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的耳朵》听课笔记
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这一天,大象正在路上慢慢地散步,遇到了小兔子。
小兔子说:“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夹了?”
大象说:“我生来就是这样啊。
”
小兔子说:“你看,我的耳朵是竖着的,你的耳朵一定是有病了。
”
后来,大象又遇到了小羊。
小羊也说:“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
小鹿、小马,还有小老鼠,见到了大象,都要说他的耳朵。
大象也不安起来,他自言自语地说:“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
怎么才能让耳朵竖起来呢?每天,大象站着睡觉的时候,就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
可是,大象的耳朵孔里,经常有小虫子飞进去,还在他的耳朵孔里跳舞,吵得大象又头痛,又心烦。
最后,大象还是把他的耳朵放了下来。
这样,虫子飞不进去了。
有虫子来的话,大象只要把他的大耳朵一扇,就能把它们赶跑。
大象说:“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
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
一、互动老师姓氏、外号,提醒注意力。
问哪个班,表扬学生优秀。
猜为什么叫糖果老师,与学生充分交流感情。
提醒课堂注意事项。
二,猜礼物—扇子。
问最喜欢哪一把扇子?他有一双会欣赏的眼睛、你有一颗少女心。
我们的同学都很有自己的看法。
你是一个专一的人。
有一把没人选,问为什么。
哪一把是最古老的扇子?带羽毛*的扇子。
户一般跟什么有关。
2.填量词。
大门为什么用扇。
和大鸟一开一合的翅膀可以一开一关。
扇原意指大门。
3.有一种动物的耳朵像扇子。
导入课文。
竖耳朵亮眼睛动脑子。
三,读句子。
正确流利,声音温柔一样,不能一个字一个字蹦出来。
要连字成词,连词成句。
刚才的声音是最好听的声音,我还想再听一次。
这个小朋友读得最认真,听他再读一遍。
任何一个小朋友不管回答对与不对,都为班级提供了思考的贡献。
四,导入课题
书空课题,齐读。
大象的耳朵有什么作用呢,请小朋友打开书,拿出铅笔。
要求标出自然段号,从头读到尾,读完找一找,看大象的耳朵有什么作用,找到冲我点点头。
注意读书姿势。
1.答案在哪个自然段。
表扬学生用铅笔画出答案,知道做标记,请你读给大家听。
注意读课文不要起高调。
一遍读不对读两遍,读三遍就能读对。
2.扇字读音发生变化,什么时候读什么音。
3.提问题,读句子
4.舞字形的讲解;结合生活经历,读出头痛心烦两个词的感觉;心里有火,页—头热,烦原指头发热。
5.大象为什么头发热?读句子。
指生读,齐读。
6.痛,病字框,半包围结构,甬的笔顺笔画。
找本课生字表半包围结构的字。
半包围不同结构的不同笔顺。
书空痛,遇。
闭上眼睛再脑子里书空。
五,1.大象在文中先后遇到了谁?(提醒先后)
2.兔字简单讲解。
3.画出小动物们见到大象的第一句话,读一读。
有什么发现?
生内容一样,都是问句。
师,找与问句相关的字词。
生咦、呢,怎么
师咦有什么感情。
师,加上语气词才有问句的感觉,与老师比赛。
老师忘了读。
师,找生模仿小鹿小马小老鼠问大象。
找学生模仿小动物上台表演对话。
七,回家表演给家长听。
小结,老师问学生答。
学了三个半包围的字,一个多音字,谁的耳朵耷拉着,像什么,疑问句语气词。
总评:
主体课堂:《大象的耳朵》是一篇童话故事,要求学生读好课文的对话,特别是疑问语气的朗读。
老师在课堂上的作用是倾听、引导、点拨,学生才是主体。
这一节课,钟老师通过联系教材图片和学生生活经验,采用小组合作和小组表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时间还给学生。
但课堂纪律和课堂规范还有待加强。
教师的学科素养:语文老师应具备的素养有:语言能力、书写能力、阅读素养和写作素养。
陈老师上课表达清晰,吐字清楚,活泼生动,不过,教书的板书,还需加强,语言风格也可尝试、突破委婉风。
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堂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一节课,80%的学生能够听清楚老师的提问,并积极自读自悟,独立思考、回答问题,还有20%的学生需要关注和课后辅导。
其他:学生的疑问语气朗读还掌握不够到位,教师的板书不够详细,书写笔画不够遒劲有力,显得松散。
上课有教案,有课件,有教具,但没有提供合适的课文朗读音频,对多媒体运用和微课的使用还有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