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体育强县提升全民素质——平阳县创建浙江省体育强县汇报材料中共平阳县委平阳县人民政府(2009年11月18日)平阳县位于温州市东南部,是一个有1700多年历史的老县,全县陆域面积1051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300多平方公里,总人口约85万人,辖17个建制镇、14个乡,32个社区、6个居民区、583个行政村。
2008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62亿元,财政总收入1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8.8亿元。
平阳县有着悠久的尚武历史,民间习武、锻炼风气一直较浓,体育文化底蕴深厚,历代名人辈出,素有“东南小邹鲁”之称,全县31个乡镇中,成功创建10个省级体育强镇。
先后荣获“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武术之乡”、“全国象棋之乡”、2007年度“全国全民健身优秀组织奖”,2008年度“全国全民健身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在温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体育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平阳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要求和增强人民群众体质为出发点,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浙江省全民健身条例》,全面推进体育设施建设,健全完善体育组织网络,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大力培育体育人才队伍,全力夯实创建省体育强县的各项工作基础,取得了显著成效。
现将主要工作汇报如下:一、加强组织领导,推进创强进程(一)领导重视,加强创强部署。
2005年,根据省创建文化大省、体育强省的总体部署,平阳县委、县政府就作出了建设文化名县、体育强县的决定,制定出台《中共平阳县委关于加快文化名县建设的决定》和《平阳县体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将体育事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小康建设社会目标管理,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切实强化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地位。
县委、县政府每年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县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体育工作,县委全会、县“两会”把发展体育事业作为重点工作任务进行部署。
县政府连续三年将体育设施建设列入县政府十大为民办实事工程。
多次进行体育工作专题调研、视察,以协调会形式着力解决制约体育工作发展的突出问题。
今年4月,我县再次召开创建省级体育强县动员大会,制发《平阳县创建浙江省体育强县实施意见》、《平阳县创建浙江省体育强县宣传工作方案》等文件,全面部署创强工作,分解、落实创强工作任务。
(二)强化保障,落实创强措施。
一是成立创强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创强指导。
2008年平阳县提出创浙江省体育强县的工作目标,把创强工作作为县委、县政府年度工作重点,列入政府工作报告,专门成立以亓宾副书记为组长,县委宣传部长、县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有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县创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领导、协调全县创强工作。
同时,把体育事业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体育经费逐年增加。
二是建立机制,确保任务落实。
1、建立信息通报机制,编印《平阳体育——创建省级体育强县专刊》,定期通报工作进度;2、建立业务培训机制,分层次、分批次对创强骨干进行业务培训,共培训700多人次。
3、建立督查考核机制,县政府专门成立创强工作督查组,县人大、县政协组织创强工作专题视察和检查,把体育事业发展纳入重点工作责任制,成为各乡镇、有关部门年度目标考核的重点内容之一。
4、建立宣传机制,通过新闻媒体、赛事活动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宣传创强工作,营造浓厚的创强氛围。
二、完善组织机构,健全服务体系(一)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健全体育机构。
1998年平阳体育运动委员会更名为平阳体育事业发展局。
目前县体育事业发展局设有办公室、群众体育科、训练竞赛科三个科室,下属县体育中心、少体校、游泳池、体育技术辅导站等4个事业单位,有参照公务员管理工作人员9人,在职事业人员28人(不含退休8人),组织机构健全、领导班子和科室分工明确,管理制度完善。
县体育局全年工作目标明确、责任落实,能较好完成年度各项体育工作目标任务,在推动平阳县体育事业的发展方面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二)构建三级群众体育服务体系。
平阳县建立县全民健身领导小组,县体育总会设立秘书科,建立县国民体质监测与社会体育指导中心。
2009年10月召开平阳县体育总会换届大会,印发了《关于推进县体育总会和体育社团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规范对全县体育社团的管理。
平阳已成立各类单项体育协会18个,单项体育俱乐部14个,会员总人数超过2万人。
体育社团的活跃带动了更多的群众参与体育健身活动,平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35万余人,占全县人口比例逾41%。
全县31个乡(镇)建立全民健身领导小组、体育指导站、体总分会;建立省级农村体育俱乐部16个,市、县级农村体育俱乐部77个。
全县基本形成了体制顺畅、责任落实、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群众体育服务体系。
三、加快设施建设,优化健身环境近年来,平阳县按照创建省级体育强县的要求,以“为民办实事”工程为契机,不断加大对体育设施的投入力度,全县体育设施建设空前加快,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体育设施全面更新完善,设施管理更加规范到位,走在全市先进行列,为我县体育事业发展打好坚实的硬件基础。
(一)科学规划,推进县本级体育场馆建设。
平阳县体育中心位于县城核心区域,规划占地165亩,总投资近2亿元,内建体育馆(3500座)、游泳馆(1800座)、体育场(10000座)。
其中平阳体育馆投资7000多万元,于2004年建成并投用。
平阳游泳馆规划用地约15亩,总建筑面积8300多平方米,总投资3000万元,目前已完成项目立项,前期筹建工作正在抓紧进行。
平阳体育场已完成规划选址和平面图设计工作,目前由平阳中学体育场(4000座)代替,实行资源共享;鳌江体育中心规划占地60亩,已用地27亩建成标准游泳池、羽毛球馆、五环宾馆等场馆;此外,中国谢侠逊棋院也正在积极筹建中,该棋院占地30多亩,建成后可承办国家级棋类赛事,集训练、比赛、住宿、展览为一体,是目前国内少数的综合性棋类赛馆之一。
(二)共建共享,扩大基层体育设施覆盖面。
近年来,县财政平均每年安排100万元以上,各乡镇落实相应的配套资金,以省小康体育村和市、县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建设为载体,新建了一大批群众健身苑(点)、篮球场、门球场、室内活动室。
据统计,2009年省、市、县共投入540万元建成省小康体育村110个,市、县体育为民办实事全民健身工程156个。
目前,全县31个乡镇均建有灯光篮球场、室内活动室,32个社区全部建有健身设施,583个行政村中有565个村建有一定数量的体育设施,覆盖率达96.91%,其中375个村达到创强标准,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64.32%,197个村建成省小康体育村。
截止2009年10月底,平阳县共有健身苑(点)1247个,门球场37个,公共体育场地(不包括学校体育场地)2144个,面积超过122.6万平方米,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超过1.4平方米。
学校体育场地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机关、事业单位、百人以上企业均有一个以上活动场所。
(三)完善管理,提升体育设施服务质量。
近年来,平阳县在大力推进体育设施建设的同时,不断规范体育设施的管理,出台《平阳县全民健身苑(点)管理办法(试行)》,建立健全体育设施管理的责任主体、经费投入、设施维护、场地卫生、报废更新、伤害保险等一整套长效管理机制,落实专人负责场地器械,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施安全、正常使用。
平阳体育馆、鳌江体育中心、县游泳池全年向社会公众开放,深受群众的欢迎。
认真做好学校、机关企事业体育设施向社会公众开放工作,方便了群众体育健身活动。
四、普及全民健身,发展群众体育近年来,平阳县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在广大群众中掀起广泛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潮,营造了浓厚的全民健身氛围。
(一)组织各类体育赛事,打响平阳体育竞技品牌。
2007年以来,平阳县先后举办“墙改杯”乒乓球比赛、“萧振杯”篮球比赛、育英杯传统武术比赛、迎奥运“水利杯”羽毛球团体赛、迎奥运县机关登山比赛、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等县级大型体育健身系列活动30余次,参加人数超40万人。
尤其是今年我县举办县第五届运动会,历时5个月,有2680多名运动员参加,是我县举办的历时最久、项目最全、参赛人数最多的一届运动会;成功承办南麂国际海钓节、“金桥杯”省第十六届国际标准舞锦标赛、全国女子散打冠军赛、全国体育舞蹈公开赛等系列赛事,今年承办的中国“红色旅游杯”桥牌邀请赛,共有来自全国各地28个队156人参加比赛,原国家财政部部长项怀诚、原省人大副主任徐志纯到场参与比赛。
(二)贯彻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推动学校体育发展。
本着“健康第一”的工作理念,平阳县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
各中小学校设立体育领导机构,把体育经费纳入核定的学校年度教育经费预算,定期召开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及时对体育工作进行计划和总结。
严格按照要求配全、配足体育教师,积极开展“两课”、“两操”活动,广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至少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每年举办中小学生体育节和排球、篮球等各类比赛,全县95%以上学生达体质健康标准。
(三)加快推进体育社会化。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不断发展,培养一批指导群众科学健身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显得尤为重要。
平阳县认真做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考核和管理工作,平阳有三级及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1200多人,每千名体育锻炼者配备3名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
已建成省级国民体质监测与社会体育指导中心,自2006年开始共组织十三次国民体质检测,参检人数逾2400人次,每年检测人数超过500人。
据统计,平阳县群众国民体质合格率达65%以上。
(四)推动不同人群的体育工作。
加强县老年体协建设,实现人员、经费、办公地点三落实,2007年以来每年组织4次以上体育比赛,2008年荣获“全国亿万老年人健步走向北京奥运会活动先进地区”的光荣称号,今年成功举办县第六届老年人运动会,近700名运动员参加了10个项目比赛,有1000多老年人参加了全民健身健步走活动。
目前我县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老年人数达到51%;加强幼儿体育工作,2007年至今每年组织开展幼儿趣味体育活动超过10次,积极开展浙江省幼儿体育示范幼儿园创建工作;通过举办运动会、指导训练、业务培训等方式,推进农民、少数民族、残疾人、外来创业者的体育工作。
五、注重人才培养,提升竞技水平(一)扎实开展业训工作。
平阳认真实施“奥运争光计划”,坚持精品战略与规模效益并举的方针,扎实推进业余训练工作。
平阳县有省级业余训练点布点17个项目、284名运动员,14个重点项目有全天候的标准训练场,开设项目训练器材相对齐全、完整,布点学校运动员、教练员档案较为完整,体育后备人才库较为完善,有20%以上的学校为县级以上重点布局项目学校,省级业余训练点布点人数和布点经费的到位率达到100 %,筹好、用好运动员训练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