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学》课程教案
1.成本会计的历史发展过程
六、本章教学方式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章主要阐述成本会计学的基础理论问题,因此,教学应采用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在讲授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可安排0.5学时课堂讨论
七、本章的主要参考书目
[1]贺南轩.成本会计学[M].第一章,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
二、成本的作用
1.成本是补偿生产耗费的尺度;2.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3.成本是制订产品价格的一项重要因素;4.成本是企业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
第二节 成本会计的对象
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内容。
可以把成本会计的对象概括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费用的支出,以及产品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的形成。
1.理解马克思关于商品成本价格的学说,明确商品成本的经济实质,明确实际成本中的成本开支范围与商品理论成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理解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的含义。
3.明确成本会计职能和成本会计任务之间的关系以及成本会计各职能之间、各任务之间的关系。
4.掌握成本会计作为一项重要的经营管理工作,其工作的组织和开展应遵循哪些主要原则;明确成本会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了解成本会计机构的设置和成本会计制度所包括的内容
三、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
1.商品成本的经济实质和作用;
2.成本会计的对象;
3.成本会计的任务;
4.成本会计的组织。
四、本章各节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 成本的经济实质和作用(1课时)
第二节成本会计的对象
第三节 成本会计的职能和任务(1课时)
第四节成本会计的组织
五、本章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
八、本章的思考题及习题
1.怎样理解成本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2.怎样理解成本的经济实质。
3.怎样开展成本会计工作
第二部分:每一授课单元教案的具体内容
第一授课单元教案的具体内容
一、本单元教学内容
第一节 成本的经济实质和作用
一、成本的经济实质
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
三、本单元师生活动设计
讨论:经济学的成本与会计学的成本的比较
四、本单元的讲授提纲、板书设计
一、成本的概念
1.理论成本
2.实际成本
二、成本的作用
三、成本会计的对象
四、成本会计的职能和任务
五、成本会计的组织
五、本单元的作业布置
1.怎样理解成本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2.怎样理解成本的经济实质。
3.怎样开展成本会计工作
第三节 成本会计的职能和任务
一、成本会计的职能
1.反映职能
反映职能是成本会计的首要职能。是从价值补偿的角度出发,反映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费用的支出,以及产品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的形成情况,为经营管理提供成本信息的功能。
2.监督职能
是指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通过控制、调节、指导和考核等监督各项生产经营耗费的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以达到预期的成本管理目标的功能。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
[2]翟文莹.成本会计学[M]. 第一章,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3]陈守文.成本会计学[M]. 第一章第一、二节,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4]徐政旦.成本会计[M]. 第一章,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5]易庭源.成本管理专题研究[M]. 第一讲,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7.
《成本会计学》课程教案
第一章 总论
第一部分:本章教案的具体内容
一、本章教学目的
本章阐述了成本会计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在理解成本的经济实质和作用的基础上,掌握成本会计的对象、职能和任务,以及成本会计工作组织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二、本章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二、成本会计的任务
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的基本任务和中心环节。
第四节 成本会计的组织
一、成本会计组织的原则
二、成本会计机构
包括集中工作方式和分散工作方式。
三、成本会计制度
主要包括成本会计核算制度。
二、本单元的教学方式(手段)
本章主要阐述成本会计学的基础理论问题,因此,教学应采用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在讲授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可安排0.5学时课堂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