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华国学知识竞赛决赛试题与答案

中华国学知识竞赛决赛试题与答案

中华国学知识竞赛决赛题一、古诗文联对(本大題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请根据上下文的文字描述,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的诗文。

1.“尊师”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

“老师”不仅存在于学校,生活中也处处有能教给我们知识和道理的老师。

《论语》中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论述,《师说》中也用“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来表达这一思想。

2.大雨倾盆,无雨伞随身,又无躲避之所,在这样的境遇中想必大家多会觉得狼狈,可苏轼偏偏发出了不同的声音:“莫听穿林打叶声,。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3.影视剧中,恋人之间常用“山无陵,天地合,才敢与君绝”深情告白。

这首诗出自《上邪》,原诗句为:“山无陵,江水为竭,,,天地合,乃敢与君绝!”4.宋玉《九辩》中的名句“悲哉,。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可以说开启了文人悲秋的先河。

杜甫在《登高》中更是直言“悲秋”,有“,百年多病独登台”名句传世。

5.陶渊明被誉为田园诗的开宗鼻祖。

他的诗展现了恬静的田园风光与淳朴的农村生活,为中国士大夫构筑了庙堂之外另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

归隐心态是陶渊明田园诗基调,《归园田居》开篇即明言:“,。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6.“对仗”要求字数相等,词不重复;结构相应,句式一致;词性相对,短语相应。

同时还需要符合一定的平仄规律。

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堪称“对仗”的典范。

7.生命意识的觉醒使古人常常有人生短促的感慨,曹操曾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名句传世。

然而,比时光流逝更为深沉的焦虑来自于功业难建,所以汉乐府《长歌行》以最直白的话语劝告世人“,”。

8.古人常在离别的时候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

这个习俗可追溯到《诗经》中的《采薇》:“昔我往矣,。

今我来思,。

”9.史官著史,不仅记录史实,还会在其中熔铸自己的学术思想和历史态度。

司马迁就曾明确地表示希望通过《史记》,“以究天人之际,,”。

10.最广为人知的侠客莫过于和歌“,”的荆轲。

【本题答案】1.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2.何妨吟啸且徐行一蓑烟雨任平生3.冬雷震震,夏雨雪4.秋之为气也万里悲秋常作客5.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6.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8.杨柳依依雨雪霏霏9.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10.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考点】本大题考查的是古诗文名篇中名句的理解性背诵能力。

同学们不但要能正确默写古诗文名句,更要对名句有理性认识。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题1分,共15分)请根据题干的描述,选择正确的答案。

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注:八斗是中华之星国学大赛的形象代言人,全卷中提及的八斗都是指他。

1.八斗和几个好朋友聊起最近正在读的《水浒传》,给朋友们讲了其中几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

八斗的朋友不可能听到下面哪一个故事?()A.倒拔垂杨柳B.醉打蒋门神C.智取生辰纲D.青梅煮酒论英雄【答案】D【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课外名著的阅读和积累。

同学们要熟练掌握名著的经典情节。

【解析】D项“青梅煮酒论英雄”出自《三国演义》,故事的主人公是刘备和曹操。

其余三项均出自《水浒传》,A项“倒拔垂杨柳”出自第七回,是关于鲁智深的故事;B项“醉打蒋门神”出自第二十九回,是关于武松的故事;C项“智取生辰纲”出自第十六回,是关于吴用等人的故事。

2.八斗偶然听到学长们谈论曹丕《典论·论文》中提出的“文以气为主”“审己以度人”等文学论点,非常赞同。

他想找全文来仔细研读,可以从下面哪个文献里找到这篇文章?()A.《昭明文选》B.《文赋》C.《文章流别论》D.《文心雕龙》【答案】A【考点】本题考查古代经典文论相关知识的积累。

【解析】《典论·论文》是曹丕的著作,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篇文论专著,收录于萧统编定的《昭明文选》。

3.老师在讲解古诗词时用到“意境”一词,八斗不甚理解,课后请教老师,老师耐心讲解之后,还推荐给他一本中国古代关于“意境”理论的集大成之作。

你觉得老师推荐给八斗的应该是下面哪一本书呢?()A.《诗品》B.《沧浪诗话》C.《人间词话》D.《随园诗话》【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人间词话》及其核心观点的掌握。

【解析】王国维《人间词话》将佛教用语“境界”转变为一个评论词作的术语,主要是指作品在描写上能够做到“情景交融”,准确写出所见之景或所感之情,让读者产生共鸣。

这个概念的提出对后世诗词评点具有长远的影响。

4.八斗的爷爷是一位熟读中国古代经典的退休高中教师,他常常以“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来教导八斗。

请问八斗的爷爷秉持的是诸子百家中哪一个流派的观点?()A.法家B.儒家C.道家D.纵横家【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诸子百家观点及其学说的积累。

【解析】“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语出《大学·中庸》,是孔子的言论。

儒家提倡以“中庸”作为立身处世的原则,追求一种太平和合的境界,同时也对君子的原则性和道德标准提出要求。

5.在《西游记》第四回中,猴王道:“没品,想是大之极也。

”众人回答道:“不大,不大,只唤作‘未入流。

”几品以下的官员会被称作“未入流”?()A.从九品B.八品C.七品D.从七品【答案】A【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古代官职典制相关知识的积累。

【解析】三国魏以后,九品官制历代沿袭,至明清凡九品以下的官员都被称之为“未入流”,譬如典史、驿丞等等。

6.假使你是中国古代一位皇族中人,皇帝对你委以重任,授以“宗正”的职务,那么你将主要掌管哪方面的事务?()A.外交B.官员监督C.皇帝亲族和外戚勋贵D.立法【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古代官职典制相关知识的积累。

【解析】“宗正”在古代主要是掌管皇帝亲族和外戚勋贵等相关事务的官员,始于秦,汉沿置,为九卿之一。

通常由皇族成员担任,为皇族事务机关的长官。

A项由鸿胪寺等机构负责,B项的事务主要由吏部等机构负责, D项则由刑部等机构负责。

7.八斗阅读《兰亭集序》时对魏晋士大夫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翻阅资料发现当时很多名人的风流趣事都已经固化成了成语而被后世使用,那么以下哪个成语与此无关?()A.东床快婿B.雪泥鸿爪C.拂袖而去D.管中窥豹【答案】B【考点】本题既考查成语的出处,又考查同学们对魏晋名士这一概念的理解。

【解析】“东床快婿”一词是由王羲之的事迹而来,“拂袖而去”和“管中窥豹”则语出王献之的事迹。

“雪泥鸿爪”是北宋苏东坡《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中化出的成语,原句为:“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8.在18世纪的法国,人们可能读到下面哪个中国传统剧目的法语译本?()A.《赵氏孤儿》B.《窦娥冤》C.《西厢记》D.《桃花扇》【答案】A【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中国传统戏曲相关知识的积累。

【解析】1698年,元杂剧《赵氏孤儿》剧本首次被法国传教士马若瑟翻译成法文,并于1735年全文发表。

9.八斗在阅读鲁迅著作的时候,看到鲁迅评价某部中国古典小说“秉持公心,指谛时弊”,鲁迅先生这句话评价的是下面哪一部小说?()A.《聊斋志异》B.《儒林外史》C.《水浒传》D.《老残游记》【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名家对古典小说的评价。

【解析】《儒林外史》以写实主义手法描绘科举制度下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真实地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和礼教虚伪的一面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是我国古典小说讽刺艺术的一个高峰,鲁迅的写作也受到《儒林外史》的影响。

10.阅读课上,老师让大家对《红楼梦》中的角色做概括分析。

八斗引用《红楼梦》原文中的曲词“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概括分析了一个角色。

八斗分析的是哪个人物?()A.探春B.王夫人C.薛宝钗D.王熙凤【答案】D【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对《红楼梦》主要人物的了解和曲词的鉴赏能力。

【解析】王熙凤精明能干,却好弄权、贪财,最后落得悲惨的下场,曹雪芹于其中寄予了深切的批判和惋惜。

11.八斗读到白居易《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时有些困惑:“青”究竟是什么颜色?你认为它与下列哪个句子中的“青”意思相同?()A.青青河畔草B.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C.朝如青丝暮成雪D.平野入青徐【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古代文化常识的积累和古诗文名句的鉴赏。

【解析】题干中“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青”和“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中的“青”都指的是靛蓝色。

“青衫”就是以靛青染成的衣衫,在白居易诗中引申为对卑微官职的指称。

A项“青青河畔草”指的是绿色,C项“朝如青丝暮成雪”指的是黑色,D项“平野入青徐”指的是青州。

12.古代官服有严格的品级设置。

有一位唐代官员由四品直升到二品,那么他上朝的时候应该佩戴金鱼袋,穿哪种颜色的官服?()A.红色B.绿色C.紫色D.蓝色【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中国传统服饰中官服的相关知识积累。

【解析】古代官服的品级差异一般体现在颜色和饰物上。

唐代三品着紫袍,佩金鱼袋;五品以上为绯袍,佩银鱼袋。

紫色和红色在古人眼里是具有显赫意味的颜色,“大红大紫”的意思大致由此而来。

13.“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是李清照《醉花阴》中的句子。

请问这阕词可能作于什么节日?()A.端午节B.七夕节C.中秋节D.重阳节【答案】D【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掌握和古诗词鉴赏。

【解析】这是李清照婚后所作,通过描述作者重阳节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出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

14.八斗对兵家思想颇有研究。

他的朋友也想了解兵家思想,希望八斗提供一个兵家典籍的书单,下面哪本书不可能出现在这一书单里?()A.《孙子兵法》B.《尉缭子》C.《六韬》D.《淮南子》【答案】D【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诸子百家及其代表作品的掌握。

【解析】《淮南子》为道学集大成之作,其他均为兵家典籍。

15.下面是几位名人的称谓,你从哪一位的称谓中能看出他的籍贯?()A.孔北海B.韦苏州C.王临川D.柳柳州【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礼仪中有关姓名称谓知识的积累。

【解析】孔北海指的是孔融,他曾任北海相。

韦苏州指的是韦应物,他曾担任苏州刺史。

柳柳州则指的是柳宗元,他曾担任柳州刺史。

以上三人都是以任官之地的名称来称呼。

而王临川指的是王安石,临川是他的籍贯,故称。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请根据题干的描述,选择正确的答案。

每题的五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少选可得1分,选错或多选均不得分。

1.在图书馆里,他看到一套完整的二十四史,其中哪些史书符合八斗的阅读需求?()2.为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学校举行了一系列的文艺活动。

八斗所在的班级决定开展屈原作品朗诵比赛,八斗如果参加比赛,可以选择以下哪些篇目进行朗读?()A.《高唐赋》B.《风赋》C.《天问》D.《九歌》E.《七发》【答案】CD【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浪漫主义诗人屈原代表作的掌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