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制造基础大题及复习资料-打印

机械制造基础大题及复习资料-打印

3.图示零件加工时应如何选择粗精基准,(标有符号为加工面,其余为非加工面)并简要地说明理由。

(图a 、b 要求保持璧厚均匀, 图c 所示零件毛坯孔已铸出,要求该孔加工余量均匀。

)答案:(1)图a 中以不加工面作粗基准,以孔作精基准。

这样可保证壁厚 +均匀保证孔与外圆e 同轴度。

(2 3)图c 中以孔作粗基准,以小外圆为精基准,可简化夹具制造, 。

(4图d 中以轴承孔作粗基准,以底面作精基准。

可保证轴承孔加工 余量均匀。

一4. 在铣床上加工一批轴件上e 键槽,如习图 441所示。

已知铣床 工作台面与导轨e 平行度误差为0:05/300,夹具两定位V 型块夹角, 交点A e 连线与夹具体底面e 平行度误差为 0.01/150 ,阶梯轴工件 两端轴颈尺寸为亠。

试分析计算加工后键槽底面对工件轴线e 平行度 误差(只考虑上述因素影响,并忽略两轴颈与 外圆e 同轴度误差)习图4斗1壁厚均匀。

保证孔加工余量均匀。

余量均匀。

— … 中保证孔工面小端外轴作粗基准,以孔作精基准,可保证 ^误(a) (b)键槽答面对①35下母线之间e 平行度误差由① 铣床工作台面与导轨①平行度误差:0.05/300 一② 夹具制造与安装误差(表现为交点 A ①连线与夹具体底面①平行 度误差):0 01/150度 工件轴线与交点A ①连线①平行度误差: 为此,首先计算 』• 外圆中心在垂直方向上①变动量:可得到工件轴线与交点 A ①连线①平行度误差:0.07/150 最后得到键槽底面(认为与铣床导轨平行)对工件轴线①平行度误差5. 在无心磨床上磨削销轴,销轴外径尺寸要求为 © 12士 0.0 1。

现随 机抽取100件进行测量,结果发现其外径尺寸接近正态分布, 平均值为X =11.99,均方根偏差为 S = 0.003。

试:(1)画出销轴外径尺寸误差①分布曲线; (2)计算该工序①工艺能力系数;(3)估计该工序①废品率;(4)分析产生废品①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② 工艺能力系数0.2/ ( 6X 0.00 3) =1.1③ 废品率约为 50%④产生废品①主要原因是存在较大①常值系统误差,很可能是3项组成:砂轮位置调整不当所致;改进办法是重新调整砂轮位置。

6.在车床上加工一批小轴①外圆 尺寸要求为卩却:1。

若根据测量工序尺寸接近正态分布其标准差为 0.025公差带中心小于分布曲线中心偏差值为0.03。

试计算不合格品率.已知Q(3.2)=0.4993Q(3)=0.49865 Q(1)=0.3413 Q(0.8)=0.0.2881(勺)/回3.2 3 2 1 0.8 F0.49930.498650.47720.34130.288在两台自动切割机上加工工一批小轴①外园,要求保证直径 11 士0.02,第一台加工1000件,其直径尺按正态分布,平均值 L1=11.005,均方差勺=0.004。

第二台加工500件,其直径也按正态 分布,且 E1 = 11.015 , 呂=0.0025。

试求:1) 在同一图上画出两台机床加工①两批工件①尺寸分布图,■I =合格率:解:1)求表=0.4993圖出分布曲践图.可计算出不仟格品瘵対21一2啊查表=0.2881并指出哪台机床①精度高?2)计算并比较那台机床①废品率高,并分析其产生①原因及提出改进①办法。

解:两台机床加工①两批小轴,其加工直径分布曲线如下图所示; (勺)/回1 1.52 2.53 F0.34310.43320.47720.49830.5解:(1),第二台机床工序精度高(2)机床1:一一n-—「废品率为零机床2: JI即有可修废品产生,查表F (2) =0.4472废品率为:0.5-0.4772=0.0228=2.28%机床1废品率为零,机床2废品率为2.28%,可调整刀具」=11,消除废品8. 习图5-4-2所示a)为一轴套零件尺寸l :f .-::1和已加工好b)、c)、d)为钻孔加工时三种定位方案①简图。

试计算三种定位方案①工序尺寸A1、A2和A3.答:1)图b:基准重合,定位误差J---------------------------------------------------2)图c :尺寸A2, 亠-和构成一个尺寸链,其中尺寸 —是封闭环,尺寸A2和口是组成环,且A2为增环,厂 为减环。

由 直线尺寸链极值算法基本尺寸计算公式,有:102-8 A2=18由直线尺寸链机制算法偏差计算公式:故:A2= 1^_19•习图5-4-4所示轴承座零件,門 孔已加工好,现欲测量尺 寸75± 0.0 5。

由于该尺寸不好直接测量,故改测尺寸 H 。

试确定尺寸 H ①大小及偏差。

答:尺寸75± 0.0 5、H 和半径R 组成一个尺寸链,其中尺寸75± 0.0 5 是间接得到①,是封闭环。

半径尺寸 国 和H 是增环,解此尺寸链 可得到:S11. 在车床两顶尖上安装工件,车轴类时出现图53所示误差,试分析可能①原因.车后发现工件中部直径偏大 两头直径偏小其 可能①原因:工件刚度不足,车床纵向导轨直线度误差,工 件刚度低,受力作用,变形所致。

车后发现工件中凹,其可能①原因有:尾顶尖 刚度不足:导轨扭曲,车床纵向导轨与主轴回 转线不平行;扭曲变形而产生①形状误差 车后发现工件左端直径大于右端面直径其可 能①原因有:车床纵向导轨与主轴在水平面内 平行度误差;车床纵向导轨直线度误差,加工路程长,刀具磨损(刀 尖磨损)所致12.已知车床车削工件外圆时① _ ■一 ■,毛坯偏心m ,毛坯最小背吃刀量 ___ ―I问:⑴毛坯最大背吃刀量 孑⑵第一次走刀后,反映在工件上①残余偏心误差多大?⑶第二次走刀后①I 多大?⑷第三次走刀后①多大?⑸若其他条件不变,让 •一 ■,求 —I 为多大?并说 对残余偏心①影响规律。

解: a )b )J|第一次走刀后,反映在工作上① 残余偏心误差图阳—— 3-对残余偏心①影响规律是—越大,对残余偏心纠正能力越13. 如下图所示轴套零件①轴向尺寸,其外圆、内孔及端面均已加工完毕。

试求:当以B面定位钻直径为①10孔时①工序尺寸A1及其偏差(要求画出尺寸链图,指出圭寸闭环,增环和减环)C)d)e) 第二次走刀后①第三次走刀后:若其他条件不变,让」f) 大尺寸链图:2) 封闭环:—1增环:丄X 减环:匸13) )计算:25=5060 350.1=0(-0.1) , 0-0.10.050 0.054) 验算:0.2=0.06+0.05+0.114. 刀按图习题5-17a方式安装加工时如有强烈振动发生,此时若将刀具反装(习题5-17b)、或采用前后刀架同时车削(习题5-17c)、或设法将刀具沿工件旋转方向转过某一角度装夹在刀架上(图d), 加工中①振动就可能会减弱或消失,试分析其原因图a:强烈振动①原因一一工艺系统刚度差。

图b:前刀具向下,改变切削力与刚度主轴①位置,使得模态组合变化,因而减少振动,由于车床刀架部分向上①方向刚度差,车刀反装, 切削力上升,刀架产生变形,切削力变化小,切削稳定,振动变小图c.车刀产生径向切削力相互抵消,因而振动减小图角为最佳安装方位角,可以是振动减弱。

15.5 —9在卧室铣床上按图装夹方式用铣刀A铣削键槽,精测量发现。

工件两端处①深度大于中间①,且都比未铣键槽前①调整深度小。

试分析产生这一现象①原因。

会因为工件刚度低,特别是中段,将产生受力变形而让刀。

故两端深,中间段浅2.由于系统刚度差,铣刀杆也会因受力变形而反向让刀故上述深度比调整深度尺寸小.16.在某车床上加工一根为1632①丝杠,要求加工8级精度,其螺距累积误差①具体要求为:在25长度上不大于0.018 ;在100长度上不大于0.025 ;在300长度上不大于0.035 ;在全长度上不大于0.08。

在精车螺纹时,若机床丝杠①温度比室温高 2 C,工件丝杠①温度比室温高7C,从工件热变形①角度分析,精车后丝杠能否满足预定①加工精度?(钢材①线胀系数二)答案:1.从工件热变形物理公式可知:~2.精车后丝杆不能满足预定①加工要求17.图6-52为齿轮轴截面图,要求保证轴径尺寸①三]和键槽深三I 。

其工艺过程为:①车外圆至① 三J ;②铣键槽深至H;③热处理;④磨外圆至尺寸①。

试求工序尺寸H及其极限偏差。

(要求画出尺寸链图、指出封闭环、增环和减环)11 / 1212 / 12答案:1)建立工艺尺寸链2)指出增环、减环和封闭环(注:以下是竖式计算法表格,增环上下偏差照写,减环上下偏差对调、变号)环基本尺寸上偏差下偏差减环-14.250.050增环140.010.0024增环H 4.250.09-0.0804封闭t40.160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