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理答题方法和答题模板的运用

地理答题方法和答题模板的运用


【例1】(2011年全国卷)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 水汽含量呈负相关。图4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时气温状 况剖面,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20千米/时。据此完成9-11题 9.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 A.甲地比乙地稳定 B.乙地对流最旺盛 C.乙地比丙地稳定 D.丙地最稳定 10.正午前后 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 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 C.丙地刮起东北风 D.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 11.该区域可能位于 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华北平原 D.东南丘陵 【答案】 9.D 10.B
6. 管道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距离、地形、地质、水系等。 社会经济因素:气源地、重要城市(消费地)等。
7. 商业中心的区位因素 城市内部—市场、交通、便民 商业城市—自然因素: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 社会经济因素:人口分布、经济水平、经济腹 地、交通、历史基础等 现代物流基地(中心)区位因素:
答案: (2)10℃等值线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主要受纬度(太 阳辐射)因素影响。该等值线西半段因受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太行山(黄 土高原东缘)影响,呈东北一西南走向。
【例11】(2008年北京卷)指出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
征,并分析原因。
答案:年降水量大多在150毫米至400毫米之间,自西向东逐渐增 多(或自东向西逐渐减少);从西(东)向东(西)距海(或太 平洋)越来越近(远),受夏季风影响逐渐增强(减弱)
地理答题方法和答题模板的运用
一、认真审题,理解题意
1.题干 特别注意题干上的关键词(区域、时间、主题内容)。 2. 问题(要求) 题目所提要求。正确理解题意,明确问题要求,避免答非所问和 少答漏答。如影响因素和形成原因(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地理 事物和现象的比较、分布特征(差异)与分布规律、影响与意义( 作用)、特点与优势、分析条件(内涵)等。 3.材料(图文) 文字材料。从中发现有用和关键信息,特别是要捕捉与题目问题 要求相关的重要信息,提炼为相关问题的答案要点。图像材料注意 图题、图例、分布位置和相互关系。特别注意寻找、发现和利用题 目设问和材料信息中的“匹配点”。 4.时空 建立和强化地理时空观念,注意题目所涉及的时空条件及变化 空间:区域定位和空间范围 时间:时间发展变化及变化
边 贸
始终具有吸引力
自然资源 社 会 经 济 因 素
交 通
政 治
军事、宗教
影响减弱
城 市 区 位 因 素 的 变 化
5. 港口的区位因素(区位条件分析) 自然因素(条件):包括陆岸条件(地形开阔平坦;河流 提供淡水并实现江海联运)和水域条件(水深、潮差、风 浪、冰情等) 社会经济因素(条件):经济腹地(面积、经济、人口、 物产等)和所依托城市(等级、经济) 【实例】上海港和洋山港区位条件比较
【例13】(2011年北京文综卷) 39.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经过不
懈探索与奋斗,取得了辉煌成就。据 图12,回答第(1)题
(1)描述1934年至1936年革命根据地分布范围变化的特点。
【答案】 (1)面积由小变大,分布范围有分散到集中连片,从地跨两省 到地跨四省。
4.时空分布 空间分布差异:分地段描述空间(注意极值位置) 例:描述自然观光游憩地分布的空间变化规律
【例9】(2011海淀一模)图8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中中等城市的分布特点;并写出长江对重庆形成和发 展的作用。(6分)
图8
答案:多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地区(或盆地内部的平原上)(2分) 多沿河流分布;(2分)供水和交通。(2分)
2. 线(带)状分布(交通线、自然带、绿化带等) (1)分布位置(区域方位)、走向、起止点。 (2)与其它地理要素的关系(地形、水系、聚落、资源等) (3)等值线所反映的地理事物(现象)变化方向(有时需要阐述 原因) 【例10】(2003年文综)古人在一篇游记中写道:“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 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 其中与游记作者登临之地相 距最近的交点的地理坐标是 。作者北顾的是 高……”据此和图4,回答下列问题。 (2)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 走向,并说明其原因。
11.D
【例2】(2010年新课标卷)图1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 2010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 洪灾。据此完成l~3题。 1.形成本区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2.自2009年冬至2010年4月 底,与常年相比该区域可能 A.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 B.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 C.降水量偏少,气温偏低 D.降水量偏多,气温偏低 3.2010年5月初,控制该区域的天气系统及其运行状况是 A.气旋缓慢过境 B.冷锋缓慢过境 C.反气旋缓慢过境 D.暖锋缓慢过境 答案:(1)C (2)D (3)C
时间分布:分时段描述分布及变化(注意极值时间) 例:(2011年北京海淀模拟)第十九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圈比赛于2010 年6月11日——7月11日在南非举行,说明世界杯期间南非正午太阳 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答案: 昼夜长短变化:昼短夜长;6月11日——6月22日,白昼变短,黑夜 变长;6月22日为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6月22日—— 7月11日,黑夜变短,白昼变长。
90 100 110 120 130 距市中心距离(km)
图11 北京市自然观光游憩地折线图
例:描述图中气温曲线的分布特点。
℃ 33
夏 季 午 后 气 温
32
31


郊区
城郊居民区
商业区
市中心
居民区
公园
城郊居民区
农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答案】由中心向郊外呈波浪式降低;植被覆盖率低的 地方,气温较高,植被覆盖率高的地方,气温较低。
随交通改善而变
工 业 的 区 位
社会经 济因素
发展变化
环境因素
(两种情况)
减轻对环境的污染:风向与大气污染
特殊部门对环境的要求 重点:五种工业导向型(工业地域类型:主导因素,举例) 差异:三种类型工业区及区位因素
城市区位因素
地 形 城 市 区 位 因 素 自 然 因 素 气 候 河 流 科 技
旅 游
根据图7,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朝鲜半 岛降水的总量和时空分布主要特征。 【答案】①大部分地区年降水总量丰富; ②降水集中在6~9月; ③夏秋季节降水集中程度由北向南减弱(或夏秋季节降水集中程度 由南向北增强); ④降水量自西北向东南增加(或降水量自东南 向西北减少)。
(三) 区位因素和区位条件
答案:1.D
2.C
二、选择题答题方法和技巧
1.排除选项法
2.肯定选项法
3.组合优选法
4.对应联系法
三、地理大题的答题方法和答题模板的运用
(一)地理位置(特点) 1.国家(区域)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和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 【例5】(2009年全国卷2)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花卉消费的国际需求迅速增长,北美、日本 、欧洲、成为世界三大花卉消费市场。同期,图4所示国家成为所 在大洲第二大花卉出口国 (1)简述该国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 答案:(1)位于南美洲(西)北部, 赤道从北部穿过(位于低纬地区或热 带地区),西临太平洋。地形以高原 山地为主,多高峰。
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深圳相比,说明喀什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
80°
山脉 铁路 城市 喀什地区 河流 公路 通商口岸 阿拉山口
90°
乌鲁木齐
°
喀什
阿克苏 吐鲁番
塔里木河
答案:(1)喀什纬度位置较高;深居内 陆;位于我国西北边疆,周边国家较多。
图17 中国新疆附近地区图
(二)地理事物(现象)分布 空间分布:分布特点和规律(差异;渐变过程); 时间分布:时间变化过程(趋势;转折点;极值出现时间及位置 等)
1.点状事物分布(聚落、商业网点、交通枢纽、旅游景点等) (1)概括分布状况,如均匀与否、范围大小等。 (2)描述分布特征(规律):地理位置和方位上的分布特点或变 化规律。 (3)揭示其分布位置与其它地理要素的关系:地形、水系、交通 线、工矿区、旅游景区等(注意图例)。
【例3】(2012北京文综卷)2012年7月27日~ 8月12日,第 30届夏季奥运会将在英国伦敦举行。读图1,回答:
1.在7、8月份,伦敦比北京 A.气温高,日较差大 B.风小雾大,降水多 C.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D.日出晚,昼短夜长
答案:C
【例4】(2011全国文综卷)读图1,完成1~2题。 1.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A.地表 B.地壳上部 C.地壳下部 D.地幔 2.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区位因素和区位条件的差异
农业区位 工业区位
城市区位
交通区位
商业区位
农 业 的 区 位
自然 因素
气候(光、热、水) 地形 土壤 水源 劳动力 市场 交通 政策 科技 工业基础 机械化水平 历史基础
利用 改造
社会经 济因素
发展 变化
自然因素 :土地(面积和地形)、水源
原料 燃料 劳动力 市场 交通 政策 科技 农业基础 社会协作条件
3~5月 (占全 年%)
雄基 15.8
6~9月 (占全 年%)
70.5
10 ~11 月 (占全 年%)
11.0
12~2月 (占全 年%)
2.7
年均降 水量 (毫米 )
767.8
新义州
全州 西归浦
15.9
17.9 29.5
72.9
66.9 52.2
7.9
7.5 8.8
3.3
7.7 9.5
1050.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