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疫情下房地产金融监管政策的主要变化及机会
疫情下房地产金融监管政策的主要变化及机会
公共服务事务。 • 鼓励支持返乡创业,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先保障县以下返乡创业用地,支持建设一批农
民工返乡创业园、农村创新创业和返乡创业孵化实训基地,建设一批县级农村电商服务中心、物 流配送中心和乡镇运输服务站。 • 实施返乡创业能力提升行动,加强返乡创业重点人群、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农村电商人才等 培训培育。
2.1 货币政策大事记
• (1)2019年12月28日,为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推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LPR)运用,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的公告》 (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9〕30号),要求金融机构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 推动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为LPR或固定利率。
• (二)建立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退出农村权益制度 • (三)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 • (四)完善农村产权抵押担保权能。
1.3 城乡融合实验
• (二)加强财力保障。有关部门要在中央预算内投资中设立城乡融合发展专项资金, 支持省级人民政府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于试验区内符合条件的特色小镇等城 乡融合发展典型项目,分担试验区改革的前期成本。试验区所在省级人民政府要通 过财政转移支付支持试验区发展。
场设施建设,加快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建设。 • 深入实施新一轮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
1.2 国务院关于稳就业工作的意见
• (六)加大投资创造就业。 • 合理扩大有效投资,适当降低部分基础设施等项目资本金比例,加快发行使
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确保精准投入补短板重点项目。 • 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等工程,支持城市停车
财税营
第一期
地产财税提升讲座
疫情下 中国房地产金融监管政策主要变化及机会
系列课程设计
12
全球气候变 化
宏观政策调 整
方 向
融资创新的重 点
4
企业财经管理调 整
3
1.宏观政策调整及其影响—路在何方? 2.房企疫情应对的财税管理重点 3.2020年融资创新重点
全球气候和灾害
2020年全球地表温度将比1986到 2005年平均温度至少高出0.5°C,地球 多地会伴随极端气候-冷热不均,最高 温和最低温可能会相差超过55°C。
2.2 疫情对冲的货币政策
• (三)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行业和企业提供差异化优惠的金融服务。 • 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以及有发展前景但受疫情
影响暂遇困难的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 • 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到期还款困难的,可予以展期或续贷。 • 通过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等方式,支持相关企业战胜疫情灾害影响。 • 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应取消反担保要求,降低担保和再担保费。 • 对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的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减半收取再担保费。
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信息,此次蝗 灾对农作物的破坏力是东非地区25年 之最,是肯尼亚70年之最。目前,索 马里和埃塞俄比亚已宣布农业生产完 全停滞。
全球气候和灾害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数据, 从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中旬,美国1300 万人感染流感,成至少6600人死亡。目前 全美50个州里,有48个州出现流感疫情, 其中32个州流感活动水平维持高位。
1.2 国务院关于稳就业工作的意见
• (十一)支持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 • 支持劳动者通过临时性、非全日制、季节性、弹性工作等灵活多样形式实现就业。 • 研究完善支持灵活就业的政策措施,明确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人员劳动用工、
就业服务、权益保障办法,启动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抓紧清理取 消不合理限制灵活就业的规定。 • 对就业困难人员享受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政策期满仍未实现稳定就业的,政策 享受期限可延长1年,实施期限为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1.3 城乡融合实验
• 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11个): • 江苏宁锡常接合片区、浙江嘉湖片区、福建福州东部片区、广东广清接合片区、
山东济青局部片区、河南许昌、江西鹰潭、四川成都西部片区、重庆西部片区、 陕西西咸接合片区、吉林长吉接合片区。
1.3 城乡融合实验
• (一)建立城乡有序流动的人口迁徙制度。全面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 市落户限制,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建立人才加入乡村制度, 允许符合条件的返乡就业创业人员在原籍地或就业创业地落户。
• (三)加强金融支持。有关部门要优先支持试验区内符合条件企业发行城乡融合发 展典型项目企业债券等公司信用类债券;利用城乡融合发展基金,重点引导社会资 本培育一批国家城乡融合发展典型项目。有关金融机构要根据职能定位和业务范围, 加大对试验区内符合条件企业的中长期贷款投放规模和力度,支持整体打包立项的 城乡联动建设项目融资。
中小微企业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
• 发挥各级金融监管机构作用,鼓励银行为重点企业制定专门信贷计划,对遇到 暂时困难但符合授信条件的企业,不得盲目抽贷、断贷。
1.2 国务院关于稳就业工作的意见
• (六)加大投资创造就业。 • 合理扩大有效投资,适当降低部分基础设施等项目资本金比例,加快发行使
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确保精准投入补短板重点项目。 • 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等工程,支持城市停车
• (2)2019年12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下调常备借贷便利(SLF)各期限利率5BP。 下调后,常备借贷便利隔夜、7天、1个月利率分别为3.35%、3.50%、3.85%。
2.1 货币政策大事记
• (3)2020年1月1日,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0年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 金率——提供2.7万亿长期资金
场设施建设,加快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建设。 • 深入实施新一轮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
1.2 国务院关于稳就业工作的意见
• (十)扶持创业带动就业。 • 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实施力度,建立信用乡村、信用园区、创业孵化示范载体推荐免担保机制。 • 实施“双创”支撑平台项目,引导“双创”示范基地、专业化众创空间等优质孵化载体承担相关
• 感染新型肺炎的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可展期一年,继续享受财政贴息支持。 • 对感染新型肺炎或受疫情影响受损的出险理赔客户,金融机构要优先处理,适当
扩展责任范围,应赔尽赔。
2.2 疫情对冲的货币政策
• (六)支持开发性、政策性银行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 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要结合自身业务范围,加强统筹协
1.2 国务院关于稳就业工作的意见
•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的意见》 • 国发〔2019〕28号 2019年12月13日 • 二、支持企业稳定岗位—(二)加强对企业金融支持。
• 落实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政策,释放的资金重点支持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 • 鼓励银行完善金融服务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增加制造业
• (十)健全民营企业融资增信支持体系。 • 推进依托供应链的票据、订单等动产质押融资,鼓励第三方建立供应链综合服务
平台。 • 发展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以市场化方式增信支持民营企业融资。
1.1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
• (九)完善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支持制度。
• 完善股票发行和再融资制度,提高民营企业首发上市和再融资审核效率。 • 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 深化创业板、新三板改革,服务民营企业持续发展。 • 支持服务民营企业的区域性股权市场建设。 • 支持民营企业发行债券,降低可转债发行门槛。 • 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民营企业债转股。
• 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合理充裕水平,2020年2月20 日不开展逆回购操作。
2.1 货币政策大事记—(6)LPR下降
2.2 疫情对冲的货币政策
• 一、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货币信贷支持力度
• (一)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 人民银行继续强化预期引导,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常备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货币政
1.3 城乡融合实验
• 《关于开展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工作的通知》(发改规划〔2019〕1947号) • 试验目标。2022—2025年,试验区实现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的制度性通
道基本打通,城乡有序流动的人口迁徙制度基本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全面形成,城乡普惠的金融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农村产权保护交易制度基本建立, 农民持续增收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明显缩小。 试验区的引领示范带动效应充分释放,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和体制 机制改革措施。
2.2 疫情对冲的货币政策
• (四)完善受疫情影响的社会民生领域的金融服务。 • 对因感染新型肺炎住院治疗或隔离人员、疫情防控需要隔离观察人员、参加疫情
防控工作人员以及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人群,金融机构要在信贷政策 上予以适当倾斜,灵活调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个人信贷还款安排,合理延后还 款期限。
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020年2月3日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2000亿元逆回购操作。具体
情况如下: 期限
中标量
中标利率
7天
9000亿元
2.40
14天
3000亿元
2.55
• 2月4日5000亿元逆回购;2月10日9000亿元逆回购;2月11日1000亿元逆回购;2月17日1000 亿元逆回购,2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3.15%。
地产人物业人的抗疫阻击战
分析框架
• (1)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决策部署 • (2)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地方政
策 • (3)宏观政策调整的影响与机会 • (4)企业投融资战略的调整方向 • (5)窗口期内企业财税管理的重点
1.1 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意见
• 《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 2019年12月4日 • 三、完善精准有效的政策环境 • (七)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 • 既要以最严格的标准防范逃避税,又要避免因为不当征税影响企业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