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综合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 铅笔填写2、提前 10 分钟收取答题卡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1、 “从香港和五口(五处通商口岸)输入的外国商品,开始冲击中国的自然经济,几千年来的社会经济结构被侵蚀而逐步改组。
”材料描述的是 A .鸦片输入的危害 B .《马关条约》的后果 C .中国边疆的危机 D .《南京条约》的影响2、 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侵略者纷至沓来,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以下对条约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南京条约》使列强的侵略由沿海深入到内陆 ②《马关条约》打击了中国民族工业③《辛丑条约》使清王朝的内政外交受洋人控制④三个条约的签订都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A .①② B .②④C .②③D .②③④3、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
……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
”材料中所涉及的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C .列强对华开始大规模资本输出D .清政府已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4、 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
以上三个条约对中国影响的共同点是 ( ) A .巨额赔款,加重人民的经济负担 B .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C .开设工厂,便利了列强资本输出 D .清政府完全沦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5、 “鸦片战争是中国古代社会与近代社会的分水岭。
”对这句话这样理解的依据是鸦片战争导致A .中国由闭关锁国转为开放B .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 .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D .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6、 与1842年的《南京条约》相比,1895年的中日《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阶段列强侵华的新特点,这主要体现在( )A .割地赔款B .开设工厂C .协定关税D .开埠通商 7、 阅读下图。
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关税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第3页 共16页 ◎ 第4页 共16页…………○…………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A .中俄签订《瑷珲条约》B .中日签订《马关条约》C .中英签订《南京条约》D .清政府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8、 八年级某班的同学在讨论“清政府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这一问题时各抒己见,最后归纳为以下四点。
你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 ) A .清政府武器落后 B .战备不足 C .清政府妥协退让 D .封建制度腐朽9、 十七世纪以前,中国土布大量输往欧美;到十八世纪,情形完全变了,土布失去了输出的机会,洋布却大量涌进中国。
这是因为 A .第一次工业革命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第二次工业革命 D .《马关条约》签订10、 “西方列强一巴掌把大清帝国打落谷底,从此国门洞开,风雨交加。
”“中华民族开始了漫长的寻找,寻找失去的尊严,寻找在世界的位置,寻找复兴的道路……”。
西方列强的“一巴掌”是指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1、 1840年,英国政府借口“保护通商”,发动侵华战争。
凭借坚船利炮轰开中国大门,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的新课题是 A .加强军队建设,实现富国强兵 B .抗击外来侵略,保护传统经济C .捍卫民族独立,发展近代文明D .大力发展教育,维护传统文化12、 构建历史知识结构示意图是学习历史的一项技能。
下面是某同学编制的历史知识结构示意图。
对该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A .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B .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C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D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13、 了解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
以下因果关系,错误的是() A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的侵略从商品入侵转变为资本入侵 C .甲午中日战争——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完全变成“洋人的朝廷”14、 人们常常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 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生。
华佗,字元化,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神医”。
他的医学创造有①望闻问切四诊法 ②麻沸散 ③五禽戏 ④按摩疗法 A .①④ B .①②④ C .①③ D .②③15、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下列属于这种“优秀传统文化”具体表现的是 ①宽厚待人,以身作则 ②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④追求真理,学习先进 A .①②③④ B .①③ C .①②④ D .②④ 16、 古人对秦朝短期而亡的原因分析,最接近事实的是:( ) A .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B .四维(礼义廉耻)不张……故万民离叛 C .所以轸灭而降辱者,(亡于)六王之后也 D .乃举措暴而用刑太极故也17、 某同学在学习某一课时,制作了这样的知识线索“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该同学学习的内容是 ( )A .秦朝B .新朝C .西汉D .东汉 18、 对汉武帝的“大一统”,理解正确的是( )A .西汉王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的统一,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局面B .国家加强了对边疆的统一C .消除王国的势力,使王国不再与中央对抗D .革除秦朝的弊病,沿用秦朝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19、 如图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是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20、 以下是近代两次侵华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A .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不断减少B .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人到长江中下游地区C .中国从开始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 .清政府从“天朝上国”沦为“洋人的朝廷”二、综合题(共3题,1题10分,2题12分,3题18分,共40分)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材料二: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现代史上的什么大事?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司令员是谁?阅卷人 评分第7页共16页◎第8页共16页(2)材料二中“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是指什么协定?这个协定的签订标志着什么?(3)请写出一名在此战争中出现的英雄人物。
(4)中国人民志愿军身上体现了什么精神?2、中国历史上的多次改革,深刻影响了王朝的兴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管仲提出)“相地而衰征(按照土质好坏、产量高低来确定赋税征收额),则民不移(迁移)……无夺民时(不要侵占生产的时间),则百姓富。
”——《国语·齐语》(1)依据材料概括改革内容,结合所学分析其历史作用。
(勿照搬原文)材料二戮力(尽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
事末利(经商)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没收其妻子为官奴婢)——《史记•商君列传》(商鞅使其)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
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
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通典•食货》(2)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历史作用。
材料三(魏主)去夷即华,易姓建都,遂(于是)定天下之乱,然后修礼乐,兴制度而文之。
——北宋欧阳修(3)据材料,魏主是谁?除材料外,还有哪些“去夷即华”的措施?(4)上述改革促进社会转型的有:上述改革没有改变社会性质的有: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
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这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材料二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请回答:(1)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和目的。
(2)土地改革有什么历史作用?============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D【解析】分析题文的“香港和五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香港岛在《南京条约》中割让给英国,五口通商是《南京条约》的内容。
由此可见,题文材料描述的是《南京条约》的影响。
输入的外国商品不单指鸦片,故A不符合题意;香港和五口与《马关条约》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题文材料和边疆危机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D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正确理解题文“香港和五口”的含义,明确题文与《南京条约》有关,可以正确解答此题。
2、 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马关条约》使列强的侵略由沿海深入到内陆,①分析不正确《马关条约》使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由商品输出转入了资本输出,沉重打击了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②分析正确;《辛丑条约》使清政府沦落为了洋人的朝廷,③分析正确;这三个条约都破坏了中国的主权,但是《辛丑条约》并没有割地内容,④说法不正确,综合分析②③正确,故选C。
3、 A【解析】依据题文材料的“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文材料提及的条约是中英《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C是《马关条约》的影响,D是《辛丑条约》的影响。
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抓住题文的“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关键信息进行分析,首先判断条约是《南京条约》,再根据条约和战争名称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