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司安全生产工作检查报告

公司安全生产工作检查报告

公司安全生产工作检查报告
20XX年1月16日,我公司驾驶员杨XX驾驶“新A6N397”车辆在XX酒店处因违章行驶发生一起撞人交通事故。

3月10日,公司驾驶员陈XX驾驶“XX”车辆在距离和硕收费站约8公里处因爆胎引发翻车事故。

两起安全事故相隔时间如此之短,令公司全体职工倍感痛心。

对于两起行车安全事故,院领导高度重视和关切,迅速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妥善解决事故后果,同时,严格要求我公司对安全生产隐患进行细致排查,加强对驾驶人员的安全操作、警醒教育工作,在公司内部深入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和培训工作。

XX年3月27日,我院召开安全生产专题工作会议,陈发明院长和冯虎书记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安排布署,强调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要求各部门深入人心的开展安全生产工作,将安全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前提,认真分析各类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消除事故隐患。

院安全生产工作专题会议结束后,公司领导针对会议要求在公司内部作了认真布署。

首先,组织召开公司安全生产专题工作会议,要求全体职工树立“我要安全”的意识,强调安全问题是全体员工的大事,
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全员关心、全员参与,才能防患于未然,才能扎扎实实把各项生产工作做好。

在开展“我要安全”主题学习活动的同时,公司还结合试验工作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安全重点防患工作的警示教育、规范操作教育,强化全员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不仅包括交通安全、外业工作安全、用工安全保障,还包括仪器设备规范操作和安全管理、化学药品安全存放和使用等。

通过对安全生产知识的学习和在全体职工中开展讨论,进一步引发了大家的思考。

以下为公司全体职工的几点认识:
一、安全事故发生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1、通过观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都有它的偶然性,更有它的必然性。

事故的发生都是与该生产过程相关的人、物、作业环境、生产管理等息息相关,其中只要有一方存在不安全因素,在特殊条件的激发下就很容易发生事故。

2、不安全因素是事故发生的必然性,特殊条件成为事故发生的偶然性。

不安全因素具体表现为人的因素即作业人员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物的因素即生产设备及其附属设施不符合规范要求,作业环境性因素即工作的环境条件不符合规范要求,管理性因素即管理
行为和规章制度不符合规范要求。

特殊条件即人的失误或自然条件的突然改变产生不安全因素形成对人身或生产构成危害的可能。

只有必然才有偶然,没有必然偶然也就不存在。

二、抓违章思想是关键
1、习惯性违章行为。

习惯,就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

所谓习惯性违章,就是固守旧有的违背规则的不良作业习惯。

因杜绝习惯性违章操作和习惯性违章指挥。

2、如何杜绝习惯性违章,培养自觉的好习惯呢?安全生产离不开人,人的管理,人的行为,直接影响到安全生产,反习惯性违章成为安全管理中的重中之重。

现代的安全管理理念告诉我们:安全与危险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安全。

在科技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提高设备安全性能,改善劳动作业环境是必不可少的。

安全生产,以人为本,“抓安全的过程中,狠抓反习惯性违章,注重从思想上提高人,从制度上规范人,从管理上保障人。

习惯的违章看起来是小事,其实不然,好多大的事故往往是由于习惯性违章造成的,一次违章不一定出事,但出事一定源于违章,所以说习惯性违章“人命关天”。

只有从思想上让职工提高对习惯性违章的
认识、危害及后果,才能杜绝事故的发生。

3、充分利用各种安全宣传方式,加强职工、民工思想教育。

“一人把关一处安,众人把关安如山”,全员参与开展形式多样安全文化活动。

企业的安全生产,靠的是广大职工、民工守纪的自觉行动,企业安全了,经济效益上去了,职工的收入才会提高。

开展“安全从我做起向违章告别”等活动,通过活动形成“遵章光荣、违章可耻”的良好氛围。

唤醒职工对生命的重视,只有让每个职工都感到:安全不再是个人的事,而和集体利益密切相关,使安全成为集体共同的奋斗目标。

三、落实责任强化安全意识
所谓安全意识,是指安全生产的客观实际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对于公司来说,要落实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必须强化安全人员的安全意识。

1、“我要安全”是全员意识的集中反映,安全问题是公司全体员工的事,必须全员都来关心才能搞好。

因此,要围绕“我要安全”。

有的放矢地培养全员安全意识,通过组织全员进行学习培训,完善机制,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质量,提高员工的安全技能,为安全生产提供人才保障。

2、注意事故原因剖析也是提升安全意识的一个必
要措施。

企业负责人必须确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把事故隐患当成事故抓,小事故当成大事故抓,别人的事故当成自己的教育抓。

严格按照事故处理“四不放过”原则,查明原因,追究责任,从而树立公司良好的安全风气。

在外业工作中,如果防护设施齐全,就能有效的避免安全事故。

比如:下雨路滑加之车速过快是事故发生的必然,驾驶员采取措施的失误是偶然,如果不下雨或车速慢一点,事故就不会发生。

因此,在通常情况下,不安全因素只表现为一种危险,只有在突发的不安全条件的激发下才造成事故,只要不存在不安全因素,就是有突发的不安全条件,也不会造成事故。

就如使用了安全照明电压就不怕触及用电器。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只要控制住任何一方面因素,就可以控制事故的发生。

3、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实行全员目标管理。

实施目标管理是科学管理的一种有效形式,它使各项管理工作逐步达到规范化。

工作中必须层层签订责任书,把每一项目标任务落实到人,要明确每一项目标任务的责任人。

通过责任制的落实和责任的分工,才能使每一个职工人人有目标、个个有责任。

四、安全事故的防范
1、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
展观。

首先把重视人的生命视作公司安全管理的第一需要,因为人的不安全因素是最大的安全隐患。

其次始终把做好职工安全思想教育作为安全工作的重点,加强安全培训,提高职工的业务能力和工作责任感,通过考核奖惩激发职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消除职工在安全生产上的麻痹大意思想和侥幸心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

“以人为本”是安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安全管理的关键是人的管理,人是安全生产的实现主体,安全生产本身是对人的生命权益的维护。

2、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完善岗位责任制,建立安全生产的标准化管理。

从上到下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坚持行政第一负责人就是安全第一责任人制度,配备专人负责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班组配备兼职安全员,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覆盖生产经营全过程。

明确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任务、职责,通过奖惩调动各专兼职安全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及时排除事故隐患。

发挥群众的监督检查作用,保证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不留空白点。

3、加强安全生产宣传,做到寓教于乐。

通过开展诸如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板报,实际演练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熏陶人的性情,规范人的安全行为,培养人
的安全心态,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安全文化氛围,通过文化的渗透提高人的安全价值观和规范人的行为,逐步形成“人人想安全、人人抓安全”的局面。

以上为公司全体通过对安全生产学习、探讨得出的几点认识。

除此以外,公司从上到下全体职工对公司所发生的两起事故,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以公司领导及事故当事人为主,对事故原因进行剖析。

从自身找原因,往深处想问题。

公司上下都意识到安全生产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如古人多云“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

预防工作是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只有把安全工作纳入日常管理工作中,使安全工作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事故的发生。

公司全体职工通过及时总结事故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了安全生产管理流程,加强了安全文化建设。

同时,积极与院安全生产办公室进行沟通、联系,请院领导及院安全生产办公室进一步指导安全生产工作。

在以后的工作中,公司全体上下将时刻以安全至上,认真扎实、团结奋进地去开展和落实好各项生产任务,为我院又好又快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