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技能高考模拟试题(四)

2018技能高考模拟试题(四)

2018技能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四)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
..的一组是
A.憎.(zèng)恶地壳.(qiào) 险隘.(ài) 儒.(rú)家
B.谄.(chán)媚血泊.(pō) 接洽.(qià)遵循.(xún)
C.模.(mó)样包扎(zhā) 荼.(tú)毒给.(jǐ)予
D.牛犊.(dú) 悭吝.(lìn) 禅.(shàn)让尴尬.(gà)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
..错别字的一组是
A.诀别褊袒杜撰寒暄
B.憋气煦暖端祥慰藉
C.执拗抱负禁锢矜持
D.消毁气馁赊账安详
3.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
...的一组是
①这本书主要介绍了本世纪的一些科研成果,有不少属于尖端科学。

②厂部决定一批退休工人。

③我决定,我不能升学,不停止学习。

A.期间启用只要/就
B.其间起用即使/也
C.其间启用即使/也
D.期间起用只要/就
4.下列各项中,没有
..语病的一项是
A.目前世界上有两种时间计量系统:一种是基于地球自转而得出的“世界时”,一种是基于原子振荡周期而确定的“原子时”。

B.我们访问了北山国营农场,慰问了烈士家属,并到烈士陵园举行了献花。

C.在异国的赛场上,在万众瞩目的时刻,当看到国旗升起、国歌响起的时候,他激动得流下了热泪,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D.当来到这个地方的时候,我们才发现他们需要的并不仅仅是帐篷、饮用水、粮食和生活用品,他们还需要精神的抚慰。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
..的一项是
A.“唱得真好!”一个声音响起,“谢谢,你让我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夜晚。


B.“阳光体育活动计划”,目标就是“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C.西湖之美在于精致而大气,她宛如江南女子尽显柔美情怀;又像热血男儿袒露宽阔胸怀。

D.老师最终还是没有告诉我们应该站在哪儿?什么时候到那儿?
6.下列各项没有运用比拟
..的一项是
A.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B.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C.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D.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7.下面文学、文体常识表述正确
..的一项是
A.老舍的«雷雨»是一部惊心动魄的悲剧,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正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现实。

B.律诗又称为格律诗,一共八句。

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如一韵到底,颔联、颈联要求对仗等。

C.普希金,16世纪俄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等。

D.《呐喊》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收录了他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14篇小说,其中最著名的有《药》《故乡》《孔乙己》《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

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完成8—10题。

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

富人惟一子,不肖,斥逐之。

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

孝基与治后事如礼。

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谓曰:“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食,甚幸!”孝基使灌园。

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复谓曰:“汝能管库乎?”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甚幸也。

”孝基使管库。

其子颇驯谨,无他过。

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8.对下列语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不肖.,斥逐之肖:像,相似
B.富人病且.死且:快要
C.孝基与治.后事如礼治:办理
D.孝基怪.之怪:奇怪
9.与例句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的一项是
例:尽以.家财付孝基
A.以.勇气闻于诸侯
B.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C.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D.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10.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与例句相同
..的一项是
例:其子丐.于途
A.则应节而舞,益奇.之
B.舍.相如广成传舍
C.日将暮,取儿藁.葬
D.六王毕,四海一.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30分)
11.请将第一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12.把下列句子改成变式句。

(4分)
我们用图画,用文字,用语言召唤春天;我们用双手,用汗水,用心田迎接春天。

13.用自己的话生动地描绘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情景。

14.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6分)
寒夜
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①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②有梅花便不同。

[注释]①竹炉:指用竹篾套子套着的火炉。

②才:仅。

(1)请展开合理想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的情景。

(3分)
(2)试从“梅花”这个意象來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看树
高林瑜
在乡村学校,十多年了,我总喜欢看树。

在四季的轮回中,树像这幽静的树庄,呈现着它自己的色彩。

面对一棵树,我所追寻的只是树与天空构成的一种最纯朴的风景,然而这一切给人的感受,却像心灵散发的一阵阵光芒。

在春天的田野,我曾看过一棵树。

那是一个已被水珠打湿的傍晚,我轻轻地抚摸着一棵技干像盘龙一样的榕树,它的庞大的树身盖住了一大片庄稼。

和煦的风从耳边掠过,心霎时像一泓明静的潮水,一向被忙碌躁乱的日子在心中渐渐沉静了下来。

这时,风是最美的问候,把那些曾在往事中褶皱的情感抚摸得平展展的,似乎把人的每一缕思绪都变得那么纯粹而葱茏了。

从此,每当春天,我的心就成了温柔的绿色。

在夏天的山道上,我推着满装学生课本的三轮车,看过树。

阳光火一般灿烂,山道上是一棵棵苦楝树。

它们尽力伸着腰肢,向我展示着一种青春的动感与奔放,碧绿的叶子润润地生长着。

那树阴给我的心遮上了一把清凉的伞。

于是,我用歌声开始装点这长长的山路,用昂扬的心情,把不经意间掉进心里的那一点点孤独赶走。

这时,最好掬一捧山道旁清澈的泉水,让那一阵阵清凉去廓清那迷茫的视野。

然后再摘几片大大的叶子,把阳光全装在心里。

在秋天的乡村,我带着学生们看过树。

我对他们说,秋天的每一棵树,都负载着一颗成热的心灵。

一棵树也许滋润不了万物,但它能够滋润自己的每一片叶子,养熟自己的每一个果子。

他们脸上荡满欢笑,如一个个红透的果。

然后他们一个个把心贴紧树,紧紧地去拥抱那些树。

这时我突然觉得,对于他们,面对一棵树,竟是一种美的完善。

在老家冬天的高原上,我曾和父亲赶路,我看过树。

那是一排白杨,它们和我们一样,在朔风中感受一种寒冷。

它们是钻天杨,很高大,但脚下却牢牢地抓住一方泥土,头顶一片苍天,在风与雪中挺直着躯干,就像一杆杆坚强的旗帜。

我知道,这是一种与脆弱无关的美丽。

那一刻,我们只是和树一样在凛冽的冰雪中遥望自己的远方。

那是一排挂满冰霜的树,然而它们却至今虔诚地站着,在我记忆的春天。

我喜欢看树,也爱思索树。

人的一生就像一条长路,许多人走不到向往的尽头,而树的一生像一片叶子,竟能把一生几乎完美地走完,直到将每一片叶子都染成金黄。

我不曾想这是为什么,但我明白,树的四季都在承受烈日和风雨,它坦然地以一种坚毅面
对一树同样的叶子。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哲人的话:“永远不要哀叹,像树叶一样用一生绿着,最后成熟一个金色的梦。

”这是关于一片叶子的名言。

我想,这也是关于每一棵树的名言。

很多时候,我不管谁怎么说,我总渴望像树一样活着,坦然地正视自己的一生。

15.请你用自己的话表述作者在四季看树时内心受到的影响和启迪。

春天看树:
夏天看树:
秋天看树:
冬天看树:
16.你怎样理解“我总渴望像树-样活着,坦然地正视自己的一生”这话在全文中的含义?
17.下列对本文的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通过描述树的特征表达对人生的感悟。

B.本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方法,其中“树的一生像一片叶子,竟能把一生几乎完美地走完”一句用了比喻和比拟的方法。

C.“我喜欢看树,也爱思索树”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由前面写树转到后面写人。

D.文中提到树“能够滋润自己的每一片叶子”“直到将每一片叶子都染成金黄”,委婉地传达出一位乡村教师对学生深沉的爱。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30分)
18.阅读下面的名句格言,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450字的议论文。

①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②不好看的石头,往往大有用处。

③恶的外形常常是善。

④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

——莎士比亚
⑤我们必须学会全面地看问题,不但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

——毛泽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