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LRB-900A 模块化柔性生产线实训系统
技术文件
一、设备概述:
现代工业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先进工艺技术的综合与集成,涵盖了产品设计、生产准备、制造执行等多方面内容,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为了加强学生面向社会的挑战能力,提高机、光、电一体化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刻不容缓,重点建设机电类工程柔性加工系统的实验平台,更具有迫切性和现实意义。
DLRB-900A 柔性制造系统是将微电子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控制技术、机械制造和系统工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一种复杂技术、高度自动化系统,
柔性制
造技术更是当前机械制造业适应市场动态需求及产品不断迅速更新的主要手段,是先进制造技术的基础。
DLRB-900A柔性制造系统是一套完整,灵活、模块化,易扩展的教学系统,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研发并制造,从简单到复杂,从零部件到整机。
采用铝合金结构件为系统的基本操作平台,利用多种机械传动方式模拟完成现代化装配过程的柔性加工系统,把实际工业生产中的电气控制部分、各种传感器和现代化生产中的组态控制,工业总线,充分展示在该系统中。
DLRB-900A柔性制造系统是基于三菱工业自动化PLC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开发而成的。
该模块化柔性生产线,是针对高等教育及科研机构而开发的综合性的实训平台,适用于各类高等院校的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网络化、系统化、先进制造业行业等专业的教学和从事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的综合应用,对工业现场设备进行提炼和浓缩,并针对实训教学活动进行专门设计,有机地融全了光、机、电、气、液于一体。
该系统不仅可以作为自动化及网络的教学实训系统,还可以与子系统相配合组成网络化平台,并从中作为拓展使用。
传统的自动化教学系统大多是以单一模块设备为核心进行监测与控制的,这种模块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执行动作,但各模块之间缺乏复杂的连接和信息沟通,教师若想及时了解并指导每台设备的操作也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各台模块设备之间容易形成“自动化孤岛效应”。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化的教学设备已经成为发展方向。
同样,在工业现场的各种生产设备和检测系统都已经形成了网络化的通讯和管理调度。
因此,对自动化网络通讯的学习已经成为自动化教学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DLRB-900A模块化柔性生产线正是以自动化网络通讯实训为主体,并且有机地融合了电工、电力拖动、传感技术、气动技术、机械手装
2
配、PLC、变频器、工业自动化网络、自动化生产线的组装与调试等各项实训内容,实现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对知识的拓展能力。
DLRB-900A柔性制造系统中柔性制造技术说明:
柔性制造技术是对各种不同形状加工对象实现程序化柔性制造加工的各种技术的总和。
柔性制造技术是技术密集型的技术群,凡是侧重于柔性,适应于多品种、中小批量(包括单件产品)的加工技术都属于柔性制造技术。
柔性可以表述为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系统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可用系统满足新产品要求的程度来衡量;第二方面是系统适应内部变化的能力,可用在有干扰(如机器出现故障)情况下,这时系统的生产率与无干扰情况下的生产率期望值之比可以用来衡量柔性。
“柔性”是相对于“刚性”而言的,传统的“刚性”自动化生产线主要实现单一品种的大批量生产。
其优点是生产率很高,由于设备是固定的,所以设备利用率也很高,单件产品的成本低。
但价格相当昂贵,且只能加工一个或几个相类似的零件。
如果想要获得其他品种的产品,则必须对其结构进行大调整,重新配置系统内各要素,其工作量和经费投入与构造一个新的生产线往往不相上下。
刚性的大批量制造自动化生产线只适合生产少数几个品种的产品,难以应付多品种中小批量的生产。
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更加需要具有特色、符合顾客个人要求样式和功能千差万别的产品。
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传统的大规模生产方式发生改变,要求对传统的零部件生产工艺加以改进。
传统的制造系统不能满足市场对多品种小批量产品的需求,这就使系统的柔性对系统的生存越来越重要。
随着批量生产时代正逐渐被适应市场动态变化的生产所替换,一个制造自动化系统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能在很短的开发周期内,生产出较
3
低成本、较高质量的不同品种产品的能力。
柔性已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二、设备特点
模块系统:该系统共分为九个工作单元(工作站):供料站、检测站、加工站、处理站、缓冲站、挤压站、自动仓储站、机器人站、分类储存站。
1、供料站:
1)功能介绍
料仓里的工件按顺序供给的模块站,是整
个系统的第一站也是整个工作中最基础的模
块。
供料工作单元的主要作用是为加工过程逐
一提供加工工件。
供料过程中,双作用气缸依
次从
3个料仓中依次逐个推出工件,接着转换模块上
的真空吸盘将工件吸起,转换模块的转臂在旋转缸的驱动下将工件移动至下
4
一个工作站的传输位置。
2)技术指标
尺寸:750*750*1000mm(W*D*H)
重量:67kg
主电源:AC 220V,50HZ
操作电压:DC 24V,3A
操作压缩空气:5∽6bar
电气逻辑:PNP 或NPN
3)主要部件
双作用气缸(流量调节阀,带接近传感器)
工件感应: 光纤传感器
接近传感器
2位5通单作用电磁阀
旋转气缸
附于气缸上的接近传感器
真空感应压力传感器
气缸速度控制器(流量调节阀)
回转气缸: 3位5通电磁阀
真空发生器: 2位5通电磁阀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