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细胞分裂的教学设计
(五)、分析归纳、表达交流、得出结论
教师请完成得较好的小组代表展示他们的结果并交流排序的理由。注意 引导并及时评价。学生通过交流反思,自我完善对细胞分裂过程的理解。 有效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模型,得出科学结论。 然后拿出植物细胞有丝分 裂过程3D动画模型 。让同学们更好的观察与归纳。采用表格式,坐标 式归纳细胞分裂过程染色体数及DNA含量的规律。抓住染色体变化的复 制—“浓缩”—排列—分裂—平分的这条线索,方便学生记忆分裂时期 细胞核变化的特点。 六、概况与回顾 教师提出疑问:现在你能描述细胞分裂的过程吗?让同学们两人一个小组 学习描述,让同学们关于细胞分裂的知识更加清晰。
2009914206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在绪论 中,介绍了生物的七个基本特征,而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和 变异等的特征的基础是细胞分裂,可见这节书的重要性。目的是 要同学们深刻的了解到细胞的分裂方式和意义,让同学们知道由 于细胞的分裂是亲子代的染色体数目不变,保持生物前后代遗传 性状的稳定,从而培养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分析归纳能力以及动 态想象能力。
(八)、情感教育 老师提出每年全世界约700万人死于各样的癌症。有关的介绍请 查阅教材60页或可以上网进一步查找。
(九)、实物观察
把事先准备好的洋葱的根部发给同学们,让他们自己制作标本, 然后在显微的动手能力。
(七)、解决新问题
教师根据由学生提出的问题A引出对细胞的生长的探究: 1.细胞怎样生长? 2.细胞需要什么条件才能生长? 3.细胞能无限制地长大吗? 让同学们通过观察和阅读教材获得部分答案,然后拿出准备好的CAI:细胞的 生长──分裂周期。(展示细胞的分裂与生长的关系),让学生们通过观察、分析 来理解细胞分裂与生长的关系。同时引导学生议论其他的问题:B、C、D。 老师并进行释疑:细胞生长的结果是体积逐渐增大,当新细胞长到一定程度就 停止生长,继而又进行分裂这种现象就是细胞的“分裂──生长周期”即“细胞 周期”。 正常情况下,细胞的分裂,生长是受到体内基因的严格控制的,如果病毒或有毒化 学物质等侵入细胞,改变某些单基因,就会影响细胞的正常分裂生长,一旦正常分 裂的细胞失去控制,就会象:“脱僵的野马”那样,疯狂地进行分裂和生长而形成癌 肿瘤。
(二)、探究:细胞是怎样分裂的?
结合刚刚的视频的观察,让他们联系细胞的有关知识,分析,对细胞 如何分裂,细胞分裂时由一个变成两个,细胞的内部结构将发生怎样 的变化,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将如何分配,分裂的结果染色体的数目 有什么变化,等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想、议论。层层递进的提问把学生 引导到探究的主题上,引起他们浓厚的兴趣。学生积极思考提出了各 种猜想,如:1、细胞分裂时,细胞质和细胞核也都一分为二进入新的细 胞。2、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也随细胞核平分,新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3、新的细胞染色体必须保持数目不变,因为每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是 一定的。 教师对学生积极大胆的猜测给予肯定,但不直接告诉答案,而是引导学 生观察前人有关的科学研究材料来论证他们的假设。
(三)、获取信息
通过观察,得出结论:播放几种活体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示各时期染 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的视频,利用“鲜活”的材料让学生感受科学研究 的事实及方法,让他们通过观察、分析、获取细胞分裂过程的信息,培养他 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但是此阶段的学生从中获得“分裂”的信息还是很 “模糊”,有待进一步整理
(四)、尝试整理收集到的信息
教师简要介绍细胞模型结构,并进行分组让他们根据观察获得的信息,尝 试把模型所表示的细胞分裂过程按先后顺序排列出来。教师在这段时间 可以去巡视指导,着重指点学生依据染色体数目变化及结果排序,并对学 生的积极参与和努力给予鼓励,对整体排列能大致显示分裂过程和结果 染色体数目不变的小组,应表示充分的肯定。小组内每个学生对如何 “排序”都有自己的理解和争议,他们共同动手动脑和动口,在气氛活跃 的合作活动中寻找、发现细胞分裂的规律。
(六)、自主提问、发现新问题
教师让同学们自由发问,在教师的鼓励下,多数学生表现出高度的热情, 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进一步的探究满足了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期待心理,他 们再次表现了高度的热情,主动参与。 教师:同学们关于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需要提出来与 大家一起探讨吗? 学生会想到很多不同的问题,例如:A.细胞不断地分裂,会不会越分越 小?B.细胞分裂时,如有病毒进入,它还会不会继续分裂?C.染色体复制时, 如果有“毒素”进入,染色体会不会受到“影响”?D.染色体复制时,会不 会出差错?。
四、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发现问题、导入新课
(1)引言:通过引言来让学生的产生疑问,可以说:“我们知道,每个人 都是由父母所生,但你知道自己是怎样由母亲体内诞生的吗?” (2)视频:播放“人体受精卵发育成胚胎的过程”的视频,播放视频片 段将“细胞分裂”概念情景化,吸引学生,迅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求 欲望。并让同学们同时思考问题:一个受精卵是怎样发育成一个新生命的 呢? 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并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 (3)让他们尝试解答,然后释疑:从细胞层次看主要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 生长。我们今天就将学习细胞的分裂,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生命的奇特吧!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细胞分裂的意义及方式。 2.了解无丝分裂过程。 3.理解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的概念。 4.理解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点。 5.理解有丝分裂的特征及意义。 6.掌握有丝分裂过程各时期的特点。 (二)思维能力目标 1.凭借有丝分裂过程图、Flash和观察洋葱的分裂过程,增添学习的乐趣,培养 学生的识图能力、、动手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2.通过运用坐标式,表格式归纳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数目及DNA含量促进学科 间渗透,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归纳能力。 (三)德育目标 细胞分裂——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建立生命活动的唯物主义观点。 (四)教学方法 1.通过学生实验观察,识图归纳,培养学生从直观到抽象的思维方式。 2.通过创境激兴,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3.通过展示细胞分裂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培养过程思维。 4.通过坐标、表格式的教学,培养学生转换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及突破办法 (1)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时期的主要变化特点。 (2)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和DNA含量的变化规律。 【突破方法】 (1)重视使用图、Flash和模型等直观教学。 (2)采用表格式,坐标式突破细胞分裂过程染色体数及DNA含量规律的难点。 (3)抓住染色体变化的复制—“浓缩”—排列—分裂—平分的这条线索,解决学 生记忆分裂时期细胞核变化特点的困难。 2.教学难点及突破办法 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DNA的变化规律。 【突破方法】 运用函数图象,表格的形象化的特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其深化理解, 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