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素质评价卷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素质评价卷

统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阶段性测评卷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共16分)1.有的同学在餐厅排队打饭的时候,为了节约时间总想插队,直接站在队伍的前面。

你认为这些同学的做法(D)A.是正确的,因为这是为了自己利益的需要B.是错误的,因为在公共生活中只能牺牲个人需要C.是正确的,因为只要别人没意见就可以D.是错误的,因为在公共生活中要自觉遵守社会规则2.在生活中有许多规定,如“不准带手机进考场”、“严禁酒后驾车”、“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车”等。

每个公民都必须遵守这些规定,因为(B)A.人们的行为都是不自觉的B.良好的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证C.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D.不守规则必受法律制裁3.漫画《只招公务员子女》中学校的做法(A)A.没有做到平等待人B.是激烈竞争的结果A.宽以待人,学会欣赏他人B.我行我素,一切顺其自然C.平等待人,尊重他人D.学会换位思考,体谅对方的感受11.2019年8月6日至21日,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期间澳大利亚游泳运动员霍顿对中国游泳运动员孙杨进行了人身攻击。

对于霍顿的傲慢无礼,孙杨并不放在心上,他坦荡地说:“每一位能够来到奥运会的选手都应该得到尊重。

”孙杨的言行赢得了一致好评。

这告诉我们(ABD)A. 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B. 文明有礼会使人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尊重与认可C. 要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学会欣赏他人D.要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平等待人12.2019年国庆假日将至,国家××局9月30日发布了假日旅游指南,提示广大游客注意出行文明,倡导文明旅游,合理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国家重视旅游文明,是因为(BCD) A.文明素质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B.文明有礼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C.文明素质关系我们自身的形象D.文明有礼关系到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13.马某被人雇佣从事驾驶挖掘机的工作,因迟迟没有拿到工钱,于是向挖掘机的发动机机箱和柴油箱内倒了两袋红糖,导致该挖掘机受损,被法院判决赔偿被害人损失6万元。

这说明(ABD)A.任何违法行为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B.生活在法治社会,应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纪守法C.是不讲原则的宽容D.没有讲究交往的艺术漫画《只招公务员子女》C.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4.以礼待人是一种美德。

下列有关文明礼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A.文明礼貌是人立身处世的前提B.文明礼貌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C.是否礼貌待人不会影响人际关系D.文明有礼是与人友好交往的必备素养5.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

2019年10月13日,记者从中国法学会了解到,目前我国的社会信用立法已纳入立法规划。

加强信用立法是因为(B)A.信用立法能从根本上杜绝失信行为B.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C.只要讲信用,国家必定兴旺发达D.信用立法能确保人人都诚实守信6.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维护秩序靠规则。

下列规则没有强制性措施的是(D)A.纪律B.法律C.法规D.道德7.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A.凡是违反法律的行为都是犯罪行为B.刑罚是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C.凡是犯罪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 D.无论是一般违法行为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8.散播限制新车牌照谣言的某汽车销售员,被拘留十天;因质量问题遭顾客起诉的某装修公司,被责令赔偿损失。

他们的行为分别属于(C)A.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B.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C.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D.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共21分)9.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汽车数量日益增多。

一些司机在机动车道上违法停车、超车、变道等,经常引发堵车、交通事故。

由此可见(AB)A.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B.人们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C.交通秩序混乱无法管理 D.遵守规则,只有依靠自律10.小海勤奋好学,但个性很强,爱耍小性子,与同学相处斤斤计较,总是不肯“吃亏”,说话做事也不顾及别人的感受。

所以。

没有几个同学愿意与他交往,更没有知心朋友。

为此,小海内心很苦恼。

为了帮助小海走出苦恼,你给他的建议是(ACD)D.合法权益受不法侵害时,正确的方法是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14.16岁的初中生王某,原本学习认真,但自迷上网络后,一天不上网就浑身不自在,经常逃课上网。

为了上网,他多次偷父母和同学的钱。

后因拦路抢劫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2年。

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BD)A.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远离网络B.预防违法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C.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D.要自觉抵制不良诱惑,避免沾染不良习气15.中学生小彬放学途经一书摊时,老板热情地向他推荐读物并强行要求购买,小彬一看是淫秽读物就乘老板不注意时迅速逃走了。

回到家的小彬再三思考后向有关部门拨打了电话,很快书摊被依法查封。

这启示我们(ABCD)A.既要学会自我保护,又要积极与违法犯罪作斗争B.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C.面对违法犯罪,不仅要勇于斗争,而且要善于斗争D.书摊老板的做法违反法律规定,应该受到法律制裁三、简要问答题(紧扣题意,条理清楚。

第16、17小题各6分,共12分)16.材料:在上饶市广丰区沙田镇坞垄村,人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场景:一位83岁的耄耋老人,拉着一辆人力平板车,风雨无阻,行走在周边乡村……这位老人叫陈德柱。

“死前我一定要还清自己经手的债务!”为了这么一句质朴却沉重的诺言,他收废纸、捡破烂二十多年,只为还清自己经手的债务。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简简单单八个字,大写在夫妻俩二十多年的漫漫还债路上,一个普通的耄耋老人身体力行铸就诚信,感人的事迹已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

“耄耋老人身体力行铸就诚信”的事迹带给你怎样的人生启迪?(6分)①诚实守信,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③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社会成员之间以诚相待、以信为本,能够增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

④我们要树立诚信意识。

做到真诚待人,信守承诺,勇于认错,主动担责。

17.某县未满18周岁的学生阿斌等三人,因父母工作忙,疏于管教,平时在校不认真学习,常与社会上的闲散青年交往,沉迷网络游戏。

为了获得上网的费用,他们在某茶庄附近多次对路过行人持刀抢劫。

该县人民法院依法分别判处三人有期徒刑二年三个月,缓刑三年,并处罚金2019元。

(1)阿斌等三人的持刀抢劫行为属于哪一种性质的行为?请结合材料写出你的判断理由。

(3分)属于犯罪行为(严重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因为阿斌等人多次持刀抢劫的行为符合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

(2)为避免类似案件的发生,请你向同龄人提出合理的建议。

(3分)①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③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④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四、分析评论题(请你结合以下时政材料,自拟题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多角度评论。

9分)18.吸烟有害健康,而“二手烟”的危害更大。

因此,我国从国务院到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人民政府都有相关规定,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可现实中,我们却经常遭遇漫画《想吸就吸》的“困境”。

刚考入大学的李华也遭遇到这样的困境。

原来,李华乘列车到天津旅游,可乘车时车厢内浓浓的烟味却让她难受异常。

她发现乘客是在车厢连接处的吸烟区抽烟,但李华查看发现,列车是全车禁烟,到处都有“禁烟”警示牌。

可是,却无人劝阻抽烟行为,甚至还有列车工作人员也在列车上吸烟。

为此,李华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审理后判决哈尔滨铁路局赔偿其购票款102.5元,取消有关站台及该趟列车内的吸烟区、拆除烟具,并禁止在上述区域吸烟,同时赔偿精神损失费人民币1元。

(1)拟题:运用所学知识,自拟一个体现材料主要内容的题目。

(3分)你我遵章守法共创无烟环境健康无价依法控烟依法维权益拒绝“二手烟”(2)评论:从不同的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评论。

(每一角度2分,共6分)①从自由与规则的角度: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的,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我们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②从遵章守法的角度: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

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③从依法维权的角度: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我们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通过诉讼手段维护合法权益。

④从尊重他人的角度: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在公共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要换位思考,体会他人感受,不在公共场合吸烟。

五、探究实践题(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与实践。

12分)19.某班召开了一次以“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护能力”为主题的班会,通过对案例的剖析,对学生进行法治安全教育。

【惊险一刻】初中生小明、小亮正骑着自行车一同行进在上学的路上。

突然,一辆轿车飞弛而过,将小明碰倒在地。

轿车司机下车后发现被碰倒的是一名学生,转头看看左右无人,便想驾车逃走。

(1)面对此这种情形,你认为同学小亮应该如何机智灵活地去做?(4分)①记住肇事车辆的车辆号码。

②记住肇事司机的去向。

③请路上帮忙拨打“120”急救电话以及拨打“122”报警。

【知法用法】司机驾车逃走后,本想自认霉的小明听从小亮的建议报了警。

没多久,小明就被120 急救车送进了医院。

经诊断,碰撞造成小明小臂骨折。

交警根据小亮提供的线索,很快通过监控视频,找到了肇事司机。

肇事司机私下找到小明的家人,提出和解。

小明的家人同意由交警调节,双方协商解决。

但在赔偿金额方面双方产生分歧,小明及家人在律师的帮助下,将肇事司机告到法院。

最终,法院审理查明司机明知撞伤他人仍驾车逃离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罪,依法判决肇事司机有期徒刑1年,并赔偿小明各种费用共计2万余元。

(2)小明及家人运用了哪些法律手段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4分)①与侵权者协商;②请求有关部门调解;③寻求法律服务机构的帮助;④向人民法院起诉,讨回公道。

【识案明理】收到赔偿的小明庆幸自己听从了小亮的建议,感谢小亮的勇敢机智,也坚定了心中的法律信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