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一)
重庆市云阳县民德小学刘志颖
教学内容:西师版课标教材数学56四年级上册78—79页。
教材分析:
本课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为基础,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都将直接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中来,因此,学生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和探索关不会感到困难。
但是,由于乘数数位的增加,计算的难度也会相应的增加,因此,这一课的学习对学生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
教材在安排这一部分内容时,有这样一些特点:1、创设与教学内容相融的学习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学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都能在生活找到它的原型。
2、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
4、根据生活经验,提炼数量关系。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会,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归纳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提炼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秋天的果园到处是黄澄澄的果子。
瞧,像小灯笼一样的脐橙挂满了枝头,小红迫不及待地想把摘下来。
(课件出示,有伴音)(她每小时采摘23千克脐橙,在果园里一共摘了32时,一共摘了多少千克脐橙)你认为应该怎样列式(生说,师板书23用红色)在练习本上完成。
学生独立练习,指一名上黑板做。
师:大家同意他的做法吗孩子能说说计算过程吗(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2去乘第一个因数,所得的积与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3去乘第一个因数,所得的积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个积加起来。
)
师:可老师有一点不明白,为什么9写在十位上(表示69个十)师:孩子们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掌握的真牢固,接下来的新知识我相信你们一定很容易解决的。
二、探索新知,理解算理
过渡:小红一家可都忙着呢。
瞧(出示课件,生读题)(妈妈每时采摘123千克脐橙,她在果园里工作了32小时。
爸爸每天包装324筐脐橙,他在果园里工作了27天。
)
师:从这段话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师:孩子们提了两个很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吧。
怎样列式(列式并板书:123用红笔板书)
师:123×32和23×32最大的区别是什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板书课题)
师:既然其中的一个因数由两位数增加为三位数,难度增加了,有信心尝试一下吗(嗯,信心不足,有信心吗)开始吧。
(指名上黑板做)师:同意他的做法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我们还没学呢,你们都会做了,聪明的孩子说说你是怎样做的(生说师结合竖式指)
师:同学们都会了,但老师还有一点不明白的,谁能帮老师来解答,为什么9对齐十位哦,原来这个积是3690(师用红笔把0添上),只是在计算时为了书写方便,这个0可以不写。
师:明白了吗那好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
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说出计算过程,课件演示)
2、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师:接下来,我们解决第二个问题。
你认为应该怎样列式既然上一题都能做,这题肯定也没问题。
开始吧。
(指名上黑板做)
师:同学们同意他的做法吗预设一:(如果上黑板做的同学错误)孩子们找找他错在哪里你认为应该怎样记下要进位的数(然后改正)预设二:(如果正确并且学生在竖式上有进位)老师发现这位孩子在竖式上记了一个小小的2,做什么你还有其他办法记下进位的数吗(如
果正确,没有进位)师:刚才我下去看了一圈,发现有的同学在竖式上记下了一个小小的2(师并用红色补上)做什么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在计算时遇到了连续进位这一新问题,解决进位的办法有很多。
有的同学说在前面写小一点,下一步计算时再加起来,也有的同学说把他记在心里等等,这些办法都可以。
不过老师也要提醒大家,进位也是同学们在计算时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在计算时一定不要忘了把要进的数加起来。
三、深入比较,加深理解
师:现在知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了吗(讨论后说)他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怎样(师补充:计算时可别忘要把进位的数加起来。
)
四、反馈练习:
师:下面我们来检验检验,看孩子们学得怎么样。
1、我会算:374×21 216×41 32×128(课件展示)重点:32×128两种做法,师:说出你的竖式。
师:第一种做法更方便,更简单。
强调以后遇见这样的题,我们就选择第一种做法。
五、提炼数量关系
师:通过解决这两个问题,同学们学会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我们还可以从中找出新的数学知识。
(出示题目)同学们说小红、妈妈、爸爸三人是在玩还是在工作妈妈在果园里工作了32时,我们给32时取个名叫工作妈妈每时采摘123千克脐橙,你怎样理解每时(1小时
采摘123千克脐橙)小红每时采摘23千克脐橙,谁快谁慢这说明了工作是有快慢之分的。
我们把工作快慢取一个名字叫做工作效率。
1小时采摘脐橙的千克数就是工作效率(课件出示),把一共采摘脐橙3936千克叫做工作(总量),因此对于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有着怎样的一种运算关系。
谁来说说爸爸的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分别是多少
师:这种关系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比如:(师举例)你还能说说吗
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工作效率不仅仅是指每小时做的工作量,每天做的工作也叫做工作效率,还可以是每分钟做的工作量,每周做的工作量等都可以叫做工作效率。
六.拓展提高题
过渡:孩子们真聪明,能够举一反三!下面的题一定难不到大家。
(出示)
1、刘老师每分钟打158个字,18分钟能打完一份2788个字的文件吗
2、学校准备给15个班发练习本,每班144本,还需要40本奖励学习认真的小朋友。
学校应买多少本练习本
师:还真难不到大家。
接下来的题要注意了哟,先放下笔,再坐端正。
3、仔细推敲,细心选择。
小明每分钟读196个字,他读了22分钟一共读多少个字怎样列式师:先不妨让同学们来估算一下。
师:到底是多少个字呢请选择。
(1、392 2、14312 3、4316 4、4312)
师:请大家动手算一算,验证一下你的猜测是否正确。
六、总结留疑
1、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师:我们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迁移类推出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在数学上,迁移类推也是我们解决问题时经常采用的一种思路。
那么,要是让你计算四位数乘两位数,你有办法吗愿意动脑筋的孩子,请你们试试2345×12吧,我想你们一定能找到办法的。
3、师:今天孩子们都说得好,算得又对又快,你们都是老师的好朋友。
谢谢!
板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23×32=736(筐)123×32 =3936(千克)
2 3 ×3 2
4 6
6 9
7 3 6
1 2 3
× 3 2
2 4 6
3 6 9
3 9 3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