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导
报告称全球10大空气污染城市7个在中国
由亚行与众多专家完成的《中国环境分析》报告昨日发布,数据显示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全国500个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世卫组织推荐标准的不足5个。
无节制的发展将会怎样?我们真的要像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那样,造成了惨痛的教训才会亡羊补牢?我们应该怎么做?国外的环保用了30-50年,我们呢?重要的不是用多少年,而是将会从什么时候开始环保?
“十二五”中国环境保护面临四大挑战
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压力继续加大。
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各国利益博弈的焦点。
随着中国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排放量居世界前列,将承受更多国际压力。
《第一财经日报》:我们注意到,近来国际上要求我国加强环境保护的呼声很高。
你能否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杨朝飞:我国环境资源问题所面临的国际压力持续多年,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环境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污染物总量大,影响全球环境;与周边国家环境摩擦上升;资源需求增长,影响世界资源供给;环境问题已成为对外贸易制约因素。
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是1952年12月5日-9日发生在伦敦的一次严重大气污染事件。
这次事件造成多达12000人因为空气污染而丧生,并推动了英国环境保护立法的进程。
1952年12月5日开始,逆温层笼罩伦敦,城市处于高气压中心位置,垂直和水平的空气流动均停止,连续数日空气寂静无风。
当时伦敦冬季多使用燃煤采暖,市区内还分布有许多以煤为主要能源的火力发电站。
由于逆温层的作用,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尘等气体与污染物在城市上空蓄积,引发了连续数日的大雾天气。
未来二氧化碳或成“黄金”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因此被看作是最具潜力的减排市场。
2008年8月5日,中国首家环境权益交易机构“北京环境交易所”在北京金融大街正式挂牌。
2012年3月28日,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启动,这是自2011年10月国家发改委确定北京等七省市开展碳交易试点以来推出的首个碳交易电子平台系统。
“现在我们治理污染、管理碳排放,主要靠法律手段、行政手段,而…碳交易‟是希望通过市场手段管理碳排放问题。
也就是把环境要素换算成钱,用的多得掏钱,用的少能挣钱。
”
当“碳交易”的体系搭建完成,那些耗能巨大的企业,会遇到碳排放指标不够用的问题,他们就会到“碳交易”市场里去购买碳排放指标。
而那些耗能少的企业,就可以把多余的碳排放指标,拿出来到市场里交易。
当二氧化碳通过市场定价,成为“股票”和“期货”,普通人也可以去买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