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冲刺《经济生活易错易混点》

高三冲刺《经济生活易错易混点》

《经济生活易错易混点》第一单元1、有价值的一定有使用价值。

√2、无价值的一定无使用价值。

×(非商品的物品无价值但有使用价值)3、有使用价值的一定有价值。

×(见上条解释)4、无使用价值的一定无价值。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使用价值自然不会有价值)5、货币是伴随着商品的产生而产生的。

×(商品产生早于货币)6、任何商品都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

√7、任何人不能同时拥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生产者拥有使用价值,消费者拥有价值。

)8、质量好的商品一般都贵,这说明使用价值决定价值。

×(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使用价值没有直接关系)9、有价值的一定是商品,无价值一定不是商品。

√(一定程度上,商品和价值的外延是一样的。

)10、商品交换的基础(为什么能交换)是使用价值,商品交换的本质是劳动交换。

×(为什么要交换是需要使用价值,为什么能交换是因为价值,后半句正确)11、一切商品都能充当价值尺度。

√12、货币作为财富在国家之间转移,充当支付手段的功能。

×(充当的是世界货币的职能)13、信用卡是一般等价物。

×(信用工具)14、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应该是银行信用卡)15、抑制通货膨胀要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该举措是应对通货紧缩的)16、使用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是购买者的目的所在。

×(商品的特有属性是价值)17、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二者是不可分割的。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物品可以有使用价值但是没有价值)18、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

×(就行业而言,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价值总量无关)19、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价值量减少。

×(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20、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导致的价值量下降)21、价值决定价格,商品价值变化,价格一定变化。

×(价格还受供求等其他因素的影响)22、金银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货币)2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需要的是现实的货币。

×(执行价值尺度仅需要观念的货币)24、通货膨胀必定引起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必然引起通货膨胀。

×(前对后错,物价全面持续上涨)25、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特有的规律。

×(市场经济属于商品经济,应该是商品经济的特有规律)26、等价交换是指每一次商品交换的价格与价值相一致。

×(应该是长远的趋势来看相一致)27、价值决定供求,供求影响价值。

×(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28、价格由购买力决定。

×(价值决定价格)29、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和购买力。

×(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但不能规定纸币的购买力)30、外币的汇率升高,意味着人民币升值。

×(意味着外币升值,人民币贬值)31、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商品的出口。

×(不利于商品的出口,利于商品的进口)32、某一生产者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其商品的价值量会下降。

×(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33、某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一定会赚钱。

×(只有它的产品顺利地销售出去才能赚钱)34、贷款消费就是超前消费。

×(在即经济允许内的贷款消费不是超前消费)35、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这三种消费心理都是不健康的。

×(攀比心理不健康,从众与求异有利有弊)36、绿色消费的主旨是可持续性消费。

×(主旨是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核心是可持续消费)第二单元1、随着3G时代的到来,一个由设备生产、信息服务等构成的庞大产业链正在形成说明生产决定消费方式。

×(说明消费反作用生产的消费是生产的动力和导向)2、国家鼓励支持非公经济的发展,所以要取消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投资准入门槛。

×(降低门槛不意味取消门槛)3、非公经济主要分布在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起支配作用。

×(主要分布在二三产业,起支配作用的是国有经济)4、非公经济在促进就业方便人民生活方面起重要作用,所以比公有制经济更优越。

×(更优越错误)5、坚持公有制为主体,要求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公有资产占优势)6、在土地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实行土地流转政策改变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性质。

×(还是集体性质,所有权性质没变,变的是使用权)7、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既有量的优势,又有质的优势。

×(第一句的应该改为公有资产)8、非公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公有制经济)9、公有制经济和非公经济在国民经济和市场竞争中的地位都是平等的。

×(市场竞争中平等,国民经济中不平等)10、非公经济的存在是与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多层次性相适应的。

√11、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促进作用。

×(前半句正确,后半句的反作用不能直接变成促进)12、股份制经济必然是混合所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必然是非公有制。

×(股份制可以公公混合,非公之间混合,公与非公之间混合,很自由。

混合所有制是共有和非公有之间的混合)13、企业生产经营的根本目的是向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

×(根本目的是营利)1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是国有企业。

×(企业)15、现代企业组织形式有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

√16、股东是指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持有人。

×(还有有限责任的股权拥有)17、股东的所有权包括获得股息和红利以及出让股票获得的差价收益。

×(参加股东大会、投票表决、参加公司重大决策、收取股息和红利)18、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股票必须上市流通。

×(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票,只有上市公司的股票才能上市流通)19、股东和公司在任何情况下都承担有限责任。

×(如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权益的,应当对公司承担连带责任)20、实现公司制的企业可以提高公司的运行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

√21、法人就是是经济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

×(社会组织)22、公司的股东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负清偿责任。

×(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23、有限责任公司的资本必须划分为等额股份,并以股票形式加以表现。

×(这是股份有限公司)24、股东大会及其董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

×(决策机构)25、劳动者实现充分就业,完全是政府的责任。

×(主要是劳动者自身的努力)26、劳动者履行义务,是以劳动者享受权利为前提的。

×(履行义务是享受权利的前提)27.储蓄存款既来自个人,又来自企事业单位及政府机关。

×(储蓄存款专指个人)28、在我国,储蓄存款最多的金融机构是中国人民银行。

×(央行不是商业银行,没有这项业务)29、居民储蓄越多,越有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

×(要适度)30、股票是一种债务证书,即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

×(这是债券)31、国债是各级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其风险和利率都比较低。

×(国债是中央政府,国债的利率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32、社会保险分为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两大类。

×(商业保险)33、生产是消费的目的和动力。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34、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35、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国有资产占优势)37、劳动者各项经济权利的基础是享有平等就业权。

×(应该是劳动权)38、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不可放弃的。

×(权利可以放弃)39、银行存款利率提高,储户的实际收益越多。

×(还有对比通货膨胀率)40、金融债券具有信用度高、收益高和流通性强等特点。

×(国债)41、通过购买社保,投保人把风险转移给保险人,使自己所承担的风险损失降到最小。

×(商业保险)第三单元1、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基本原则是按劳分配)2、个体劳动者的分配方式属于按劳分配。

×(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3、私营企业中的工人获得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动成果分配。

×(按劳动要素分配)4、在我国的分配制度中,按劳分配体现了公平,忽略了效率;按生产要素分配体现了效率,忽略了公平。

×(效率和公平是统一的,不能说忽略,只能说更加重视)5、劳动生产率越高,产量越大,效率越高。

×(不能把劳动生产率和效率混淆)6、要发挥财政在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关键是要增加税收收入。

×(关键是发展经济,调整分配政策,增加财政收入)7、税收具有固定性,一旦确定就不能改变。

×(不能随意改变)8、纳税人是指税法上规定的最终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或个人。

×(纳税人是直接缴纳税款的单位和个人)9、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股份合作制。

×(应该是股份制)10、按劳分配只存在公有制范围之内,公有制经济中只采用按劳分配。

×(前半句对,后半句错,公有制经济还可以有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除按劳动要素分配中的其他五种分配)11、各种分配方式在我国分配制度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按劳分配是主体)12、非劳动收入分配包括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除了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之外的都是非劳动收入)13、资本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指资本是创造价值的源泉。

×(创造价值的源泉只能是劳动,各要素只能说是途经或者动力)14、公平是效率的物质前提,效率是实现公平的保证。

×(说反了)15、兼顾效率与公平,必须正确处理好初次分配注重公平与再分配注重效率的关系。

×(都要处理好二者关系)16、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适度)17、财政收支平衡就是指财政收入与支出相等。

×(基本相等,略有盈余和赤字也算是收支平衡)18、财政的作用就是财政支出的作用。

×(包括财政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19、当经济发展过热时应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