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工程课件
钙离子浓度和pH范围因植物种类不同而异。
(例:烟草原生质体融合--pH10.5,0.05 mM CaCl2)
化学法-3: PEG融合法
诱导融合的机理
PEG具有分子桥的作用:打破电荷平衡
原生质体-水、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氢键) PEG (氢键) -原生质体
再经高浓度 Ca2 + 和高 pH溶液处理并用培养液清洗,可能 使一种原生质体上的带正电荷的基团连到另一种原生质 体的带负电荷的基团上,导致原生质体融合。
(三)同功酶鉴定
根据亲本和杂种同功 酶谱的差异来鉴别杂 种。有的呈双亲谱带 的总和、有的出现新 谱带或丢失部分亲本 谱带。常用的鉴定酶 为: 乙醇脱氢酶、乳 酸脱氢酶、过氧化物 酶、酯酶等。
(四)DNA分子标记鉴定
是 在 DNA 水 平 上 对 亲 本和杂种植株遗传差 异进行鉴定的一种技 术。 依 据 DNA 的 多 态 性 (polymorphism)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主要有PEG融合及电融合 提高融合效率和融合细胞培养重复性是该技 术研究的重点
5. 细胞壁再生
6. 细胞分裂形成细胞团 7. 愈伤组织 8. 植株再生及鉴定
一、 杂种细胞筛选
(一)抗药性筛选
(二)营养(代谢)互补筛选法
(三)物理特性筛选法
(四)荧光标记法 (五)激素互补筛选法
(二)营养互补筛选法
根据其遗传和生理生化特性的互补选择 法
(三)物理特性筛选法
根据可见标记性状 的机械选择法
一 细胞融合
(3)融合体类型
异核体(heterokaryon)或异核细胞
– 基因型不同的原生质体融合成的杂交细胞
同核体(homokaryon)
– 基因型相同的原生质体融合成的杂交细胞
非对称杂种或细胞质杂种
一 细胞融合
(4)融合类型
自发融合
诱发融合
Flash
对称融合(symmetric fusion): 两个完整的细胞间的融合
去除细胞壁后裸露的细胞 称 之 为 原 生 质 体 (protoplast)。
(2)特点:
无细胞壁,可以方便地进 行遗传操作、人工诱变、 细胞器转移、细胞融合等 操作。具有全能性,能再 生细胞壁
(3)制备
(4)分离、鉴定与活力分析
1)分离
飘浮法:常用的飘浮剂有蔗糖、Percoll、Ficoll等。 离心法:低速离心,收集沉淀。
2)鉴定与活力分析
低渗爆破:爆破后是无形的。渗透压调节剂:葡萄糖、甘露醇、山梨 醇等。 染色发法:有活力的原生质体吸收不同染料显示与死亡细胞不同的颜 色来分析。FDA(二乙酸荧光素)能自由地穿越细胞质膜,在活细胞 内,FDA被酯酶裂解即发荧光(荧光素),由于荧光素不能自由通过 质膜,因而可以在荧光显微镜下通过具荧光的细胞的观察确定细胞活 性。
3 电融合(electrofusion)
将制备好的亲本原生质体均匀混合放入融合小室
微电极型 两个电极的端部同时与两 个靠近的原生质体膜表面 接触,原生质体由于脉冲 电流间断刺激,两层膜间 产生小孔,连接成桥,经 点连接到面连接,最后形 成融合体。 平行多电极
平行多电极通过1MHz交 流电场发生双向电脉冲, 原生质体在电场力作用 下,极化产生偶极子, 原生质体紧密排开成串 珠状。此时,加入 直流电脉冲,质膜被击 穿,进一步形成融合体
第四章 细胞融合与体细胞杂交
第一节 细胞融合
一 细胞融合
(1)细胞融合(cell fusion):指用人工方法使两个或以上 的细胞合并形成一个细胞的技术。 (2) 原生质体融合(protoplast fusion): 两种异源(种、属间)原生质体,在人工控制条件下, 相互接触从而发生膜融合,胞质融合和核融合并形成杂种 细胞的过程。
2.微生物移植
内吞作用 摄入固氮根瘤菌
质体-涨破-差速离心 (200 g,10 min;1000g,20 min)
转移方法 1. PEG诱导,显微注射 2. 农杆菌介导,基因抢,电穿孔,超声波,激光穿孔
小结
原生质体融合是获得胞质杂种的理想途径。 体细胞杂交在远缘育种和新物种、新资源创 造中具有深远意义。
三、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
生物法
病毒诱导 --仙台病毒 较少使用
化学融合(chemical fusion)
定义:利用化学融合剂,促使原生质体相互靠近、粘连融 合的方法。 主要种类: 1. 2. 3. 4. 盐类融合法(NaNO3融合) 高pH-高浓度钙离子融合法 PEG融合法 高pH-高浓度钙离子的PEG融合法
融合率: 0.1%~4% 例子:Power(1970),玉米与燕麦原生质体融 合
化学法-2: 高pH-高浓度钙离子融合法
Keller 和 Melchers(1972 , 1974) 首先发现高 pH- 高浓度钙离 子的诱发融合效应。
机理: 钙离子浓度决定着细胞膜的稳定性和可塑性,影响原生质体 膜的结合; 高pH又能改变质膜的表面电荷,有利于细胞融合。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三、 细胞质工程(cytoplasmic engineering)
1.概念 细胞质工程(细胞拆合工程)是通过物理或化学 方法将细胞质与细胞核分开,再进行不同细胞间 核质的重新组合,重建成新细胞。
2.细胞质工程的应用 可用于研究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关系的基础研究和 育种工作。
PEG融合技术的要点
融合液配置
A液:CaCl2
2~8mM KH2PO4 0.5~0.7mM 甘露醇或山梨醇 0.1~0.2mM PEG(分子量6000) 25%~30% pH 5.8
B液:CaCl2
KH2PO4 甘露醇或山梨醇 pH
2~8mM 0.5~0.7mM 0.1~0.2mM 7.0~10.0
PEG融合比较起来,电融合的优点:
不存在对细胞的毒害问题
融合效率高 融合技术操作简便
电融合参数 (例:马铃薯,融合率>40%)
交变电场的振幅频率 交变电场处理时间 支流高频电压 脉冲宽度
脉冲次数
100 V/cm 20s 1100V/cm 60us 1
四、影响原生质体融合的因素
1. 原生质体质量至关重要,高质量的原生质体是细 胞融合的首要条件。 2. 融合方法 3. 融合参数,包括各种融合液都应选择适当。
第二节 体细胞杂交
体细胞杂交
体细胞杂交(somatic cell hybridization): 是指将不同来源的体细胞融合并使之分化再生、形 成新品种的技术。 体细胞杂交过程 1. 亲本选择(杂种细胞筛选标记) 2. 原生质体制备 3. 原生质体融合 4. 融合细胞筛选
形态、大小颜色
(四)荧光标记法
•。
• FITC(异硫氰酸 荧光素)在荧光显 徽镜下呈绿色 • RITC (异硫氰酸 罗丹明) RITC在荧 光显徽镜下呈红色
(五)生长互补筛选法
矮牵牛+爬山虎融合体的选择
二、 杂种植株鉴定
(一)形态学鉴定
根、茎、叶、花形态颜色
(二)细胞学鉴定 利用染色体显带技术,以亲本染色体为对照,对细 胞杂种的染色体数目、形态和带型进行观察。
非对称融合(asymmetric fusion):
核失活 (X或r射线处理) 非整倍体 细胞质失活 (丢失)
一 细胞融合
(5)融合步骤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亲本选择(单细胞或原生质体制备)
两原生质体或细胞互相靠近,粘附 质膜融合形成细胞桥
胞质渗透
细胞核融合 融合细胞筛选
二、原生质体及其制备
(1)定义:
化学法-1: NaNO3融合法
机理:
NaNO3能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原因是钠离子能中和原生 质体表面的负电荷,使凝聚的原生质体质膜紧密接触, 促进细胞融合。
原 生 质 体 表 面 带 有 负 电 荷 ( 在 -10 和-30mV之间),同性质电荷彼此凝聚的原生质体质膜无 法靠近到足以融合的程度。
化学法-4:高pH-高浓度钙离子的PEG融合法
3 电融合(electrofusion)
定义:
利用改变电场来诱导原生质体彼此连接成串,再施 以瞬间强脉冲使质膜发生可逆性电击穿而使原生质 体融合的方法。 基本原理: 在直流电脉冲的诱导下,原生质体质膜表面的电荷 和氧化还原电位发生改变,使异种原生质体黏合并 发生质膜瞬间破裂,进而质膜开始连接,直到闭和 成完整的膜形成融合体。
3. 概念:细胞质杂种
应用细胞融合技术,使两种来源不同的核外 遗传物质与一个特定的核基因组结合在一起
4. 细胞质杂种获得途径(4条):
(1)一个正常原生质体与一个去核原生质体融合; • Lorz等(1981)用密度梯度离心(5%~50% Percoll,20000~40000g,40~90min)获得高纯 度的去核原生质体。
PEG融合技术的要点
融合原生质体的密度和比例 密度:1×105 个/毫升 比例:1:1
融合 融合原生质体溶液 0.1~0.5ml,静置3~5min 融合液A 0.1~0.5ml,保持15~20min,25℃
融合液B 0.1~0.5ml,保持10~20min,25℃
培养液洗涤(3~4次),离心(100×g,5min)
(2)细胞核移植 • 细胞核的来源 植物组织-机械法(加Triton X-100)-过滤离心 原生质体-低渗涨破(加Triton X-100)-过滤离心
• 细胞核的纯化 Percoll或蔗糖密度梯度离心
• 细胞核的转移 夹层离心法:原生质体-核-原生质体-核∙∙∙ PEG诱导 电场诱导和微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