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测试一、基础达标1.选择正确的读音。
佃(A diàn B tián)陇(A lóng B lǒng)溺(A nì B ruò)碌(A lù B lǜ)塾(A diàn B shú)叙(A xù B sù)2.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选填恰当的词语填空。
(1)聊.叙()A.姑且 B.聊天 C.依赖(2)任.劳任怨()A.相信 B.担当;承受 C.任命(3)虽然自己不富裕,还______ 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A.救济 B.接济 C.周济(4)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
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______ 是无法补救的。
()A.惨痛 B.哀痛 C.沉痛3.理解填空“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
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这是本文的开篇,这段中点名题目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全文叙事线索的词句是“__________”,表达全文感情基调的句子是“__________”。
4.将下面几句话组成一段文字,顺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①这绿云红雾飘满了北京,衬上红墙、黄瓦,给人民的首都增添了绚丽与芬芳。
②在公园里,在马路旁,在草坪里,都可以看到新栽种的马缨花。
③远处望去,就像是绿云层上浮了一团团的红雾。
④细碎的绿叶密密地搭成了一座座的天棚,上面是一层粉红色的细丝般的花瓣。
A.④②①③ B.③①④② C.②④③① D.②③①④二、阅读训练(一)课内阅读阅读下列选段,完成文后题目: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我在家中已经饱尝艰辛,这使我在三十年的军旅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有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
母亲有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没感到过劳累。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
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
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忠于我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过上快乐的生活。
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5.以上三段话出自_______同志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是一篇感情真挚、文笔朴素的___________。
6.选文前两段话中,可以看出母亲从三个方面给了作者深远的影响,这三个方面是:第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对上面文字运用的表达方式判断正区正确的一项是()A.记叙、议论 B.记叙、抒情C.议论、抒情 D.抒情、描写8.对文中划线一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的一员。
B.母亲是一个伟大的人,他虽然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却和他们共同创造饿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C.母亲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中国劳动人民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而她就是其中的一员。
D.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阅读答案9.对选文第3段中“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一句在文中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它从上句对母亲的高度评价过渡到下句对母亲的报答.B.用设问形式表示强调:我要报答母亲.C.它与下句构成一个设问句,表达了“我”报答母亲深恩的方式和决心。
D.它用问句引起作者感情的升华:从报答母亲到尽忠于党和人民.10.选文中第③段加点词语分别指什么?(4分)①“希望”: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选文第3段中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找出例句并分析表达作用。
(4分)①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表达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读下面一则材料,回答文后题目:哦,那位老人星期天清晨,我为给生病的老爸买羊肉,骑车到新合村集贸市场去,在市场附近,我遇到了那位老人。
我无法描述我看到老人第一眼的感觉,他是在我不经意时突然闯进我眼帘的。
他几乎是衣服褴褛,骨瘦如柴。
他与这个有着“太多幸福”的省城不大相称——他戴着洗得发白的军用棉帽,脚蹬一双沾满黄泥的军用球鞋,穿着敞开衣襟的旧棉袄,怕冷似的抄着手,坐在两堆胡萝卜的后面,他的身旁,是一根乌油油的扁担和一对叠起的竹箩,竹箩里有秤。
老人那架势分明是在卖萝卜,可又怕摊儿摆得不是地方而遭市场管理员呵斥,便抄起手作小憩状。
他满脸的皱纹和瘪塌下陷的面颊使我顿生怜悯之心——他看起来比我老爸还要年迈呀,却还要这般起早贪黑谋生!推车向前,问老人家这萝卜可是卖的吗?老人一脸的惊喜,双目放光,连连说是。
“这四毛一斤,那一块钱四斤,便宜卖了。
”我说这萝卜挺新鲜,个也大,挑到市场去卖肯定俏销。
老人叹道:“人老了腿脚不灵便了,来晚了一步。
寻不着摊位了,就在这儿贱卖吧,反正是自家地里种出来的——哎,这可是郭茨口的萝卜哇!”我也听说过:汉阳郭茨口的蔬菜多用农家肥来种,比施化肥的蔬菜好吃。
那堆一元钱四斤的萝卜和这堆四毛一斤的一样肥硕新鲜,只是都被碰断了。
我想老人一定是由于年老干活没以前灵便了,刨挖时弄断了那些粗大的萝卜。
于是我对碰断的萝卜多了分偏爱,便决定买一元钱四斤的。
老人和我一同挑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答说七十六了。
七十六!比我的老爸还要年长十岁。
我突然感到惭愧——为我作为城里人而常常情不自禁地流露出的优越感,这位饱经沧桑和风雪的老人还在克勤克俭地生活着,没工夫叹息,没工夫计较,他和千千万万农人一样,踏踏实实地付出一分劳动,为这城市的繁荣作了一份奉献,使这城市有了“太多的幸福”。
城市人呵,请怀着一分敬意,善待那些辛勤劳作在土地上的农民们。
12.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
小憩.( ) 肥硕.( )情不自禁.( ) 克.勤克俭( )13.第二段老人的外貌描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章的第七段说“我对碰断的萝卜多了分偏爱”其原因是什么?15.用三个词语概括作者的感情经历的三个变化是由_________到__________到_________。
16.文章的最后一段说“我突然感到惭愧”。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第八段的空缺处应填上哪一句话最得体()A.我问老人今年高寿B.我问老人今年春秋几何C.我问老人今年几岁了D.我问老人芳龄三、综合性学习王祥字休征,琅琊临沂人。
性至孝。
早丧亲,继母朱氏不慈②,数谮之③。
由是失爱于父,每使扫除牛下④,父母有疾,衣不解带。
母常求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剖冰求之。
冰面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
母又思黄雀炙⑤,复有黄雀数十入其幕⑥,复以供母。
乡里惊叹,以为孝感所致。
〔注释〕①选自《晋书·王祥传》,略有删减。
②慈:慈爱。
③谮(zèn):说坏话诬陷别人。
④牛下:指牛棚。
⑤炙(zhì):烤(肉);又,烤的肉。
⑥幕:帐幕。
盖朱氏“求生鱼”、“思黄雀炙”是乃病中不思食,故有此非常要求,又以王祥之至孝,故有“卧冰求鲤”。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继母朱氏不慈,数.谮之___________。
祥解衣,剖冰求之.__________。
冰面自解.____________。
19.凭借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母常求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剖冰求之。
(2)冰面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
(3)乡里惊叹,以为孝感所致。
20.从这个故事我们看出王祥是怎样的一个人?21.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1.A B A A B A2.A B C B3.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她勤劳的一生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4.D5.朱德散文6.第一方面: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第二方面: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
第三方面: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7.C8.C9.B10.①中国共产党②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11.①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②两个“能做到的”表达了作者实现尽忠于党和人民。
让劳苦大众都过上好日子这一愿望的坚定信念。
12.休息大抑制能13.表现出老人的节俭、辛劳,为下文抒情,揭示文章的中心作铺垫。
14.对勤劳的老人敬佩和赞赏。
15.怜悯惭愧崇敬解析:抓住描写心理的语句分析。
如:“他满脸的皱纹和瘪塌下陷的面颊使我顿生怜悯之心。
”“我突然感到惭愧。
”“请怀着一分敬意,善待那些辛勤劳作在土地上的农民们。
”16.过去对老人的看法是错误的,现在我觉得在这个卖菜老人面前我是那样渺小。
17.A解析:对不同年龄的人应该如何问话,这是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必须知道的。
B句有些不尊敬。
C句用于问较小的小朋友的年龄。
D句常用于问年轻姑娘的年龄。
18.多次指鲤鱼解冻19.(1)继母要吃鲜鱼,天寒冰冻,无处购买,王祥冒着凛冽寒风,在河上脱衣卧冰。
(2)冰被暖化了,冰下竟跃出两条鲤鱼,他高兴地拿回家孝敬继母。
(3)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
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
20.王祥是一个十分孝敬父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