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专业-数据库系统期末考试复习题

计算机专业-数据库系统期末考试复习题

数据库系统复习单选题 10 题/20分填空题 5题/20分简单题 2题/20分应用题 4题/40分考E-R图,SQL语句1、数据库模式,每个模式是干什么,作用是什么模式:模式也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外模式:外模式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它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内模式:内模式也称存储模式,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它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组织方式。

2、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实体、关键码、候选码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

属性: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称为属性。

关键码:书目信息中的登陆号和书名等。

其中能起唯一标识作用的关键码称为“主关键码”,如登陆号;反之称为“次关键码”,如书名,作者名等。

通常一个数据元素只有一个主码,但可以有多个次码。

候选码:某一属性组的值能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祖,而其子集不能,则称该属性值为候选码。

主码:主关键字(primary key)是表中的一个或多个字段,它的值用于唯一地标识表中的某一条记录。

在两个表的关系中,主关键字用来在一个表中引用来自于另一个表中的特定记录。

主关键字是一种唯一关键字,表定义的一部分。

一个表不能有多个主关键字,并且主关键字的列不能包含空值。

主关键字是可选的,并且可在CREATE TABLE 或ALTER TABLE 语句中定义。

外码:“外码”在数据库中是相对主码而言的,即外键(用于建立和加强两个表数据之间的链接的一列或多列)。

3、数据库系统的构成一个完整的数据库系统中包括操作系统(OS)、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主语言系统、应用程序软件和数据库.4、数据模型,每种数据模型是怎样的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对象关系数据模型、半结构化模型。

层次模型:层次模型是以记录类型为结点的树型结构,下层记录是上层记录中某元素的细化。

层次模型的记录类型间只有简单的层次关系,且满足以下条件:有一个记录类型没有父结点;其他记录类型有且只有一个父结点。

网状模型:有一个以上记录类型没有父结点;至少有一个记录类型多于一个父结点。

用这种网络结构表示记录类型之间联系的模型称为网状模型。

关系模型:关系模型的基本思想是把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用二维表格的形式描述。

一个关系可以看作一个二维表,表中每一行是一个记录,每一列是一个字段。

5、数据库设计的基本阶段、步骤,每部是干什么的,概念设计(描述阶段主要任务)1,需求分析进行数据库设计首先必须准确了解与分析用户需求(包括数据与处理)。

需求分析是整个设计过程的基础,是最困难和最耗费时间的一步。

作为“地基”的需求分析是否做得充分与准确,决定了在其上构建数据库“大厦”的速度与质量。

需求分析做得不好,可能会导致整个数据库设计返工重做。

2,概念结构设计概念结构设计是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关键,它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模型。

3,逻辑结构设计将概念结构转换为某个数据库管理系统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并对其进行优化。

4,物理结构设计为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包括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5,数据库实施设计人员运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库语言、工具及宿主语言,根据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结果建立数据库,编制与调试应用程序,组织数据入库,并进行试运行。

6,数据库运行和维护数据库应用系统经过试运行后即可投入正式运行。

在数据库系统运行过程中对其进行评估、调整与修改。

6、常用的sql语句,实现查询、更新查询:SELECT <目标列表达式>FROM <表名或视图名>[WHERE <条件表达式>][GROUP BY <列名1> [Having <条件表达式>]][ORDER BY <列名2 > [ASC|DESC]];select salespersonid,orderdate,max(totaldue)as maximumtotalsales from[Sales].[SalesOrderHeader]where SalesPersonID is not null and OrderDate>='2007/1/1'group by SalesPersonID,OrderDatehaving max(TotalDue)>150000order by OrderDate desc插入:INSERTINTO <表名>VALUES (<常量>);INSERTINTO SC(Sno,Cno)VALUES('201215128','1');修改:UPDATE <表名>SET <列名>=<表达式>[WHERE <条件>];UPDATE StudentSET Sage=22WHERE Sno='201215121';删除:DELETEFROM <表名>[WHERE <条件>];DELETEFROM StudentWHERE Sno='201215128';课堂习题:7、数据库视图,概念、如何创建视图是从一个或几个基本表(或视图)导出的表。

它与基本表不同,是一个虚表。

数据库中只存放视图的定义,而不存放视图对应的数据,这些数据仍存放在原来的基本表中。

所以基本表中的数据发生变化,从视图中查询出的数据也就随之改变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视图就像一个窗口,透过它可以看到数据库中自己感兴趣的数据及其变化。

视图一经定义,就可以和基本表一样被查询、被删除。

也可以在一个视图之上再定义新的视图,但对视图的更新(增、删、改)操作则有一定得限制。

Create View <视图名>AS <子查询>[with check option];CREATE VIEW IS_StudentASSELECT Sno,Sname,SageFROM StudentWHERE Sdept='IS';8、数据库事物的基本性质,每个基本性质指的是什么一句话概括所谓事务实用户定义的一个数据库操作序列,这些操作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

原子性:事务时数据库的逻辑工作单位,事务中包括的诸操作要么都做,要么都不做。

一致性:事务执行的结果必须是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

隔离性:一个事务的执行不能被其他事务干扰。

持续性:指一个事务一旦提交,他对数据中心数据的改变就应该是永久性的。

9、完整性约束,有哪些约束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自定义完整性实体完整性:实体完整性要求每一个表中的主键字段都不能为空或者重复的值。

实体完整性指表中行的完整性。

要求表中的所有行都有唯一的标识符,称为主关键字。

主关键字是否可以修改,或整个列是否可以被删除,取决于主关键字与其他表之间要求的完整性。

参照完整性:参照的完整性要求关系中不允许引用不存在的实体。

与实体完整性是关系模型必须满足的完整性约束条件,目的是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用户定义的完整性:用户自定义完整性指针对某一具体关系数据库的约束条件,它反映某一具体应用所涉及的数据必须满足的语义要求。

例如某个属性必须取唯一值,某个非主属性也不能取空值,某个属性的取值范围在0-100之间等10、数据库系统的二级映像这两层映像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能够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1.外模式/模式映像:当模式改变时,由数据库管理员对各个外模式/模式的映像作相应改变,可以使外模式保持不变。

应用程序是依据数据的外模式编写的,从而应用程序不必修改,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简称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2.模式/内模式映像:由数据库管理员对模式/内模式映像作相应改变,可以使模式保持不变,从而应用程序也不必改变。

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简称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11、数据库范式,每个范式的要求,判断关系模型属于的范式,说明理由2nf:若R属于1NF,且每一个非主属性完全函数依赖于任何一个候选码,则R属于2NF。

3nf:bcnf:4nf:12、给出应用背景,画出数据库的ER图,关系模型,主码外码虚线上半部分:13、常见的冗余技术建立冗余数据最常用的技术是数据转储和登记日志文件。

14、数据库的安全性控制,使用什么sql语句实现数据库安全控制包括用户身份鉴别、多层存取控制、审计、视图和数据加密等技术授权:Grant <权限>On <对象名>To <用户>GRANT SELECTON TABLE StudentTO U1;收回:Revoke <权限>On <对象名> From <用户>REVOKE UPDATE(Sno) ON TABLE Student FROM U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