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20智慧城市行业现状前景调研
2020智慧城市行业现状前景调研
行业形态
“互联网+”助推了智慧城市市场的快速发展。目前市场基本形成三大阵营体系:传统智慧城市企业、互联网智慧城市企业、第三方智慧 城市企业。第三方企业依托传统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传统企业利用第三方企业的渠道发展业务,两者之间形成了紧密的联系。互联网 智慧城市同样与传统智慧城市存在着这种合作关系。所以合作与发展是当下行业的态势。
“ ” 互联网智慧城市
通过互联网布局行业进一步扩展业务场 景。创新智慧城市形态,完善产品矩阵, 在探索场景智慧城市的过程中搭建开放 灵活、可扩展的核心系统,于此同时不 断开拓沉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言技 术,并深度应用于产品研发,提升体验、 改善经营效率。
发展阶段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智慧城市行业仍处于成长初期。这一时期的市场增长率很高,需求高速增长,技术渐趋定型,产业特点、产业竞争状况 及用户特点已经比较明朗,企业进入壁垒提高,产品品种及竞争者数量增多。形成供应链整合,差异化策略为主,成本领先为辅,盈利水平提 升。
客户工厂
境外客户
最终客户
营销 协
CRM
同
销售 商
客户
务
服务
流人 文 程力 档 管资 整 理源 理
协同办公
终端零售商 分销商
工商/税务/海关/政府机构
经销商
以供应链系统为支撑,创新 电子商务等通路模式,实现线上 线下交易的创新营销模式,从而 整合企业上、下游资源,掌控并 协同管控全产业链,提升效率, 共享数据与服务。
社会因素
传统智慧城市行业市场门槛低,缺乏统一 行业标准,服务过程没有专业的监管等问 题影响行业发展。互联网与智慧城市的结 合,减少中间环节,为用户提供高性价比 的服务。90后,00后等人群,逐步成为智 慧城市行业的消费主力。
政策环境
环境
经济因素
智慧城市行业持续需求火热,资本利好智慧 城市领域,行业发展长期向好。下游行业交 易规模增长,为智慧城市行业提供新的发展 动力。201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 同比增长6.5%,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为智慧 城市行业市场需求提供经济基础。
探索期
萌芽期
成长期
发展期
1998-2003年 共发布2项政策,推动智慧城
市行业初期探索
2004-2009年 共发布1项政策,以争夺用户、 赚取差价收益为特征,市场格局
不明显
政策
2010-2015年 共发布2项政策,通过规模运营、 服务创新提升客户粘性,市场由分 散到逐步集中,仍然依赖规模效应
政策
2015年之后 共发布2项政策,依靠提供智慧 城市行业解决方案,形成供应 链整合,差异化策略为主,成
01
02
03
“ ” “ ” 传统智慧城市
第三方智慧城市平台
传统大家康投资行业不断在市场中进行 业务布局,一方面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 用户粘性和活跃度。另一方面能够有效 地获取用户在生活中的多项数据,完善 企业内部的大数据资源,提高企业数据 服务能力,提出更加定制化的服务项目。
第三方形态打破了企业壁垒,跨行业合 作,打造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面向合 作平台用户,一次提供多家公司报价品 牌或一站式服务,双方合作进行用户运 营为客户提供线上报价、出单,支持多 级管理和结算。
BUSSINESS PLAN
智慧城市行业分析报告
此处输入模板使用企业名称
1
行业现状概述
2
发展环境分析
3
市场发展分析
4
竞争格局分析
5
趋势分析及前景预测
6
投资建议及风险防范
01. 行业现状概述
• 插入标题 • 插入标题
• 插入标题 • 插入标题
• 插入标题 • 插入标题
行业介绍
智慧城市行业
是指从事智慧城市相关性质的生产、服务的单位或个 体的组织结构体系的总称,深刻认知智慧城市行业定 义,对预测并引导智慧城市行业前景,指导行业投资 方向至关重要。
私企主导类
外企主导类
互联网巨头
产业链下游
创业公司
互联网+ 大数据 云计算 广告宣传 自媒体 制造业 智能化
商业模式
境外供应商 境内供应商
产品设计商
外协工厂
供应商
协 分销
同
合作伙伴 分销商
供 应 链
物流 制造
ERP
服务外包商
管理层
协同管理
商决 文 业策 档 智分 整 能析 理
战略协同 协同 平台
知识协同
技术因素
科技赋能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VR、 5G等逐步从1、2线城市过渡到3、4线城市, 实现智慧城市行业科技体验的普及化。智慧 城市行业引入ERP、OA等系统,优化信息化 管理施工环节,提高了行业效率。
本领先为辅,盈利水平提升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
链条布局
中国智慧城市产业链参与主体不断丰富,产业生态逐渐健壮。位于产业链中游的产业智慧城市区别其他智慧城市,由于其客户定位不 同,核心服务对象是母公司,加值服务也更加关注如何为母公司带来价值,及提供何种机制和组织安排,协助母公司践行开放创新。 作为创业团队与公司内部之间的缓冲区,产业创智慧城市不但可以降低彼此间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可以借此引入外部技术资源,加快 技术的商业进程,降低企业创新成本。同时,也可以为内部限制的创新成果提供外部商业化路径从而激发公司内部的“企业家精神”,并 与外部资源方共同分担创新风险。正因如此,其中的大型企业对于产业创新智慧城市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在其细分产业链中具有 绝对话语权,但是也正是这部分大型企业不断驱动着现阶段的智慧城市行业的转型升级征程。
01. 发展环境分析
• 插入标题 • 插入标题
• 插入标题 • 插入标题
• 插入标题 • 插入标题
政策因素
中央印发的《智慧城市行业发展“十三五”规 划纲要》明确要求到2020年智慧城市行业 将增加30%,各地方出台了地方政策,提 高行业渗透率。2019年智慧城市行业成为 政策红利的市场,国务院政府报告指出智 慧城市行业将会有利于提高民众生活质量。
产业链上游
大型企业
亟需创新央企 产业服务寡头
第三方服务机构
财政解读服务 财税管理及培训
科技驱动外企 互联网巨头
基层招聘猎头 媒体营销服务
投资机构
政府主导产业基金 产业服务寡头
科研院所
国构
创投型机构
服务型机构
媒体型机构
产品型机构
产业创新智慧城市
国央企主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