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必修2+第四章+第2讲 工业地域的形成及其类型

必修2+第四章+第2讲 工业地域的形成及其类型

第2讲工业地域的形成及其类型最新考纲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考纲解读1.理解工业联系、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的关系。

2.结合实例,说明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知识体系1.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2.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类型原因实例目的老工业区过度饱和地价、工资上涨,资源短缺,污染严重不少企业由美国东北部向西部、南部迁移利用廉价土地、劳动力、原材料,占领市场,寻求最优区位电子工业产品轻薄短小且价格昂贵,适宜空运“硅谷”企业在东南亚、墨西哥设分厂跨国公司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现代工业的标准福特汽车、波音飞机的全球化生产网络化生产和运输技术的新发展1.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的联系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

工业扩散是工业过度集聚后产生的现象,其结果又形成了新的工业地域。

四者之间的关系具体图解如下:2.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的比较优点缺点工业集聚①加强企业间的交流和协作;②减少运费和能耗,降低成本,获得规模效益;③共用基础设施,节约建设投资环境污染严重,能源资源供应紧张工业分散①寻求最优区位,降低生产成本;②环境污染小加大运输成本,难以发挥规模集聚效应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013·大纲全国文综)下图示意某跨国公司的制造企业和研发中心在中国的分布。

该公司在中国多地投资建制造企业主要是为了利用廉价原料。

( × )解析该跨国公司的制造企业多分布于我国的人口稠密地区,由此可判断占领市场是其在我国各地设厂的主要目的。

(2)(2013·福建文综)下图示意我国某家电企业组织的空间分布。

该跨国企业的空间布局特点是信息中心分布具有分散性。

( √ )解析从图中可知该企业组织空间分布和信息中心分布具有分散性;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有分布。

(2011·广东文综)读“汽车产业链结构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3题。

2.从产业链角度看,P代表的产业最有可能是() A.配套产品生产(仪表、轮胎等)B.汽车研发(发动机、变速箱等)C.农机制造(拖拉机、农用车等)D.能源加工(石油、天然气等)3.影响汽车服务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原料B.市场C.动力D.劳动力答案 2.A 3.B解析第2题,从题干要求“从产业链角度看”,即“从产业之间的关系看”,可以看出,各环节之间相互影响,P代表的产业比较符合配套产品生产,所以A项正确。

第3题,汽车服务业主要是销售和售后服务,因此影响其布局的主导因素是市场。

(2011·海南地理)20世纪80年代初,某国W汽车公司开始在我国合资生产汽车,我国为此逐步建立了相应的零部件供应体系。

近几年,我国的汽车产量和销售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且增长依然强劲,W公司逐步把在我国上市的新车型的关键零部件生产转移到我国。

据此完成4~5题。

4.W公司最先转移到我国的汽车生产环节是() A.研究B.设计C.零部件生产D.组装5.近几年,W公司将新车型的关键零部件生产转移到我国,主要目的是() A.加快新车型的研发B.提高新车型的市场竞争力C.扩大新车型的产量D.增强汽车生产的集聚效应答案 4.D 5.B解析第4题,20世纪80年代初W公司最先转移到我国,当时我国经济不发达,科技水平低,W公司不可能转移汽车生产的研发、设计和零部件生产环节,可借助我国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优势,进行汽车的组装和装配等环节。

第5题,我国近几年经济发展较快,汽车产量突飞猛进,汽车的消费市场庞大。

W公司将新车型的关键零部件生产转移到我国的目的是争取更多的消费市场,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6.(2012·新课标全国文综)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木家具广受人们喜爱。

目前,我国红木原材主要依赖进口。

越南是红木原材的主要出口国。

近年来,越南规定红木原材需经初加工方可出口。

凭祥(位置见上图)是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之一,近年与家具生产相关的企业开始在凭祥集聚。

(1)分析凭祥成为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的区位优势。

(2)说明与家具生产相关的企业在凭祥集聚的原因。

答案(1)(地处边境)接近原料(红木)产地;(我国)市场需求旺盛;(高速公路和铁路经过)交通便捷;(作为边境地区的较大城市)基础设施较完善。

(2)接近家具厂(客户),节省运输费用;利于企业间人员与信息的交流,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共享基础设施,节约生产成本。

解析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同时也要知道凭祥和越南的地理位置。

(1)广西凭祥靠近越南,作为红木家具加工基地有靠近原材料产地的优势,运输成本相对较低。

另外有高速公路和铁路与越南连接,交通便利。

(2)相关企业集聚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共享基础设施,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

区位因素与区位条件的异同两者内涵大体相同,但在答题要求上有明显的思维差异:(1)区位因素一般要求说出影响因素既可,如原料、劳动力、市场等,不必展开阐述与分析。

如试题调研第3题,影响汽车服务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市场,只要点出关键词即可。

(2)区位条件则要从人地关系入手,从相互影响、彼此联系、发展变化的视角进行具体描述与阐释,强调过程分析。

如试题调研第6题(1),凭祥成为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的区位优势,要结合图文信息进行具体描述:原料来自哪里?哪里的市场?何种交通运输方式?基础设施是否完善?要从区域特征出发进行因地制宜地分析,如沪宁杭与鲁尔区交通都发达,但鲁尔区内河航运、铁路运输发达,沪宁杭海洋运输更便利。

考点二传统工业区1.主要分布地区: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2.主要特点:建立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企业为核心。

3.德国鲁尔区区位优势生产结构衰落原因整治措施丰富的煤炭;离铁矿区近;充沛的水源;便捷的水陆交通;广阔的市场以重工业为主,传统工业部门:煤炭、电力、钢铁、机械、化工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用地紧张、环境污染调整工业结构与布局;发展第三产业;治理环境污染,优化美化环境1.传统工业区的形成、衰落与整治(以德国鲁尔区为例)2.传统工业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思路1.(2011·广东文综)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三国资源环境独特,经济发展水平高。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材料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地理位置示意图意大利自然资源比较贫乏,但那不勒斯市的炼油、钢铁、汽车等工业发达。

简要分析其工业布局的主要原因。

答案主要原因:①优良的港口;②廉价的海运;③较高的技术解析读图可知,那不勒斯市位于意大利南部沿海地区,便于通过海洋运输输入原料、燃料等。

另外,与北部地区相比,该地经济相对落后,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

在此处发展炼油、钢铁、汽车等工业,也利于带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2.(2007·江苏地理)东北地区是我国以机械等部门为主的老工业基地。

下图为“东北某城市以煤炭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图”。

结合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请简述东北地区发展机械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2)图中字母A表示________工业,B表示________工业。

(3)试分析图中所示产业结构调整模式的优点。

答案(1)原料丰富;能源充足;市场条件好;交通便利;技术基础好;国家政策支持。

(2)钢铁森林(3)避免煤炭资源枯竭带来的经济衰退;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就业机会;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第(1)题,要从原料、燃料、交通、市场、科技、政策等区位因素分析。

第(2)题,注意图中的箭头和旁边文字,应为钢铁工业和森林工业。

第(3)题,要从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分析其优点。

典型工业区发展条件评价1.思维模板分析角度评价用语自然条件原料接近原料产地(原料充足)燃料接近燃料地(煤矿、水电站等),能源充足水源靠近水源(河流、湖泊、水库),水资源丰富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经济条件市场接近市场(人口密集、市场广阔)交通交通(铁路、公路、水运、航空)便利技术靠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有人才和技术优势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廉价产业基础靠近商品粮基地或农业产区,农业基础好;工业基础好社会条件国家政策有国家政策的扶持和鼓励工业惯性搬迁费用高社会协作设施完善,协作能力强(1)理清要点,综合分析。

从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多角度、多层面分析,避免思路狭窄,遗漏要点。

(2)利弊均衡,全面分析。

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找出区域工业发展中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

(3)抓住主导,重点分析。

针对主导因素,结合区域特征因地制宜进行重点评价与分析,避免套用、空泛。

(4)纵看变化,动态分析。

把握区位联系的变化和发展,用发展的眼光分析某地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示例】试题调研第2题(1),要从自然(原料、能源)、经济(技术、市场、交通)、社会(政策、协作)等方面分析,要点要全面,评价用语规范准确。

第2题(2),根据上下游产业的联系判断工业部门。

第2题(3),图中产业结构调整模式是基于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针对资源型地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而规划形成的,其优点要从经济入手,兼顾社会、生态效益。

考点三新工业区1.主要分布地区:意大利的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以及美国的“硅谷”地区等地。

2.案例分析工业区形成条件发展特点意大利新工业区大批廉价劳动力;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经济高度开放;政府的大力支持;小城镇用地用水方便;交通运输方便;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以中小企业为主;轻工业为主;集中了大量同类和相关企业;生产高度专业化;生产过程分散;形成独特的发展模式——工业小区价美国“硅谷”(高技术工业)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交通便捷;全世界的人才高地;市场稳定(军事订货);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科技人才比例高;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研究开发费用比例高;产品面向世界市场1.意大利新工业区与美国“硅谷”的比较(1)相同点:①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②交通便利;③没有传统工业区位优势;④中小型企业为主。

(2)不同点工业区意大利新工业区美国“硅谷”地理位置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旧金山东南部,依山靠海生产结构轻工业产品高技术产品(微电子工业)区位优势大批廉价劳动力;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经济高度开放;政府的大力支持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环境优美、全世界人才高地、交通便捷;稳定的军事订货生产特点以中小企业为主;以轻工业为主;生产过程分散;资本集中程度低;工业大多分散在小城镇、农村,以工业小区为发展模式从业人员知识技术水平高;增长速度快;研发费用高;产品面向世界市场对我国相似地区的的借鉴意义温州地区:(乡镇企业)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以中小型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为发展模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