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
了巩固知识,形成技能
和技巧,还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如 果题目带有一定的思考性,就易于集中学生 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 的求知欲。在设计练习时,可设计一题多变, 一题多解的题目以及数学游戏等。
六、突出练习题的应用性。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知识加以运用,
“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1、基本练习: (1)填空 A、2.5×(4+0.4)=2.5×____2.5×____ B、108×12.5=(___+___)×12.5=100×12.5+___×___ 该项练习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乖法分配律的基本变形。 (2)简算 A、1.25×(4+0.8) B、7.8×5.8+7.8×4.2 该项练习是让学生能熟练地运用乖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2、变式练习: (1)简算 A、9.8×99+9.8 B、2.4×98+4.8 该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 3、综合练习: (1)简算 A、2.5×1.25×3.2 B、1.25×(1.6×0.23+0.77×1.6) 该项练习是运用乖法的结合律,分配律进行简算,以便防止新旧知识混淆。
四、练习设计应有多层次性
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总是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 浅到深的。课堂练习也应遵循这一规律而逐步加深 练习的难度。让学生拾反而上。练习层次一般可分 基础练习,变式练习,综合练习。使学生通过练习 达到懂、会、熟。基本练习也可是模仿题,练习着 眼于“双基”,以巩固所学到的基础知识和形成基 本技能,变式练习可以是形式上变化的题,也可以 是位置变化的题,或是逆向思考题。目的是为了防 止思维定势,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巩固新和技 能;综合练习是知识综合的练习题。如新旧知识融 合在一起的练习,以便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加强 对新旧知识的理解,防止新旧知识混淆
二、练习设计要有针对性
所谓针对性是指练习的设计要紧扣教学目标,
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还要注意知识的前后 联系,尤其是对后继知识的延伸和拓展。这 样就能使学生通过练习有所提高,从而真正 的练在关键处。
三、 练习设计具有丰富性
《 数学课程标准》提到:教材编写时,应采用多样 的形式(如图片、游戏、卡通、表格、文字等), 直观形像、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地呈现素材,提高 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对教材 编写提出这样的要求,那么对教师在平常的练习设 计中,也应努力做到这一点,使自己所设计的练习 不管在内容还是在呈现形式上都要丰富多彩,从而 改变过去在练习中的严肃有余,生动不够,活泼不 足的形式。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 以达到练习的有效性。
七、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
有效地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
记忆。因此练习的设计要减少指令性成分, 增强练习的开放性。它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 维空间,能有效的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在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 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运用开放性的练习引导学 生学会分析、学会筛选、学会思考、学会整 合。
使学生感到知识是一种使人变得崇高起来的 力量,这是兴趣的重要来源。他们发挥自己 的聪明才智,把收集到的问题运用已学的知 识解决它,就不再单纯是背诵和记忆书本上 现成的知识,而是实实在在的“解决问题” 了,通过问题的解决,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了,并且在此过程中学到了数学的思想 和方法,也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而活动又是儿童的天性,对于形象思维为主 的学生来说,数学是枯燥的、机械的、严肃 的,重复的作业尤其令人乏味。根据这些特 点,练习应转变作业方式,把机械单调的练 习转变为学生自己的有声有色的活动,让学 生在实践中去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 理和交流。让学生通过操作来理解题意,解 答习题,学生学得比较主动,不会出现干坐 着一筹莫展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