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南省邵东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学考)试题

湖南省邵东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学考)试题

湖南省邵东县第一中学【最新】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学考)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以下是一些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加油站应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是( ) A . B . C .D .2.下列行为中,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 .节日期间,在任意场所燃放烟花爆竹B .实验时,将水倒入浓硫酸配置稀硫酸C .煤矿矿井,必须通风,严禁烟火D .用点燃的火柴在液化气钢瓶口检验是否漏气3.下列各组混合物,可用结晶的方法分离的是( )A .酒精和水的混合物B .汽油和植物油的混合物C .四氯化碳和水D .食盐和硝酸钾的混合物4.从1 L 2 mol/L 的H 2SO 4溶液中取出0.5 L ,有关这0.5 L 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物质的量浓度变为1.0 mol/LB .H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C .含溶质H 2SO 4 196 gD .SO 2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 5.下列有关1molH 2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A .质量为2gB .含氢原子数为N AC .含氢分子数为N AD .标准状况下体积约为22.4L 6.下列粒子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A .2 mol H 2OB .1 mol H 3PO 4中的原子C .含10N A 个电子的NH 4+的物质的量D .6.02×1023个Na 2CO 3中Na +的物质的量 7.下列化合物中,属于酸的是( )A .H 2OB .H 2SO 4C .KOHD .KNO 3 8.下列事实(或现象)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A .在豆浆里加入石膏水(溶质是CaSO 4)制作豆腐B .在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C .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束光亮的通路D .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9.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 .稀硫酸B .氢氧化钾C .乙醇D .银10.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 .稀盐酸滴入硝酸银溶液中:Ag ++Cl -=AgCl↓B .稀硝酸滴在碳酸钙上:CO 32-+2H +=CO 2↑+H 2OC .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 +2H +=Cu 2++H 2↑D .氯气通入氯化亚铁溶液中:Fe 2++Cl 2=Fe 3++2Cl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B .化合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C .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D .复分解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12.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下列反应的是( )A .Cl 2Cl - B .H +H 2C .MnO 4-Mn 2+D .Zn Zn 2+13.煤气化时的主要反应为C(s)+H 2O(g)CO(g)+H 2(g)。

关于该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A .C 的化合价升高B .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 .属于置换反应D .H 2O 作还原剂二、填空题 14.(1)现有三组混合物:①汽油和水;②碘和四氯化碳;③硫酸钡和稀硫酸。

分离以上各混合物的正确方法依次是____、_____、______。

(2)483 g Na 2SO 4·10H 2O 所含的Na +的物质的量是_____,所含H 2O 分子的数目约为__________个(用数字表示)。

15.(1)有下列离子:K +、Na +、24SO -、2-3CO 、4NH +、Mg 2+、Cl -、Cu 2+。

①在某无色溶液中肯定不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

②在某酸性溶液中肯定不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

③在某碱性溶液中肯定不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

(2)亚硝酸钠(NaNO 2)外观酷似食盐,但它是一种有毒的物质。

误食亚硝酸钠会使人体血液中的Fe 2+转化为Fe 3+而引起中毒,服用维生素C 可使Fe 3+转化为Fe 2+,从而达到解毒的目的。

转化过程可表示为:3①NaNO 2+3+维生②素C Fe Fe 。

转化1中,氧化剂是_____,转化2中,Fe 3+作_____剂,维生素C 表现_____性。

三、实验题16.实验室需配制100mL2.00mol/L NaCl 溶液。

请你参与实验过程,并完成实验报告(在横线上填写适当内容)参考答案1.A【详解】汽油具有可燃性,属于易燃液体,故应贴上易燃液体的危险化学品标志,故答案为A。

2.C【解析】分析:A.烟花爆竹属于易燃易爆品,在任意场所燃放烟花爆竹,易发生火灾;B.稀释浓硫酸,应防止酸液飞溅;C.煤矿矿井含有甲烷,应防止爆炸;D.液化气属于易燃气体,易发生火灾或爆炸。

详解:A.在任意场所燃放烟花爆竹,易发生火灾,应避免在建筑物、易燃物的地方燃放,故A错误;B.稀释浓硫酸,应防止酸液飞溅,可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B错误;C.煤矿矿井含有甲烷,应防止爆炸,应注意通风,以降低浓度,故C正确;D.用点燃的火柴在液化气钢瓶口检验是否漏气,易发生火灾或爆炸,故D 错误;故选C。

3.D【分析】结晶方法分为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两种,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可溶性物质,降温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可溶性物质,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A. 分离水和酒精,可利用水和酒精沸点的不同,采用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故A选项错误。

B. 汽油和植物油均为液体,均难溶于水,不能用结晶的方法分离,故B选项错误。

C. 四氯化碳和水不互溶,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C选项错误;D. KNO3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氯化钠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可采取加热水溶解配成饱和溶液、冷却热饱和溶液使KNO3先结晶出来的方法,故D选项正确;故选:D。

4.D【分析】从1 L 2 mol/L的H2SO4溶液中取出0.5 L,其物质的量浓度不发生变化;【详解】A. H 2SO 4物质的量浓度变为2.0 mol/L ,A 错误;B. H 2SO 4为二元强酸,H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4 mol/L ,B 错误;C. H 2SO 4物质的量为2.0 mol/L×0.5 L=1mol ,含溶质H 2SO 4 98 g ,C 错误;D. SO 24-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于H 2SO 4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 ,D 正确;答案选D 。

5.B【详解】A .H 2相对分子质量是2,所以1mol H 2的质量是2g ,A 正确;B .1molH 2中含有2molH ,所以含氢原子的数目为2N A ,B 错误;C . 1mol H 2中含氢分子的数目为N A ,C 正确;D .在标准状况下,1mol 氢气的体积约为22.4L ,D 正确。

故选B 。

6.B【详解】2 mol H 2O ;1 mol H 3PO 4中的原子的物质的量为8mol ;1个NH 4+含有10个电子,含10N A个电子的NH 4+的物质的量为1mol ;6.02×1023个Na 2CO 3即物质的量为23231A 6.0210n===1mol 6.0210molN N -⨯⨯,则Na +的物质的量为2mol ,因此含粒子物质的量最多的是1 mol H 3PO 4中的原子的物质的量,故B 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B 。

7.B【详解】A. H 2O 属于氧化物,不是酸,故A 不符合;B. H 2SO 4 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属于酸,故B 符合;C. KOH 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钾离子,不属于酸,故C 不符合;D. KNO 3是硝酸根和钾离子构成的盐,故D 不符合;故选B 。

8.D【详解】A.在豆浆里加入石膏水(溶质是CaSO4)制作豆腐,利用胶体聚沉性质,故A不符合题意;B.河流中的水含有泥沙胶粒,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钙等电解质,二者相遇是可以发生胶体凝聚,就形成三角洲,故B不符合题意;C.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束光亮的通路,这是胶体的丁达尔效应,故C不符合题意;D.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这是生成沉淀,发生复分解反应,与胶体性质无关,故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D。

9.B【分析】在水溶液里或融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无论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都必须是化合物,据此分析。

【详解】A. 稀硫酸是混合物,不是化合物,所以不是电解质,故A错误;B. 氢氧化钾是化合物,氢氧化钾在熔融状态下或在水中自身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则氢氧化钾是电解质,故B正确;C. 乙醇是化合物,在水中存在乙醇分子,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故不能导电,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D. 银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故选B。

10.A【详解】A.稀盐酸滴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反应的离子反应为Ag++Cl-=AgCl↓,故A正确;B.碳酸钙不溶于水,稀硝酸滴在碳酸钙上的离子反应为CaCO3+2H+=Ca2++CO2↑+H2O,故B错误;C.Cu与稀硫酸不反应,故C错误;D.方程式未配平,氯气通入氯化亚铁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为2Fe2++Cl2=2Fe3++2Cl-,故D错误;故选A。

本题的易错点为C,要注意反应原理是否正确。

11.B【详解】A.分解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是氧化还原反应,例如高锰酸钾分解产生氧气,分解反应中元素化合价不发生变化的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例如碳酸分解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 正确;B. 只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化合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C. 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由于有单质参加和生成,故有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D. 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化合价不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答案选B。

12.D【分析】氧化剂是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还原剂是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说明所选应是化合价升高,据此分析;【详解】A、Cl的化合价由0价→-1价,化合价降低,需要加入还原剂,故A不符合题意;B、H的化合价由+1价→0价,化合价降低,需要加入还原剂,故B不符合题意;C、Mn的价态由+7价→+2价,化合价降低,需要加入还原剂,故C不符合题意;D、Zn的化合价由0价→+2价,化合价升高,需要加入氧化剂,故C符合题意;答案选D。

13.D【详解】A. C的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碳为还原剂,故A正确;B. 碳升高、氢降低,有化合价升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正确;C. 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学物,属于置换反应,故C正确;D. H2O中H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故D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