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作文800字高中【三篇】
【篇一】
人生中有许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做饭,第一次洗衣服,第一次上学,第一次攀岩,第一次打针,第一次……而我的一次就在前几天。
不拔不知道,一拔下一跳。
矫正开始了,首先,医生给我做了牙模,当他把那块“
”终于弄完了!我再也不想弄了!"
说:”要4点多才回来。
“
但会给人太多的压力了。
”“爸爸说。
我点了点头问道:”那还要给钱吗?“他镇定的说:”
……
”只要敢尝试,才会有胜利的果实;只要敢尝试,才会使人生
“
【篇二】
我是家里的小太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我要什么就有什么,但除了一个自由的空间。
从我懂事起,爸爸妈妈就象关小鸟一样把我关在了家里。
于是,书本和电视就成了我消磨时间的办法。
我很少出门,爸爸妈妈总是说外面的坏人多,万一出事,后悔也来不及了。
所以就算要去什么地方,也是由爸爸妈妈拉着护着,好象生怕冲出一个坏人把我抱走。
以前我对爸爸妈妈这种做法也不以为然,因为我觉得全世界的孩子都是被爸爸妈妈这样捧出来的,但自从看了《乌塔》这篇文章之后,我的想法才彻彻底底地改变了。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个14岁的德国小姑娘,独自一个人游欧洲的事。
当时我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觉得十分惊讶。
因为在中国,不要说14岁游欧洲,就是把自己所居住的城市游一圈都不可能。
特别是等我读到乌塔能自己挣钱给爸爸妈妈还有弟弟买礼物时,我更觉得是“天方夜潭”。
自己挣钱买礼物,是我绝对不敢想象的,更何况是到外国去买。
在家里,如果我要买什么,也是爸爸妈妈亲自“出马”。
所以我对商品的质量、价格一无所知,更不用说象乌塔那样懂得比较多的商品价格。
我的一次自己买东西是在我10岁的时候,那天在“好当家”超市里,妈妈交给我一个“神圣”的任务,那就是帮妈妈买三包红酒,我听了之后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因为我终于有了大显身手的机会了。
妈妈把红酒的名称和摆放的位置仔仔细细地说了三遍,才让我去买。
她还说她会在收银台等我。
我高高兴兴地找到了要买的红酒,拎了三包就往回跑。
可到了收银台,我怎么也找不到妈妈,我吓得六神无主,象锅上的蚂蚁一样-----
她看到我一个劲地责备说:“
”原来是这样。
“
今天的最后一项任务是——
!
【篇三】
校,如同一叶孤舟飘荡在广阔大海,并且生病了也没人照顾,衣服脏了也洗不干净……在那时想到的就是父母,就是家的温暖;而独立,差不多成了魔鬼的代名词。
有的人会觉得独立好,甚至觉得非常好。
以前在家只有父母做事的权力,而自己却没有分。
而如今好不容易独立了,这“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是不唤自来吗?趁早摆脱父母的过分呵护,趁早摆脱家庭的过分牵制,让自己在人生中留下一段能让自己自豪的事。
比如研究怎么样洗衣服既省时省水又省洗衣粉,观察怎样去晒衣服更容易于,总结出叠被子的一些经验等等。
由此可见,“独立”既可以说是令人畏惧的魔鬼,又可以说成是让人走向坚强的必经过程,独立具有两面性。
独立的疯狂与惊险
瞧一瞧我们离开家里寄居学校的一些独立生活片断吧:
每当一放学,我们这些“独立鬼”便跑回寝室,扔下书包,抓起MP3。
慢着,这是干什么呢?答案当然是听音乐了,特别是摇滚乐。
想想看,一天七节满满的课,再加上两个小时的晚自习,好不容易熬到放学,现在进入我们这些“独
立鬼”的独立天地——寝室,能不好好放松吗?每当到了这独立天地,我们全身就彻底放松了,放松得简直到了一种疯
狂境界。
而我们这些“独立鬼”此时便都成了疯狂主义者。
在此天地里,不管是写字,洗衣服,洗澡,那阵势,那情形,差不多都可以用“疯狂”两字来形容。
我们觉得只有这样“疯狂”,才能完全放松我们紧张已久的神经,也才能增添一些
我们读书之外的乐趣。
但就是由于我们这样“疯狂”,惹起了许多人的不满。
寝室管理员总是怒气冲冲发跑到我们这里来找我们麻烦,楼
上的读高中的大哥哥们也总是走下来拍打我们的窗户,有的还会这样来一句:“学弟们,请不要产生噪音,这里是寝
室不是舞台。
”听起来是挺幽默的,但我们很乐意接受。
但有一次可把我们这些独立鬼吓得要死,那天我们还在
他们并不是流氓,原来只是虚惊一场。
后来才知道这都是“
歌声吸引过来的,他们也经常像我们这样“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