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生比赛心得体会

学生比赛心得体会

学生比赛心得体会篇一:技能大赛心得体会我眼中的技能大赛黔西县中等职业学校张志梅一年一度的技能大赛又悄悄的落下了帷幕,对于老教师的我来说,已经连续参加了四次技能大赛,其中既有贵州省组织的,也有我们毕节市组织的,无论是那种竞赛,我都积极的组织学生参与。

因为:一、大赛让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还记得XX年第一次带队参加贵州省交通运输类技能大赛,那一年我没有取得优异成绩,但是我没有悲伤,没有气馁,因为我相信“失败是成功之母”,虽然我没有取得优异成绩,但是让我学到了以前很多有关技能大赛我所不知道的东西,比如说技能大赛各赛项的重点、难点和要求,同时也认识了很多兄弟学校的同行,也了解了各学校的现有教学情况,为我后来的技能大赛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紧接着的几年,我都带队参加了比赛,且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通过这几年的技能大赛,现在的我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技能大赛经验,无论辅导学生,还是带队参赛,我都胸有成竹。

二、大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良莠不齐,基础知识较为薄弱,这是普遍现象,但中职学生往往又具有勤于动手操作的行为特点。

职业技能大赛就是选拔具有一定动手操作能力的实用技能型人才,并使之脱颖而出的重要途径之一,它为勤于动手操作的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风采与才艺的平台,让那些因为学习成绩差而遭到偏见、一度陷入茫然的学生,找回了自信。

很多学生一听说要选拔人去参加技能大赛,都积极的举手,并悄悄的努力起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班级的学习氛围浓了。

此外,我发现,很多去参加了技能大赛的学生,毕业后在企业里表现都非常优秀。

三、大赛为老师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通过这几年的大赛,让我认识了很多兄弟学校的同行,大家都加入了qq群,平常在教学和工作中遇到的专业问题,大家都通过qq群进行交流和沟通,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分享,不但可以解除工作中的烦恼和忧愁,还相互学到了不少专业知识。

何乐而不为呢四、大赛使本专业添置了很多设备由于现在的技能大赛参赛队越来越多,比赛项目也越来越多,规程越来越复杂,对选手要求也越来越高。

且每年都有新的变化,对于参赛学校来说,如果不及时添置新的设备,恐怕连第一关选拔赛都过不了,更不要说去参加省赛和国赛,因此,各学校为了要在技能大赛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名度和声誉,以求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不得不加紧添置设备来适用技能大赛的需要。

当然,我校也不例外,对于我们专业老师和本专业部的学生来说,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情。

从此以后,大家上课就不用发愁了。

五、大赛让指导教师既有得失又有收获收获的是我上面所说的那些,当然,还有获奖的那一刻,忧愁的是几乎天天都要辅导学生,有时甚至饭都顾不上吃。

更不要说照顾家庭,弄得爱人责怪,孩子埋怨。

毕竟,每个指导教师都想自己能在技能大赛中出类拔萃,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

总之,技能大赛带给我的是有喜有忧,有笑有泪。

但是不管怎样,我还是会不择不扣、一如既往的去参加。

XX-04-12篇二:参赛心得体会“课内比教学”参赛心得城关中学陈艳为期两天的竹溪县第三届初中英语课内比教学大赛在城关中学圆满结束,感谢学校给我提供了一次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

通过参加这次活动,我受益匪浅,让我近距离地领略到每位教师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也使我真正懂得了什么是“同课异构”,相同的内容,每个教师教学风格及教学设计却截然不同,带来的教学效果也是不同的。

虽然这些优质课的水平不一,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下面就谈谈我的一点感受。

一、每位教师都有扎实的基本功及较高的课件制作水平这次比赛与以往不同的是,每个比赛选手在头一天抽取讲课顺序签,课前一个小时抽取讲课内容并完成备课及简单的课件制作。

这就给授课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短短的一个小时内既要构思怎样上好这节课,又要在没有络的情况下制作出简单的课件,完成简单的备课。

但从参赛者们的课堂环节来看,教学设计及多媒体课件不是华而不实,课件简单实用,课堂结构完整,教学设计实用,效果明显。

二、课前热身、导入形式多样每一位教师都非常注意课前与学生的沟通,或是唱歌,或是玩游戏,师生互动,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情绪,减轻了学习英语的枯燥感。

我抽取的是新目标七年级英语第七单元Section B的第二课时,我首先用一些自己制作的图片像苹果、香蕉、米饭、冰淇淋等复习前面的内容,Do you like apples Yes, I do ./No, I don’t..导入到本节课的话题你认为吃哪种食物是健康的即What do you think is healthy food这些逼真的图片一下子提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积极地参入到活动中来,敢于大胆的开口说,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三、教学观念新一是大多数的英语课都刻意采用多种形式创设情景和充分利用英语教学本身的真实情景进行教学。

课堂教学都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

二是大多数教师真正的把课堂还给了学生,,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而不是满堂灌死教知识。

三是教师都能营造师生间、生生间的民主互动关系。

整个课堂教学,教师都能以课本为载体,以课堂为平台,师生交流融洽,情感渗透充分,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活动设计巧妙。

四、教学模式各异在本次的教学过程中,各位教师都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模式,如先学后教,小组合作等。

最为突出的是天宝中学的“三疑三探”,先根据内容设疑,学生探究,实验中学的“四步八环”,城关中学的“四环八步”。

不论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参赛教师都能把学生放在主导地位,真正培养学生的能力。

五、课堂评价到位课堂上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除了教师自身的素质,新颖的教学手段之外,更重要是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作出公正合理的评价。

在本次大赛中,每位教师都注重了对学生及时的评价,有的采取小组加分制,有的采取夺红旗制,有的采取赠送小礼物等等,这些手段都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学习语言的积极性,所有的学生都能参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学习效果好。

六、我的反思这次我授课的内容是一篇阅读文章。

在教学设计中,我运用了“四环八步”的教学模式。

先用图片复习学生喜欢和不喜欢的食物,为什么喜欢它,由此情境呈现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即功能话题吃什么样的食物是健康的。

紧接着是自学探究,交流展示。

根据短文内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任务:(1)找出含有食物的单词,(2)根据课件上的要求找短语,(3)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学生展示之后,我把文中几个难理解的句子挑出来进行讲解并适当延伸。

最后是反思小结,当堂检测。

根据本节课的重难点我设计了几个题来检测课堂上学生掌握的情况,效果还可以。

整个课堂的环节和流程都是围绕着学习目标来完成的。

但是有一点不足是,作为一篇阅读文章,并没有真正达到阅读的目的,在让学生完成几个任务之前,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阅读这篇文章,从而了解文章的大意,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技巧。

通过这次自己赛课及听课,我也意识到了作为一个教师驾驽课堂的重要性,教师要注意创设情景的实用性。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怎样来处理我们的教材,怎样与学生交流,怎样控制课堂的节奏,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都是我们要认真思考的。

总之,这次赛课活动让我看到了一种新生的课堂: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以人为本,朴实率真”的课堂,课堂是学生的天地,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我们要让课堂成为充满学生智慧闪光的课堂。

篇三:参加基本功大赛心得体会大丰学习心得亭湖区南洋中学陈玉香有幸这次能有机会参加研讨活动,两天学习下来感触良多,也深深地意识到自己很多方面存在不足之处,21日上午,分别听了龙冈中学朱华老师的《信息交流》、盐城中学姚佳俊老师的《图像的加工》、阜宁中学朱锋老师的《IP地址及其管理》这三节课。

朱华老师的《信息交流》课,由中国的三次大地震导入了信息交流的重要性,利用现代信息交流工具,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恰当的方式进行交流,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教学手段科学、合理。

本节课朱老师利用BBS,在百度论坛上跟帖“如何在地震中逃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选用BBS存在了很多未知的教学困难,比如正好上课的时候,微机房的络非常慢,很多同学帖子发不上去,请学生演示,也是连页都打不开,好在学生回答的比较机智,使得整个课堂气氛轻松活跃起来。

我想如果朱老师不是选用百度,而是自制一个局域内部论坛、交流平台,让学生跟帖,是否能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

虽然前面有些小插曲,但是朱老师的课还是令我最欣赏、最感动的,她的那种亲和力、感染力,其中设计的话剧情境表演,三个学生的表演是活灵活现,声情并茂,神情专注,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我们望尘莫及的,现在能明白曹主任说的一句话了,不要责怪学生怎么怎么样,那只是因为你的课不足以吸引学生,即使再枯燥、理论性再强的课题,也能设计的生动起来。

其次是听了姚老师的《图像的加工》,利用几个美丽作品作为导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后剖析了一张明信片由几个元素组成,揭开了极限明信片的神秘感,从而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得学生都跃跃欲试了,上课流程以制作一副作品为主线,环环相扣,步骤紧凑,并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她并不是一步一步地指导学生该做什么操作,而是利用启发式的思想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比如,要把邮票变小,提出了要变换,可是变换在哪里呢?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探索,适当的时候再给出点帮助。

但是有一点,既是优点,也算是小缺点,姚老师设计的环节紧凑,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却是不足的,有点束缚了,我个人觉得,可以设计多个主题,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主题,这样可能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阜宁朱锋老师的课也是非常精彩的,她们的课题设计、课堂组织、与学生的互动,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22日曹老师的专题讲座《让教学有“力”,让课程有“度”》通过一个个典型的教学案例,告诉了我们不应该抱怨如今的尴尬状态,而是应该努力做好教师的本职工作,认真思考如何上好每一节课,成为一名优秀的信息技术教师,来提升自己的地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