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与屈原的相互影响
有人说,中华文化造就了屈原。
有人说,屈原成就了中华文化。
究竟是如何?我觉得是中华文化确实孕育了屈原,而屈原也对中华文化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两者并不矛盾。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传统文化是它的重要组成。
中华传统文化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
而儒学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
而且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
古代社会贵族和自由民通过“师”与“儒”接受传统的六德(智、信、圣、仁、义、忠),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社会化教育。
屈原出生于楚国贵族,自小接受着正统思想的熏陶。
儒家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
主张“德治”、“仁政”,重视伦常关系。
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屈原爱国忧君,坚持“美政”理想,坚持改革弊政,不屈不挠,与恶势力进行坚决斗争。
但他一生坎坷,遭受陷害,多次流亡,而楚国的形势愈益危急,屈原眼看自己一度兴旺的国家已经无望,也曾考虑过出走他国,但最终还是爱恋故土,于悲愤交加之中,自沉于汨罗江,殉了自己的理想。
屈原在文学上亦有很高的造诣,因此,他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爱国主义诗人。
也成了一个历史与文化的象征。
他与关汉卿并列入世界100个历史文化名人,成为了中国仅有的影响世界文化发展的两位文化名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