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外科常见疾病与手术并发症

普外科常见疾病与手术并发症


④消化:应激性溃疡
⑤血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⑥精神:胰性脑病
感染:败血症
休克
血液和血浆大量渗出, 失液量可达血容量的30%; 呕吐丢失体液及电解质; 激肽释放酶的激活, 使血液中激肽和缓激肽水平上
升, 引起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
坏死胰腺释放心肌抑制因子使心肌收缩不良;
并发感染或胃肠出血。
出血(一)
可发生在胃内,也可发生在腹腔内。 腹腔内出血多是由于手术止血不完善或某一血管的结 扎线脱落,主要表现为术后早期出现出血性休克症状。 可能出现腹部饱满,叩诊有移动性浊音。一旦确诊, 应立即手术止血。 胃内出血部位常在胃肠吻合口、胃残端缝合口及十二 指肠残端。术后从胃管吸出少量的血性液体是常见的, 会逐渐减少以至消失。若胃肠减压管吸出的血液较多, 应严密观察。如果不断吸出多量的鲜血,说明胃内有 活动性出血,应及时向胃内灌注去甲肾上腺素盐水溶 液行胃冲洗,同时输血及静脉内滴注止血剂等。若效 果不佳,应再次手术止血。
胃壁缺血坏死
由于术中切断了胃小弯侧的血供,可引起小弯胃壁缺 血坏死,局部形成坏死性溃疡的发生率在20%左右, 溃疡大于3cm时可引起出血,导致胃壁全层坏死穿孔 者少见。 术后若发现胃小弯有缺血坏死应禁食、严密观察,有 穿孔腹膜炎时应再次手术,修补穿孔、引流腹腔。
吻合口破裂或瘘
常在术后一周左右发生。 与缝合技术不当、吻合口张力过大、组织血供不足有 关,在贫血、水肿、低蛋白血症的病人中更易出现。 表现:高热,脉速,腹痛以及弥漫性腹膜炎
分泌增加,刺激肠蠕动的体液因子释放。
治疗:口服易蒙停、考来烯胺能有效控制腹泻。
急性阑尾炎的并发症
腹腔脓肿:是阑尾炎未经及时治疗的后果。表现为麻痹性肠梗阻的腹胀症状、
压痛性包块和全身感染中毒症状等。B超和CT可协助定位。一经诊断即应在超声 引导下穿刺抽脓冲洗或置管引流,必要时手术切开引流。保守治疗应在治愈后3 个月左右择期手术切除阑尾,比急诊手术效果好。
尿潴留:膀胱移位、盆腔神经损伤及前列腺肥大是引起直肠术后排
创面出血:因静脉丛丰富,术后容易因为止血不彻底或用力排便等
胆道疾病常见并发症
胆囊穿孔
胆道出血
胆管炎性狭窄 胆源性肝脓肿
胆源性胰腺炎
胆道术后并发症
出血
胆瘘
黄疸 感染、脓肿
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 复杂胆道手术的危重病人,以急性胃十二指肠
急性肾衰竭
急性胰腺炎时, 血中胰蛋白酶浓度明显升高, 启动血管 收缩, 促成肾功能损害; 蛋白溶解酶可凭借降解血浆蛋白的过程释放多肽, 导 致肾小球渗透性增加, 并出现继发性肾小管及肾间质 损害;
胰腺炎时胰周炎性渗出物、胰酶及其毒素直接波及肾
脏, 亦是造成肾损害的一个原因。
胰性脑病
胰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可能由于大量
粘膜病变出血常见,是机体应激反应。
胆道出血:
原因:可由于胆管壁切开后,胆管出血点缝合止血
不彻底,或由于感染的胆管粘膜溃疡面出血。
表现:T管流出血性胆汁或少量血液,亦可经胆管 排至肠道而出现黑便。
处理:小量出血在治疗下多自行停止,大出血病情
危重者需急诊手术治疗。
胆瘘
原因:小胆管或和副肝管损伤,胆囊管处理不当,胆 肠吻合口瘘,胆管远端堵塞,T管部分滑脱等。 表现:腹腔引流液出现少量胆汁样液体,如漏入腹腔 则有弥漫性腹膜炎表现。 处理:充分引流,加强抗感染和全身支持治疗。
出血(二)
发生在术后24小时以内的胃出血为,多属术
中止血不确切;
术后4~6天发生出血,常为吻合口粘膜坏死脱
落而致;
术后10~20天发生出血,与吻合口缝线处感
染、粘膜下脓肿腐蚀血管所致。
胃排空障碍
胃排空障碍 机械性梗阻:吻合口过小、内
翻过
多或扭曲引起吻合口梗阻
功能性:残胃无张力或吻合口炎症 水肿(往往是暂时性的)
烈疼痛、呕吐伴上腹部压痛,呕吐物量少,多不含胆
汁,上腹部有时可触及包块。 输出襻梗阻:表现为上腹部饱胀,呕吐含胆汁的胃内 容物。钡餐检查可明确梗阻部位。
碱性反流性胃炎
由于毕2式术后碱性胆汁、胰液、肠液流入胃内,破 坏胃粘膜屏障,导致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等改变。
表现:上腹或胸骨后烧灼痛、呕吐胆汁样液体和体重 减轻。
阑尾切除术后并发症
出血:阑尾系膜的结扎线松脱,引起系膜血管出血。表现为腹痛、
腹胀和失血性休克等。应立即输血补液,紧急再次手术止血。
切口感染:是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在化脓或穿也性急性阑尾炎
中多见。表现为术后2~3日体温升高,切口胀痛或跳痛,局部红肿、 压痛等。处理原则:可先行试穿抽出脓液,或于波动处拆除缝线,排 出脓液,放置引流,定期换药。短期可治愈。 术后卧床等有关。病情重者须手术治疗。
粘连性肠梗阻:较常见,与局部炎症重、手术损伤、切口异物、
阑尾残株炎:阑尾残端保留过长超过1cm时,或粪石残留,术 粪瘘:少见,一般经非手术治疗可闭合自愈。
后残株可炎症复发,仍表现为阑尾炎症状。也偶见术中未能切除病变 阑尾,而将其遗留,术后炎症复发。应行钡剂灌肠透视检查以明确诊 断。症状较重时应再次手术切除阑尾残株。
术后持续胃肠减压,给予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或术中同
时行空肠造口给肠内营养,并给广谱抗生素。
术后梗阻
输入襻梗阻 毕2式胃大部切除术后
输出襻梗阻
吻合口梗阻: 吻合口太小或吻合时胃肠壁组织 内翻过多而引起,也可因术后吻
合口炎症水肿出现暂时性梗阻。
若保守治疗无效,可手术解除梗
阻。
输入襻梗阻:有急、慢性两种类型,表现为上腹部剧
菌或真菌生长。
急性胰腺假性囊肿:胰腺周围液体积聚,被纤维组织包裹形成假性囊肿。 胃肠道瘘:胰液的消化和感染的腐蚀均可使胃肠道壁坏死、穿孔而发生瘘。 出血:由于胰液的消化作用,有时也会造成腹腔或腹膜后的大出血。
急性胰腺炎的全身并发症
脏器功能衰竭: ①循环:休克 ②呼吸:低氧血症 ③泌尿:急性肾衰竭
小肠术后并发症
肠梗阻:由于广泛性肠粘连未能分离完全,或术后胃肠道处
于暂时麻痹状态,加上腹腔炎症、重新引起粘连而导致。表现
为阵发性腹痛、腹胀、呕吐等。保守治疗一般多可缓解。
腹腔内感染及肠瘘:术后3~5天出现体温升高、切口红肿
及剧痛时应怀疑切口感染;若出现局部或弥漫性腹膜炎表现, 腹腔引流管周围流出液体带粪臭味时,应警惕腹腔内感染及肠 瘘的可能。应进行积极的全身营养支持和抗感染治疗,局部双 套管负压引流。
内、外瘘形成:少数阑尾周围脓肿可向小肠或大肠内穿破,亦可向膀胱、
阴道或腹壁穿破,形成瘘,此时脓液可经瘘管排出。X线钡剂检查或经外瘘置管 造影可协助了解瘘管走行,有助于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化脓性门静脉炎:阑尾静脉中的感染性血栓沿肠系膜上静脉至门静脉所致。
表现为寒战、高热、肝肿大、剑突下压痛、轻度黄疸等。如病情加重会产生感染 性休克和脓毒症,治疗延误可发展为细菌性肝脓肿。行阑尾切除并大剂量抗生素 治疗有效。
的胰酶进入血液循环, 引起脑血管病变, 静脉
瘀血, 小出血灶和软化灶及神经细胞中毒、水
肿、代谢障碍, 从而出现多种多样精神症状。
感染
感染是重症胰腺炎后期的主要死亡原因,常见 的细菌为肠内G-菌,主要为大肠杆菌,真菌
的感染率也很高,主要是感染念珠菌,在临床
上症状无特异性,早期不易被发现。
胰腺术后并发症
直肠术后并发症
切口感染:有肠造口者,术后2~3天尽量取造口侧卧位,避免造口
肠管的排泄物污染腹壁切口,并密切观察切口有无充血、水肿、剧烈 疼痛及生命体征的变化。
吻合口瘘:术中误伤、吻合口缝合过紧影响血供、术前肠道准备不
充分、病人营养状况不良、术后护理不当等都可导致吻合口瘘。表现 为突起腹痛或腹痛加重、腹膜炎体征,若留置有吻合口引流管者可观 察到引流出略浑浊液体。应禁食、胃肠减压,行盆腔持续滴注、负压 吸引,同时予肠外营养支持,必要时急诊手术。
需立即手术修补、腹腔引流;症状较轻无弥漫性腹膜 炎时可先行禁食、胃肠减压、充分引流、肠外营养、 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
十二指肠残端破裂
发生在毕2式胃手术后早期的严重并发症。 表现:突发上腹部剧痛,发热,腹膜刺激征以及白细 胞计数增加,腹腔穿刺有胆汁性液体可明确诊断。 必须及时手术处理。
出血
感染
胰瘘
胆瘘
血糖异常 胃排空障碍
出血
胰腺术后出血是一种急危并发症, 病死率极高, 包括腹腔内出血和上消化道 出血。出血发生与患者术前营养状况、胆红素水平及手术时间等因素有关 。
腹腔内出血占早期出 血的84%, 均发生在 术后24 h 内, 多为止 血不彻底或结扎不牢 所致吻合口出血。 腹腔晚期出血( 1 周以 上) 多由于胰瘘、胆瘘 等腐蚀血管所致, 一旦 发生, 病死率将明显提 高。
根据进食后出现症状的时间可分为早期与晚期
两种类型,部分病人可同时出现。
早期倾倒综合征
发生在进食后半小时内 原因:高渗性食物快速进入肠 道,引起内肠道内大量分泌肠 源性血管活性物质;渗透作用 使细胞外液大量移入肠腔 表现:一过性血容量不足(心 悸、心动过速、出汗、无力、 面色苍白等),消化道症状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治疗:饮食调整----少量多餐, 避免过甜食物,减少液体摄入 量并降低渗透浓度。如饮食调 整效果不佳可以生长抑素治疗, 常可奏效。
抑酸剂无效。可服用胃粘膜保护剂、胃动力药及胆汁 酸结合药物。 一般采用Roux-en-Y胃肠吻合,以减少胆汁反流入 胃的机会。
倾倒综合征
术后原有的控制胃排空的幽门窦、幽门括约肌
及十二指肠球部解剖结构不复存在,加上部分
病人胃肠吻合口过大(特别是毕2式),导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