编制考试仿真模拟试卷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A.社会教育B.家庭教育C.职业教育D.学校教育2.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A.孔子B.孟子C.墨翟D.朱熹3.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的发展。

A.教育规律B.教育价值C.教育现象D.教育问题4.下列不属于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标准的是()A.动作发展正常B.认知活动积极C.情绪积极向上D.道德发展良好5.思维处在直觉思维阶段,思维和动作行为紧密联系,一旦动作停止或转移,思维活动也随之停止或转移。

这是()的思维特点。

A.托班幼儿B.小班幼儿C.中班幼儿D.大班幼儿6.促进幼儿心理发展最好的活动形式是()A.游戏B.学习C.劳动D.交往7.儿童对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多,而在同样情况下对另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少的现象是()A.探究性注意B.定向性注意C.选择性注意D.状态性注意8.心理学家布卢姆通过研究发现,出生后头4年儿童的智力发展最快,已经发展了()A.70%B.60%C.65%D.50% 9.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最大特点是()A.破坏性B.情绪性C.目的性D.情境性10.关于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正确的说法是()A.定向性注意随年龄的增长而占据越来越大的地位B.有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无意注意的发展C.定向性注意的发生先于选择性注意的发生D.选择性注意的范围扩大,定向性注意的范围缩小11.中班幼儿喜欢告状,这体现的幼儿情感是()A.理智感B.美感C.道德感D.实践感12.儿童容易模仿影视片中反面人物的行为,结果导致不良品德。

为了避免影视片的消极影响,根据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适当的做法是()A.避免学生观看这类影视片B.对有模仿行为的儿童进行说理教育C.影片中尽量少描写反面人物D.影视片应使观众体验到“恶有恶报,善有善报”13.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食物是()A.中性刺激B.无条件刺激C.条件反应D.无条件反应14.快乐和()是两种最基本的肯定情绪。

A.喜悦B.高兴C.兴奋D.兴趣15.()一般指认知能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

A.智力B.智商C.想象D.能力16.利用各种结构材料或玩具进行建构的活动是()A.规则游戏B.结构游戏C.角色游戏D.表演游戏17.实现保教合一的前提是()A.良好的工作伙伴与师生关系B.教师的保育意识C.保育员的工作态度D.幼儿的自理能力18.下列不属于幼儿园活动室布置原则的是()A.教育性原则B.主体性原则C.创造性原则D.色彩性原则19.儿童出现想象的萌芽时期是()A.1.5~2岁B.2~2.5岁C.2.5~3岁D.3~3.5岁20.以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粗枝大叶为特征的气质类型是()A.粘液质B.多血质C.胆汁质D.抑郁质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1.中期目标2.直观形象法3.幼小衔接4.激情5.同伴关系6.洛克的“白板说”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1.幼儿的学习有哪些特点?2.常见的侵犯学生受教育权的表现形式有哪些?3.简述幼儿的品德结构。

4.简述幼儿无意想象的特点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2分,共24分)1.试述应如何培养幼儿学习动机。

2.试述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

五、案例分析(共14分)琪琪和表姐小薇差半岁,同时上了幼儿园小班。

由于小薇的爸爸妈妈工作忙,不久她被送到镇上的奶奶家。

小镇幼儿园的老师非常强调知识学习。

一年后,小薇已经能认识许多字了,而琪琪却整天沉浸在游戏中,几乎不用学习,一个字也不认得。

琪琪的爸爸妈妈开始为此担心,害怕幼儿园这样的教学会影响琪琪今后的学习。

结合案例,分析游戏活动在幼儿园活动中的价值。

一、单项选择题1.D【解析】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2.B【解析】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孟子,《孟子·尽心上》中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3.D【解析】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教育问题的发展。

4.D【解析】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动作发展正常、认知活动积极、情绪积极向上、性格特征良好、没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等。

5.A【解析】托班幼儿的思维特点:思维处在直觉思维阶段,思维和动作行为紧密联系,一旦动作停止或转移,思维活动也随之停止或转移。

6.A【解析】游戏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

7.C【解析】选择性注意是指儿童偏向于对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多,而在同样情况下对另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少的现象。

8.D【解析】根据布卢姆的研究,儿童的智力水平从出生到4岁已发展到50%。

9.C【解析】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以伤害他人或他物为目的的行为,是一种不受欢迎但却经常发生的行为。

10.C【解析】定向性注意的发生先于选择性注意的发生。

11.C【解析】道德感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

12.D【解析】根据替代性强化原理,当儿童发觉“坏人”通常不能得到好的下场时,为了避免这种不良后果,自己也会远离破坏性行为。

13.B【解析】食物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属于先天的本能反应,因此食物是无条件刺激,唾液是无条件反应。

14.D【解析】快乐和兴趣是两种最基本的肯定情绪。

15.A【解析】智力也称一般能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

16.B【解析】凡利用各种结构材料或玩具进行建构的活动都称之为结构游戏。

17.B【解析】教师在保教结合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18.D【解析】幼儿园活动室的布置要遵循教育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创造性原则、美观、经济的原则。

19.A【解析】刚出生的婴儿没有想象,到1.5岁以后开始出现想象的萌芽。

20.B【解析】多血质以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粗枝大叶为特征。

二、名词解释1.中期目标即幼儿园小、中、大等各年龄班的教育目标。

也就是说,在幼儿园教育总目标的指导下,对不同年龄班的幼儿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2.直观形象法是指在幼儿教育活动中要根据幼儿思维发展直观性和形象性的特点获得表象和直接经验的方法。

3.幼小衔接是指由幼儿园大班进入到小学一年级,此时期恰好是结束幼儿园生活、开始接受正规小学教育的初期,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转折期。

4.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猛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狂喜、暴怒、恐怖、绝望等都是激情的表现。

5.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在某种共同活动中体现出相互协作的关系。

6.洛克的“白板说”是经验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他认为人出生后心灵如同一块白板,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外界事物在白纸或白板上留下的痕迹,都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的。

三、简答题(答案要点)1.(1)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容易被扼杀;(2)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一般从兴趣出发;(3)学习的无意性与内隐性;(4)经验与体验作用的显著性;(5)语言指导下的直观形象性;(6)对环境的依赖性大;(7)个别差异性显著。

2.(1)侵犯学生受教育机会的平等权;(2)侵犯学生的入学权;(3)侵犯学生参加考试的权利;(4)随意开除学生。

3.(1)道德认识;(2)道德情感;(3)道德意志;(4)道德行为。

4.(1)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2)想象的主题不稳定;(3)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4)以想象的过程为满足;(5)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四、论述题(答案要点)1.(1)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与求知欲;(2)重视幼儿学习活动中的游戏动机;(3)为幼儿学习创设安全、开放、温馨的氛围;(4)让幼儿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5)运用适宜反馈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

2.(1)动作发展正常;(2)认知活动积极;(3)情绪积极向上;(4)人际关系融洽;(5)性格特征良好;(6)没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五、案例分析(答案要点)(1)促进幼儿体力的发展;(2)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3)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4)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5)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6)促进幼儿美感的发展。

2020年幼儿园教师编制考试仿真模拟试卷及答案(二)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教育最基本的职能是()A.培养人才B.传播科学文化知识C.促进社会政治进步D.促进经济增长2.幼儿园对幼儿实施的教育包括()A.德、智、体、美、劳诸方面B.智、德、体、心诸方面C.体、智、德、美诸方面D.美、心、体、智诸方面3.《林哈德与葛笃德》是()的教育理论专著。

A.夸美纽斯B.卢梭C.裴斯泰洛齐D.福禄贝尔4.3岁以前,脑部的发育已达到成人的()左右。

A.70%B.80%C.60%D.90% 5.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特点是()A.两极分化B.不合群C.胆小D.自私6.下列不属于教育行政法规名称的是()A.条例B.细则C.方案D.办法7.认知迁移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桑代克B.罗耶C.沃尔夫D.斯皮罗8.奥苏贝尔认为学校中的学习应该是()A.有意义的发现学习B.有意义的接受学习C.机械的发现学习D.机械的接受学习9.幼儿词汇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A.代词B.名词C.动词D.语气词10.幼儿教师在语言课上只讲故事、音乐课上只教唱歌、体育课上只做游戏的做法违背了()教育原则。

A.启蒙性B.发展适宜性C.活动性D.综合性11.幼儿爱听表扬,不爱听批评,所以幼儿德育要坚持()A.负面教育的原则B.全面教育的原则C.侧面教育的原则D.正面教育的原则12.眼手(视触)协调出现的主要标志是()A.抓握反射B.伸手能够抓到东西C.手的无意性抚摸D.无意的触觉活动13.加强2~3岁幼儿的口语训练是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14.儿童能辨别上下的年龄是()A.2、3岁B.4岁C.5岁D.7岁15.正常行驶的汽车遇到意外故障的时候,司机紧急刹车,此时他产生的紧张的情绪体验属于()A.热情B.心境C.应激D.激情16.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是()A.表象B.联想C.做梦D.幻想17.个体在头脑中把各种事物抽象出来的共同的本质特征结合并联系起来的思维过程是()A.分析B.综合C.抽象D.概括18.由过去经验和习惯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A.定势B.定义C.变式D.同化19.“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提出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