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边形难题50道

四边形难题50道

1.如图,正方形ABCD中,AB= 3,点E、F分别在BC、CD上,且∠BAE=30°,∠DAF=15度.(1)求证:DF+BE=EF;(2)则∠EFC的度数为度;(3)则△AEF的面积为.2.如图,将矩形ABCD沿对角线BD折叠,C点与E点重合,若AB=3,BC=9,则折叠后重叠部分(△BDF)的面积是.3.如图①E、F、G、H为正方形ABCD各边延长线上的点,CE=BC,DF=CD,AG=DA,BH=AB,若正方形ABCD的面积等于1.(1)则四边形EFGH的面积为;(2)如图②,图③,若将正方形ABCD变为矩形和菱形,其他条件仍然不变,则四边形EFGH的面积分别为,.(3)如图④,若将正方形ABCD变为任意四边形,其他条件仍然不变,请你猜想四边形EFGH的面积为,并说明理由.4.(1)如图1矩形ABCD中,AB=8,AD=5,M为AB中点,则S阴影=,S矩形ABCD=.(2)如图2,在直角梯形ABCD中,AD⊥AB,BC⊥BA,AB=8,BC=4,AD=5,M为AB中点,S阴影= ,S梯形ABCD=.(3)如图3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120°,∠B=60°,AB=8,AB的中点为M,AD=5,S阴影=,S四边形ABCD=.解决问题:如图4有一四边形菜地ABCD,其中AD∥BC,在AB的中点M处有一口井,现要将这块地等分给两家,且都能用井浇地,请你设计方案并说明理由.5.已知: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3,BC=4将△BCD沿BD所在直线翻折,使点C落在点F上,如果BF交AD于E,则AE=.6.(1998•台州)如图,矩形ABCD的长、宽分别为5和3,将顶点C折过来,使它落在AB上的C′点(DE为折痕),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7.如图,将矩形ABCD折叠,使A与C重合,折痕为EF,若AB=3,AD=4,则折痕EF=.8.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C的角平分线分别交AC,AD于E,F点,EG⊥BC,若BA=6,AC=8,AD=10.(1)则FD为;(2)则△BEC的面积为.9.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E,CF分别平分∠BAD和∠BCD,(1)AC与EF互相平分吗?;(2)若∠B=60°,BE=2CE,AB=4,则四边形AECF的周长为,面积为.10.如图,等边△ABC以2m/s的速度沿直线l向菱形DCEF移动,直到AB与CD重合,其中∠DCE=60°,设x s时,三角形与菱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 m2.(1)则y与x的关系表达式是.(2)当x=0.5时,y=;当x=1时,y=.(3)当重叠部分的面积是菱形面积一半时,三角形移动了s.11.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DBC=45°,点F 在AB边上,点E在BC边上,将△BFE沿折痕EF翻折,使点B落在点D处.若AD=1,BC=5.则:(1)BD的长为;(2)∠C的正切值是.12.(2005•新疆)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CD⊥BC,E 为BC边上的点.将直角梯形ABCD沿对角线BD折叠,使△ABD与△EBD重合(如图中阴影所示).若∠A=130°,AB=4cm,则梯形ABCD的高CD≈cm.(结果精确到0.1cm)13.(2010•吉林)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E⊥BC于点E.EF⊥BC于点F.AD=2cm,BC=6cm,AE=4cm.点P、Q分别在线段AE、DF上,顺次连接B、P、Q、C,线段BP、PQ、QC、CB所围成的封闭图形记为M,若点P在线段AE上运动时,点Q也随之在线段DF上运动,使图形M的形状发生改变,但面积始终为10cm2,设EP=xcm,FG=ycm.解答下列问题:(1)直接写出当x=3时y的值是;(2)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当x取时,图形M成为等腰梯形;(4)线段PQ在运动过程中所能扫过的区域的面积为cm2.14.(2001•黑龙江)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4cm,BC=1cm,E 是CD边上一动点,AE、BC的延长线交于点F.设DE=x(cm),BF=y(cm).(1)y(cm)与x(c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2)画出此函数的图象.15.如图,正方形纸片ABCD的边BC上有一点E,AE=8cm,若把纸片对折,使点A与点E重合,则纸片折痕的长是cm.16.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D=1,BC=4,AC=3,BD=4,则梯形ABCD的面积为17.(2010•北京)阅读下列材料:小贝遇到一个有趣的问题:在矩形ABCD中,AD=8cm,AB=6cm.现有一动点P按下列方式在矩形内运动:它从A点出发,沿着AB边夹角为45°的方向作直线运动,每次碰到矩形的一边,就会改变运动方向,沿着与这条边夹角为45°的方向作直线运动,并且它一直按照这种方式不停地运动,即当P点碰到BC边,沿着BC边夹角为45°的方向作直线运动,当P点碰到CD边,再沿着与CD边夹角为45°的方向作直线运动,…,如图1所示,问P点第一次与D点重合前与边相碰几次,P点第一次与D点重合时所经过的路径的总长是多少.小贝的思考是这样开始的:如图2,将矩形ABCD沿直线CD折迭,得到矩形A1B1CD,由轴对称的知识,发现P2P3=P2E,P1A=P1E.请你参考小贝的思路解决下列问题:(1)P点第一次与D点重合前与边相碰次;P点从A点出发到第一次与D点重合时所经过的路径的总长是cm;(2)近一步探究:改变矩形ABCD中AD、AB的长,且满足AD>AB,动点P从A点出发,按照阅读材料中动点的运动方式,并满足前后连续两次与边相碰的位置在矩形ABCD相邻的两边上.若P点第一次与B点重合前与边相碰7次,则AB:AD的值为.18.已知,如图,矩形ABCD中,AD=6,DC=7,菱形EFGH的三个顶点E,G,H分别在矩形ABCD的边AB,CD上,AH=2,连接CF.(1)当四边形EFGH为正方形时,则DG的长为;(2)当△FCG的面积为1时,则DG的长为(3)当△FCG的面积最小时,则DG的长为.19.如图①,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AOBC,∠AOB=60°,OA=8cm,OB=10cm,点P从A点出发沿AC 方向,以1cm/s速度向C点运动;点Q从B点同时出发沿BO方向,以3cm/s的速度向原点O运动.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端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1)则A点的坐标是,C点的坐标是;(2)如图②,从运动开始,经过s,四边形AOQP是平行四边形;(3)在点P、Q运动的过程中,四边形AOQP成为直角梯形.此时t=s(若能,求出运动时间;若不能,填不存在).(图③供解题时用)20.用同样大小的平行四边形按下列图案中的规律摆放:第1个图案有平行四边形3个,第2个图案有平行四边形11个,第3个图案有平行四边形21个,…(1)第4个图案中平行四边形的个数是;(2)第n个(n是大于1的正整数)图案中平行四边形的个数是.21.(2010•汕头)已知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纸片ABC、DEF,如图(1)放置,点B、D重合,点F在BC上,AB与EF交于点G、∠C=∠EFB=90°,∠E=∠ABC=30°,AB=DE=4.(1)求证:△EGB是等腰三角形;(2)若纸片DEF不动,问△ABC绕点F逆时针旋转最小度时,四边形ACDE成为以ED为底的梯形(如图(2)).则此梯形的高为.22.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DC,AB∥DC,AB=BC,AD与BC延长线交于点F,G是DC延长线上一点,AG⊥BC于E.连接DE,若BE=4CE,CD=2,则DE=.23.(2005•无锡)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AB=k(k是正整数),正△PAE的顶点P在正方形内,顶点E在边AB上,且AE=1.将△PAE在正方形内按图1中所示的方式,沿着正方形的边AB、BC、CD、DA、AB、…连续地翻转n次,使顶点P第一次回到原来的起始位置.(1)如果我们把正方形ABCD的边展开在一直线上,那么这一翻转过程可以看作是△PAE在直线上作连续的翻转运动.图2是k=1时,△PAE沿正方形的边连续翻转过程的展开示意图.请你探索:若k=1,则△PAE沿正方形的边连续翻转的次数n=时,顶点P第一次回到原来的起始位置.(2)若k=2,则n=时,顶点P第一次回到原来的起始位置;若k=3,则n=时,顶点P第一次回到原来的起始位置.(3)请你猜测:使顶点P第一次回到原来的起始位置的n值与k之间的关系是(请用含k的代数式表示n).24.如图,以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称中心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A点坐标为(-4,3),且AD与x轴平行,AD=6,则B点、C点、D点坐标分别是、、25.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B∥DC,AB=9cm,CD=3cm,AD=6cm.点P从点A出发,以2cm/s 的速度沿AB向终点B运动;点Q从点C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CD向终点D运动(P、Q两点中,有一个点运动到终点时,所有运动即终止),设P、Q同时出发并运动了t秒.(1)当DQ=AP时,四边形APQD是平形四边形,则t=s;(2)当PQ将梯形ABCD分成一个平形四边形和一个等边三角形时,则t=s;(3)当t=s时,四边形PBCQ的面积是梯形ABCD面积的一半.26.(2010•河源)如图,△ABC中,点P是边AC上的一个动点,过P作直线MN∥BC,设MN交∠BCA 的平分线于点E,交∠BCA的外角平分线于点F.(1)求证:PE=PF;(2)当点P在边AC上运动时,四边形AECF可能是矩形吗?说明理由;(3)若在AC边上存在点P,使四边形AECF是正方形,且APBC=2.此时∠A的度数为度.27.如图,正方形ABCD中,E、F分别在边BC、CD上,∠EAF=45°,BE=2,CF=3,则正方形的边长为.28.已知:如图,点P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DC上一点,且AP和BP分别平分∠DAB和∠CBA.(1)求证:AP⊥PB(2)如果AD=5,AP=8,那么△APB的面积是.29.如图,有两条笔直的公路(BD和EF,其宽度不计)从一块矩形的土地ABCD中穿过,已知:EF是BD的垂直平分线,有BD=400m,EF=300m,则这块矩形土地ABCD的面积为m2.30.如图,在梯形ABCD,AD∥BC,AB=CD,上底AD=227),(1)则C坐标为,D坐标;(2)将梯形ABCD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所得四边形的四个顶点的坐标为:A,B,C,D;(3)梯形ABCD的面积为.31.(2004•三明)动手操作:将一张边长为10cm的正方形纸片ABCD,按如图去折叠,使D点与AB的中点E重合,度量出有关线段的长度(精确到1cm)后,算出图中阴影部分四边形EFGH的面积为cm2.32.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90°,∠C=45°,E是CD的中点,AB=2AD=4,则BE=.33.如图,直角梯形的两底为AD=17cm,BC=25cm,斜腰AB=10cm,AB的垂直平分线EF交DC的延长线于F,则EF的长为cm.34.如图,四边形ABCD为直角梯形,∠C=90°,CD=10cm,AD=30 cm,BC=36 cm,点P从D出发,以2 cm/s的速度向A运动,点Q从B同时出发,以4 cm/s的速度向C运动.其中一个点到达端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1)从运动开始,经过s,四边形PQBA为平行四边形;(2)从运动开始,经过s,四边形PQBA为等腰梯形.35.试画出如图所示的图案,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36.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AF平分∠BAC,交BD于点F.(1)求证:AB-OF=12AC;(2)点A1、点C1分别同时从A、C两点出发,以相同的速度运动相同的时间后同时停止,如图,A1F1平分∠BA1C1,交BD于点F1,过点F1作F1E⊥A1C1,垂足为E,请猜想EF1,AB与12A1C1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3)在(2)的条件下,当A1E1=6,C1E1=4时,则BD的长为.37.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AD=10cm,BC=30cm,动点P从点A开始沿AD边向点以每秒1cm的速度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C开始沿CB边向点B以每秒3cm的速度运动,当其中一点到达端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1)当t=s时,四边形ABQP是平行四边形;(2)当t=s时,四边形ABQP能成为等腰梯形.38.如图,已知AD∥BC,AB=CD,对角线CA平分∠BCD,AD=5,tanB=43,则BC=.39.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BCD各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0,0)、B(9,0)、C(7,5)、D(2,7).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40.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cm,E,F分别为边DC,BC上的点,BF=1cm,CE=2cm,BE,DF 相交于点G,则四边形CEGF的面积为cm2.41.(2006•邵阳)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BC=8.将矩形ABCD沿CE折叠后,使点D恰好落在对角线AC上的点F处.(1)则EF=;(2)则梯形ABCE的面积是.42.如图所示,折叠长方形一边AD,点D落在BC边的点F处,已知BC=10厘米,AB=8厘米,则FC= cm,EF=43.(2002•青海)已知:如图,矩形AOBC,以O为坐标原点,OB、OA分别在x轴、y轴上,点A坐标为(0,3),∠OAB=60°,以AB为轴对折后,使C点落在D点处,则D点坐标是(,).44.如图:在△ABC中,点D、E、F分别在边AB、BC、CA上,已知AB=12,AC=8,四边形ADEF是菱形,则菱形ADEF的边长为.45.已知:AC是矩形ABCD的对角线,延长CB至E,使CE=CA,F是AE的中点,连接DF、CF分别交AB于G、H点,若∠E=60°,且AE=8时,则梯形AECD的面积是.46.现有一张矩形纸片ABCD(如图),其中AB=4cm,BC=6cm,点E是BC的中点.将纸片沿直线AE 折叠,点B落在四边形AECD内,记为点B′.则线段B′C=47.(2003•随州)已知:如图,梯形ABCD中,AD∥BC,DC⊥BC.沿对角线BD折叠,点A恰好落在DC上,记为A′.若AD=4,BC=6,则A′B=.48.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B∥CD,AB=12cm,CD=6cm,DA=3cm,∠D=∠A=90°,点P沿AB边从点A开始向点B以2cm/s的速度移动;点Q沿DA边从点D 开始向点A以1cm/s的速度移动,如果P、Q同时出发,用t表示移动的时间(单位:秒),并且0≤t≤3.(1)当t=s时,△QAP为等腰三角形;(2)不论t取何值,四边形QAPC的面积是一个定值,则这个定值为cm2;(3)当t=s时,△PBC是直角三角形.49.如图,要设计一个等腰梯形的花坛,花坛上底长12米,下底长18米,高8米.(1)梯形的中位线的长是米;(2)在梯形两腰中点连线(虚线)处有一条横向通道,上下底之间有两条纵向通道,各条通道的宽度均为x米.①若通道的总面积等于42平方米,通道的宽是米;②按要求通道的宽不能超过1米,且修建三条通道应付的工资合计为2533元,当通道的宽度为米时,所建花坛应付的总工资最少,最少工资是元.50.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BC=12.动点M、N分别从点B、D同时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其中点M沿BC向终点C运动,点N沿DA向终点A运动,过点N作NP⊥BC于点Q,交AC于点P,连接MP.设动点运动的时间为t秒.(1)当t=6时,PM=;(2)t=时,△PMC的面积等于矩形ABCD面积的1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