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年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1.《中华人民共
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B)正式实施。

A.2001年10月27日
B.2002年5月1日
C.2002年1月1日
D.2002年4月1日2.职业病指(B)
A.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
B.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C.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
D.工人在职业活动中引起的疾病3.职业病防治的'法定责任者是(A)
A.单位负责人
B.劳动者
C.医疗机构
D.国家
4.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统称(A)A.职业病危害B.职业危害C.职业危害因素D.职业卫生危害
5.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C)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统称职业病危害因素。

A.粉尘、物理、化学因素
B.粉尘、物理、放射
C.物理、化学因素、生物因素
D.粉尘、物理、生物因素6.职工的职业健康检查档案由(A)保管
A、用人单位B.职工个人C.专业机构D.企业主管部门
7.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
(A)A.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B.警示标识C.警示说明D.警示语言
8.(C)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A.接触有害作业的工人
B.接触有毒、有害的劳动者
C.职业病病人
D.工伤职工9.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该向(B)方向疏散。

A.下风B.上风C.顺风D.原地
10.当你发现突然有大量毒气散发时,应迅速戴上适合的(A)A.防毒面具B.眼镜C.手套D.口罩
11.国家规定每年(A)月的最后一周是职业病防治宣传周。

A.4
B.5
C.6
D.7
12.用人单位应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B)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评价。

A.必要时B.定期C.不定期D.间断
1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C)如实告知劳动者,
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A.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
B.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C.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D.职业病病名
14.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下列(C)项不属于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应尽的职业卫生义务。

A.正确使用和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B.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及时报告
C.在有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设置警示标识
D.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及操作规程
15.用人单位及其作业场所符合相关规定,并取得(C),方可从事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

A.生产许可证B.安全生产许可证C.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D.卫生许可证二多项选择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1.职业健康检查包括(ABCD)
A.上岗前
B.在岗期间
C.离岗时
D.应急的健康检查2.用人单位不得安排(ABCD)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A.未成年工B.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C.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D.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3.职业病有哪几项特点(ABD)
A.职业病因明确
B.所接触的危害因素通常是可以检测的
C.在接
触同样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人中,只出现个别病人D.越早发现,越
容易恢复
4.劳动者在预防职业病时应尽的义务为(ABCD)
A.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
B.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
C.正确使用和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D.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及时报告三填空题(共15空,每空1分,共15分)
1.2.国家规定每年月的最后一周是职业病防治宣传周。

3.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健康及相关
权益,促进经济发展。

4.5.6.7.四简答题(共35分)
1.在哪些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6分)
1.劳动者因用人单位未履行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而拒绝从事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
2.劳动者在离岗前没有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时;3.劳动者疑似职业病时,在诊断或医疗观察期间;
4.劳动者患有职业病或因工伤并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5.劳动者患病或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间;
6.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
2.劳动者享有哪些职业卫生保护权利?(7分)
1.受培训、教育权,即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2.职业健康权,即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

3.职业病危害的知情权,即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
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4.获得劳动保护的权利,即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进而改善工作条件。

5.检举权、控告权,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6.拒绝作业权,即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

7.参与民主管理权,即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3.劳动者应履行哪些义务?对不履行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如何处理?(10分)劳动者在享有职业卫生保护权的同时,也有责任履行下列义务:1.接受职业卫生培训,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2.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
3.正确使用和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4.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应及时报告。

如果劳动者不履行上述义务,用人单位可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对于屡教不改者,用人单位可根据本单位制定的有关规定给予相应处罚。

4.职业病有害因素来源于哪几个方面?(12分)答:职业病有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3个方面:
1.由生产工艺产生或存在的有害因素;包括化学因素(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铅烟、粉尘)、物理因素(如:高温、高压、高湿、噪声、振动、各种辐射)、生物因素(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

2.劳动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如:劳动强度过大、劳动工具不合理、劳动时间过长或安排不当、个别器官使用过度、劳动体位不良等。

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来自其它生产过程散发的有害因素造成的生产环境污染。

在实际工作场所,往往同时存在多种有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综合作用,以至产生职业性疾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