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产品市场行情分析报告
一.产品简介
(一)定义
玉米(学名:Zea mays),亦称玉蜀黍、包谷、苞米、棒子;粤语称为粟米,闽南语称作番麦,是一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重要的饲料来源,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
(二)产品特性
早熟禾本科(Poaceae)玉秫黍族(Maydeae)一年生谷类植物,学名Zea mays,起源于北、中、南美洲。
植株高大,茎强壮,挺直。
叶窄而大,边缘波状,于茎的两侧互生。
雌雄同体,雄花花序穗状顶生。
雌花花穗腋生,成熟后成谷穗,具粗大中轴,小穗成对纵列后发育成两排籽粒。
谷穗外被多层变态叶,称作包皮。
籽粒可食。
二倍体玉米植株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10对。
所以玉米的列数一般为偶数列。
商业等级主要根据籽粒的质地划分,分为马齿种、硬质种、粉质种、爆裂种及糯玉米、甜玉米等。
籽粒顶端凹陷,因籽粒硬淀粉和软淀粉的干燥度不相等而致的。
硬粒玉米含软淀粉少,干燥后顶不凹陷。
粉质玉米主要含软淀粉,粉质,易碾碎。
甜玉米发皱,透明,糖分不转化为淀粉。
爆裂玉米是硬玉米的极端型,籽粒小而硬,不含软淀粉,加热时细胞内水分膨胀,籽粒爆裂。
用优良自交系杂交可改良玉米类型。
类型:
1.硬粒型:也称燧石型。
籽粒多为方圆形,顶部及四周胚乳都是角质,仅中心近胚部分为粉质,故外表半透明有光泽、坚硬饱满。
粒色多为黄色,间或有由、红、紫等色。
籽粒品质好,是中国长期以来栽培较多的类型,主要作食粮用。
2.马齿形:又叫马牙型。
籽粒扁平呈长方形,由于粉质的顶部比两侧角质干燥得快,所以顶部的中间下凹,形似马齿,故名。
籽粒表皮皱纹粗糙不透明,多为黄、白色,少数呈紫或红色、食用品质较差。
它是世界上及中国栽培最多的一种类型,适宜制造淀粉和酒精或作饲料。
3.半马齿型:也叫中间型。
它是由硬粒型和马齿型玉米杂交而来。
籽粒顶端凹陷较马齿型浅,有的不凹陷仅呈白色斑点状。
顶部的粉质胚乳较马齿型少但比硬粒型多,品质较马齿型好,在中国栽培较多。
4.粉质型:又名软质型。
胚乳全部为粉质,籽粒乳白色,无光泽。
只能作为制取淀粉的原料,在中国很少栽培。
5.甜质型:亦称甜玉米。
胚乳多为角质,含糖分多,含淀粉较低,因成熟时水分蒸发使籽粒表面皱缩,呈半透明状。
多做蔬菜用,中国种植还不多。
6.甜粉型:籽粒上半部为角质胚乳,下半部为粉质胚乳。
中国很少栽培。
7.蜡质型:又名糯质型。
籽粒胚乳全部为角质但不透明而且蜡状,胚乳几乎全部由支链淀粉所组成。
食性似糯米,粘柔适口。
中国只有零星栽培。
8.爆裂型:籽粒较小,米粒形或珍珠形,胚乳几乎全部是角质,质地坚硬透明,种皮多为白色或红色。
尤其适宜加工爆米花等膨化食品。
中国有零星栽培。
9.有稃型:籽粒被较长的稃壳包裹,子粒坚硬,难脱粒,是一种原始类型,无栽培价值。
二.玉米生产地区分布
(一)中国地区分布
原产於中美洲,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喜高温,十六世纪明朝时传入中国,玉米在中国的播种面积很大,分布也很广,是中国北方和西南山区及其它旱谷地区人民的主要粮食之一。
山东省莱西市为玉米的重要产区之一,开鲁县的玉米质量非常高。
(二)全球地区分布
玉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和水稻而居第三位。
种植范围从北纬58°(加拿大和俄罗斯)至南纬40°(南美)。
世界上整年每个月都有玉米成熟。
玉米是美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产量约占世界产量的一半,其中约2/5供外销。
中国年产玉米占世界第二位,其次是巴西、墨西哥、阿根廷。
三.玉米产量,销售量,销售额
(一)玉米产量:
1、中国产量
中国2012年玉米产量预估将上涨4.3%至2.01亿吨。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玉米消费国。
东北地区尽管玉米种植面积增加4.4%,但是天气与病虫害造成单位产量下降,所以东北地区的玉米总产量为7945万吨,同比减少0.8%;华北地区玉米种植面积约为1113万公顷,同比增加1%,受天气利好因素影响,预计单位面积产量增加2.1%,玉米总产量为6556万吨,同比增加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