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什么是利益相关者

什么是利益相关者

1.什么是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是指对企业的决策和活动施加影响或可能受组织的决策和活动影响的所有个人、群体和组织。

直接:企业所有者,员工及管理者,供应商,顾客,社区和其他合作伙伴。

间接:政府、工会、社会压力团体、公共组织、新闻界和学术界、竞争者。

2.企业伦理有什么特点?○1企业伦理是关于企业及其成员的行为的规范○2企业伦理是关于企业经营活动中善与恶、应该与不应该的规范○3企业伦理是关于怎样正确处理企业及其成员与利益相关者关系的规范○4企业伦理是通过内心信念,内部规范和社会舆论来起作用的3.为什么要求企业承担道德责任?a)企业是社会资源的委托管理者,包括人员、物资、资金、信息、时间、空间、土地、水、空气等。

而企业的道德使命就是运用所能获得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人类世界更加美好而创造产品、服务和机会。

这也是企业存在的理由b)企业社会责任源于企业的社会权力,有权力就应承担相应的责任且企业对人类、对社会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如:经济、政治、技术、环境、个人、文化影响力c)在市场经济中,存在市场机制及其缺陷:不完全竞争、存在外部效果、价格信号失真市场机制:是市场运行的实现机制,是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市场主体对利益的追求、市场供求的变化,调节经济运行的机制,是市场经济机体内的供求、竞争、价格等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及其功能。

d)法律的局限性:法律所要规范的行为有限、立法滞后、法律只能惩恶不能劝善、法律有漏洞、实施上有难度e)道德调节有其特点:非强制性、普遍性、扬善性、便宜性、与法律相互渗透、相互补充。

综上所以要求企业承担道德责任。

4.企业的社会责任指的是什么?企业的社会责任指企业应该考虑自身的一举一动对社会、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合乎道德的对待利益相关者,维护和增进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从而造福于社会。

5.道德评价理论两大派别各是什么?他们的评价依据是什么?各自包括了哪些道德哲学?●目的论主张以行为为所造成的结果作为评价行为对错的标准。

功利主义思想属于目的论。

●义务论主张以义务作为评价道德的依据,认为义务独立于行为结果而存在,一种行为对或错是因为它具有特定的性质,或属于特定的种类。

它包括权利论、美德论、公正论、关怀论、相对主义角度等。

a)什么是功利主义观点?对它的批评有哪些?功利主义:当且只有当行为所产生的总效用大于行为主体在当时条件下可能采取的任何其他行为所产生的总效用时,该行为才是道德的。

批评:行为给不同的人带来的效用难以衡量和比较。

有些利益和成本难以计量。

许多利益和成本无法可靠地预测,因而也就不能确切地计量。

有些东西非金钱可以衡量。

b)怎么样理解康德的绝对律令?每一个人都应该作为平等的、自由的人来对待康德的第一条绝对命令可以表述为:当且只有一个人愿意把自己在特定条件下从事某一行为的理由作为每个人在相同条件下的行为理由,该行为才是道德的。

因此第一条绝对命令包含两个规则:普遍性和可逆性。

第二条绝对命令是:理性人应该永远同时把人看作目的,而永远不要把人只看做实现目的的手段。

这条命令也可以表述为以下伦理原则:当且只有当一个人从事某一行为时,不把他人仅仅作为实现自身利益的工具,而是尊重并发展他人自由选择的能力时,该行为才是道德的。

c)公正的定义是什么?有关公正的问题包括哪些类型? P75公正指给予每个人应得到的权益,对可以等同的人或事物平等对待,对不可等同的人或事物区别对待。

包括交易公正、程序公正、分配公正、惩罚公正、补偿公正。

d)程序公正的基本特征有哪些?普惠性、公平对待、多方参与、公开性、科学性e)亚里斯多德的中庸之道指的是人的德性,是那种既能使人成为善人,又能使人圆满地完成其功能的品性。

6.以人为本包括哪四个方面的内涵?第一,在企业和社会的关系上,要求企业努力开发生产出对社会有益的产品和服务,使企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第二,在企业和自然的关系上,要求企业注重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不断增强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造福于子孙后代。

第三,在企业和人的关系上,要求企业真切关注并尽可能地满足股东、员工、顾客、供应商、公益等利益相关者的合理要求,使企业从这些利益相关者的支持与合作中得到发展,而利益相关者则从与企业的交往中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

第四,在人和人的关系上,要求企业及其管理者处事公正,并在企业内部建立起既讲效率又讲团结、互助、友爱的关系。

7.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伦理问题:a)什么是聘用自由?是指雇主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甚至是没有理由的条件下雇用和开除员工;同样,员工也可以在任何条件下自由选择雇主。

从伦理方面分析,它具有什么缺陷?●员工与公司之间固有的不平等关系●外部条件的限制●不道德的雇佣条件b)公司高管的薪酬制定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应由独立的薪酬委员会按公正的程序制定薪酬管理标准。

薪酬委员会也可以包括企业有关部门的专业人员、企业的员工代表、独立董事、外部咨询顾问等,独立董事必须保持相当高的比例。

①应由独立的薪酬委员会按公正的程序制定薪酬管理标准。

②应将报酬与公司业绩合理挂钩。

③应将报酬与个人对公司业绩的贡献和责任联系起来。

④应有利于公司长短期利益兼顾。

⑤应考虑高管与普通员工的收入差距。

⑥应考虑公众的接受程度。

⑦应考虑到个人所得税制度。

⑧应增强高管薪酬透明性。

c)什么是竞业禁止?其实质是竞争职工在本单位任职期间和离职后与本单位业务竞争,特别是要禁止职工离职后就职于或创建与原单位业务范围相同的企事业。

我国对敬业禁止的法规要求是什么?第一,目的的合法性第二,义务主体的特定性第三,禁业范围的一致性第四,期限的合理性第五,补偿的合理性第六,违约责任的明晰性d)为解决员工压力过大问题,企业可以从个人和组织两个角度进行应对,组织角度压力的管理策略应该包括哪些方面?角色定位、设定目标、工作再设计、弹性工作制、公正风气、员工援助计划8.为什么说卓越的道德给企业带来可持续竞争优势?P256-a)卓越道德的价值何在?P256-卓越道德意味着企业成员和企业整体在从事企业各项活动,在处理与企业利益相关者关系的过程中,一贯地遵守较高或高的道德标准,企业及其成员通过良好的行为展现自己的品德。

b)卓越道德为什么是稀缺的?P260●从现实情况看,不少人把经营与理论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不道德经营行为屡见不鲜。

●从理论上说,即使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企业伦理的重要性,在可预见的将来,稀缺性也还是会存在的。

这是因为在追求伦理卓越的过程中,对程度和持之以恒的追求是无止境的。

而程度不同也就导致了企业伦理的卓越程度的差异,程度越高,越难做到,越难做到,也就越稀缺。

●在时间上,始终一贯地从法律和伦理两个方面来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的时间越长,越不容易做到,因而也越稀缺。

c)为什么说卓越道德具有难以模仿性? P261 第一,必须是高层管理者的真心投入、身体力行,在遵守伦理上的以身作则,而仅仅这一点就使不少企业领导人知难而退了。

第二,必须为全体员工所接受并体现在行动中第三,必须有牺牲眼前利益的决心第四,必须做出坚持不懈的努力9.画出琼斯的道德问题权变模型图,并解释这个模型。

P288a)后果严重程度:某种行为的受害者后受益者受到多大程度的伤害或得到多少利益?b)社会共识:多少舆论认为这种行为是恶的或是善的?c)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行为实际发生和将会引起预见的危害或利益的可能性有多大?d)后果的直接性:在该行为和它所希望的结果之间,持续的时间有多大?e)与受害者的关系:一个人觉得(在社会、心里或物质上)与该行为的受害者或受益者有多接近?f)后果集中程度:行为对有关人员的集中作用有多大?即人们所受的伤害越大,认为行为是恶的舆论越强,行为发生和造成实际伤害的可能性越高,从行为到后果的间隔时间越短,个人感觉与行为受害者越接近,问题强度就越大。

10.从组织外部措施来看,如何加大对违法及严重不道德行为的打击力度?对道德行为支持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加大打击力度首先要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大对道德名义下不道德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大打击力度要触及违背道德者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加大打击力度要排除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要加大舆论监督力度●除了加大法律惩罚力度和舆论监督力度外,还要靠全民的觉醒和参与。

对道德行为的支持:(1)在法律追究企业违法行为时,把是否有预防、查处、惩罚不法行为的机制,作为加重或减轻处罚的一个重要依据。

(2)政府支持。

(3)评选有道德责任感的企业。

(4)出版消费指南,向消费者推荐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及其生产的产品。

11.什么企业道德管理?详述道德管理的四个方面?P293-道德管理是指通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成员的工作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制定组织希望达到的道德目标,并尽可能地以好的效果和高的效率实现道德目标的过程。

计划工作:企业道德层次定位、企业伦理规范组织工作:伦理主管、伦理委员会、招募道德素质较高的新人、伦理培训.领导工作、控制工作12.如何开展企业的道德文化建设?P303-a)企业的道德观念应该包括哪些方面?P303-●关于道德与企业发展关系的看法●关于道德与利益关系的看法●关于道德与管理关系的看法●关于讲道德的对象的看法b)如何传播企业的道德观念?P305-合适传播、谁来传播、向谁传播、传播什么、如何传播c)强化企业的道德观念要从哪些方面来入手?P306-领导者的行为、选人与用人、奖励与惩罚、涉及道德事件的处理方式、应对危机和处理利益冲突的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