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标准化汇报材料【篇一:标准化车间汇报材料】以人为本,强化管理严格标准求真务实,精细分工科技强企——空压站创标准化车间汇报材料中铝山西分公司氧化铝一分厂空压站二○○四年十一月十八日各位领导,大家好!首先,我代表空压站车间全体职工欢迎各位领导光临指导,验收。
在山西企业上下一心,为决战60天完成全年生产任务而努力奋斗之时,空压站车间以创建标准化车间为契机,强化各项管理工作,努力提高人员、设备、生产、安全、工艺、基础管理等各项管理水平。
严格标准操作、标准程序办事,开展环境整治和企业文化建设,在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的同时,职工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
基本达到了“五化、四好、三无、二低、一团结”的标准化车间管理目标,为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和稳产、高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现将空压站车间创建标准化车间情况汇报如下:一、空压站车间概况空压站车间现有职工121名,分为高压站、低压站、co2站三个运行工段及高压站电工班、co2站电工班、钳工一班、钳工二班四个直属班组。
空压站车间担负着全厂的动力用风和co2气体的供应任务,是氧化铝生产的“心脏”。
主要设备203台,其中a类设备14台,b类设备183台,高、低压风与co2管网8618米。
房屋建筑、固定资产总值约6000万元。
主体设备离心压缩机具有“大型化、专业化、转速高、压力高、精密度高”的特点。
多年来,在上级领导与各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及全车间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空压站车间紧跟分公司生产发展和创星达标的步伐,立足自身,锐意进取,已经达到了技术管理标准化,安全标准化,标准化基本达标及三星级设备管理单位标准,车间党支部和团支部均已达红旗党、团支部。
车间也多次获得设备、生产、安全管理优胜单位荣誉。
二、创建标准化车间情况空压站车间2000年3月份通过了标准化车间基本达标验收,可以说车间管理工作整体上了一个台阶,广大职工的精神面貌、车间的综合管理水平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大家尝到了甜头,鼓起了向更高的目标----标准化车间冲刺的信心和决心。
根据分公司标准化车间评定标准和分厂标准化推进计划,空压站车间高标准、严要求,制定了“软件硬件一起抓”的创建标准化车间计划,组织召开副工段长以上的干部动员会,并通过班前会、黑板报使全体职工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明确了创建标准化车间的目的与重要意义。
从领导干部到全体职工鼓足了干劲,坚定了信心,统一了认识,消除了畏缩情绪。
职工发动起来后,车间领导班子加强了配合、协调和互相监督,形成了富有战斗力、团结的领导班子。
经过认真思考和研究讨论,同时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提出了“服从、敬业、执著”的车间标准化管理理念。
本着求真务实的原则,确立了“抓不落实的事,处理不落实的人”的管理思路,明确了管理方向和奋斗目标。
1、完善制度,一切行动有章可循在标准化车间基本达标化后,车间对原有的管理制度及工作标准进行了修订,高标准、严要求,加强了基础管理工作,认真落实三项基本制度。
同时将岗位工作标准,三项制度具体内容,点检、巡检标准以版面的形式在岗位工作桌面上体现,让职工随时对照标准规范行为。
班前会、交接班实行半军事化操作,达到了“三必讲、四重点、五保证”,严格执行“七交五不接”保证了生产及设备运行正常。
2002年11月,在分厂党政的大力支持下,空压站车间率先实施精细化管理,将环境卫生、设备、安全等统计、分类、分配给每一位职工,加强交接班,提高责任心,制定了工作标准、检查维护周期、保持方法、奖惩制度与挂钩分配比例。
人人肩上有担子,车间领导及职能人员严格执行工作标准,各种会议力求简洁、高效,做到办事程序化。
车间要求职能人员及工段对照精细化管理标准,每日一检查,每周一总结,每月召开一次精细化管理总结会,从车间、工段到班组实现了日、周、月工作标准化。
形成了操作人员横向负责,职能人员纵向管理的新局面。
2004年9月,车间自加压力,主动向国内外管理先进的企业看齐,将“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升华,提出了现场管理“6s”工程: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
更加明确了现场管理工作的步骤、方法与标准,促进了车间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
车间制定了合理,标准的分配制度,严格按照经济考核方案执行,以理服人、以制度约束人、以激励为主,加强了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工资、奖金、考勤”三公开,考核做到了公平、公正、合理,奖有依、罚有据,管理透明化,考核约束与加强管理实现了良性循环。
2、落实确认制,保证安全生产空压站车间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特点,先后制定、施实了“四项确认”制度,有效地保证了安全生产。
“四项确认制度”是:安全确认制度、开停车确认制度、检修确认制度、行走确认制度。
领导分配工作时要想到安全、职工干工作之前要到好安全确认;开停车作业时,当班职工要进行认真、全方位的安全检查,并按要求填写开停车确认票,签上自己的名字,如果因为巡检不到位而发生事故,责任直接落实到人,避免不了扯皮、推诿现象;针对电钳检修存在的安全隐患,在电钳检修时实行“检修任务单”和“检修安全确认书”制度,对检修人员、内容、耗材、工器具、安全措施、现场卫生等内容分步确认,明确责任人,保证了检修过程安全、高效。
当班职工每小时对运行设备进行一次巡检,巡检时必须按照规定的行走路线对压缩机的油位、风压、油压等部位进行认真点检,并做好原始记录,如车间查出职工做假记录,按规定每个点给予10元处罚,保证原始记录反应的是设备的真实运行状态。
工段长、班组长,是职工队伍中的优秀分子与模范表率,是落实各项制度的中坚力量,2004年车间创新地实行了“零隐患抵押”制度:每月对各工段、班组的隐患查除、整改、违规违纪情况进行统计、排名,奖优罚劣,在当月奖金中兑现,立竿见影。
以此激励各工段长、班组长大胆管理,奋勇争先。
车间把抓安全管理作为头等大事,制定了多项安全管理措施,重新修订了《安全标准化管理制度汇编》。
继2002年11月全车间推行精细化管理工作后,于11月下旬实施了安全精细化管理制度,把安全责任细化分工,落实到每一名职工的头上,职责明确、考核细化,形成了安全工作全员参与、全员关心的良好局面。
车间已达《安全标准化车间评定标准》,对违章和隐患做到了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快速解决,确保无违章、无隐患、无重大事故。
加大检查和考核力度,已达到了环境整洁化的标准,规章制度的落实,让工段长、班组长、职工都明确了自己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提高了职工的工作质量和责任心,把一切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有效地杜绝事故的发生,保证了安全生产。
3、依靠科技服务生产2004年,在山西分公司生产面临许多困难的情况下,车间精心组织、【篇二: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总结汇报材料)】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山东电力管道工程公司山东电力管道工程公司是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国有大型企业,主要承担电力、水利、市政工程输水管材的设计、制造、施工安装及各种规格型号混凝土电杆的生产。
近几年来,公司市场竞争能力、发展能力、精益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成长为中国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行业的领头羊,被推选为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副会长、压力管工作部主任单位。
从设备技术引进投产到如今,已累计生产pccp1500余公里,在国内20个省、市、自治区150多个电力、水利、市政、化工、核电工程项目上使用;产品出口新加坡、毛里求斯、安哥拉、埃塞俄比亚等国际市场,全部安全可靠地运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公司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依靠科技创新求发展。
目前已拥有12条年生产能力达360公里。
公司在国内同行业中率先成功研制了直径4000mmpccp生产线、的pccp,并在南水北调工程中应用。
公司pccp通过部级鉴定时被认定为国家级重大新产品,后被国家电网公司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审定为火电厂建设推荐管道,并被建设部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和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分别审定为工程建设推荐产品和全国基础设施建设推荐产品。
先后获得“山东标志产品”、“山东名牌产品”、“中国建材行业名牌产品”等荣誉称号。
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在管理方面不断完善和系统化,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不断提高,近十年公司陆续建立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计量保证、试验室计量和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体系,通过了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管理体系认证、iso10012计量保证体系,试验室计量认证和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认证,这些管理模式的引入促进了企业管理的规范化,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
但这些管理体系仅在特定的区域发挥作用,不能将企业管理的各方面进行整合、规范化、标准化,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而企业标准体系贯穿了企业生产、经营、技术、管理等全过程,这一体系的有效建立,对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规范管理、实施精益化管理将发挥重大作用,因此公司研究决定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a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创建工作,建立企业标准体系。
自开展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活动以来,公司按照《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的要求,紧密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实际,运用标准化原理和方法,建立健全了以技术标准为主体,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相配套的标准体系,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均已实行了标准化管理,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提高认识,强化领导,加强培训,是开展标准化工作的有力保障在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标准化管理对企业发展有着深刻的意义。
“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品牌,一流企业卖标准”,“谁掌握了标准,谁就掌握了市场的话语权”,标准的背后有着巨大的潜在利益。
一个企业只有推行标准化,才能实现管理的科学化,制定、执行和不断完善标准的过程,就是不断提高质量、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的过程。
做好标准化工作,对公司新产品开发,改进产品质量,改善经营管理,降低运营成本,扩大市场占有率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把标准化工作纳入了重要日程,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来抓,切实加强了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调整了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成立了以总经理、分管副总经理为正、副主任的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成立了标准化工作办公室,确立了标准化主管部门,明确了标准化组织机构和职责。
将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实施与确认细分为12项工作,各项工作分步实施,责任到部门,严格落实标准化建设的各项工作。
为提高企业标准化工作水平和标准化人员素质,在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活动开展之初,公司首先从主要管理部门选派了7名人员于07年4月份参加了本省技术监督局举办的标准化内审员培训班,通过培训使部分人员先掌握标准化的基本知识,了解标准化体系架构,为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
07年5月份在公司范围内分层次举办了两期全员培训班,对员工进行培训,广大员工对“标准化”建设的内涵和实质有了进一步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提高了对开展“标准化”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