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3课 《盛唐气象》教学设计

第3课 《盛唐气象》教学设计

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史实。

2、掌握唐朝时期与西藏的往来历史。

3、掌握唐朝文学方面的成就,重点掌握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教学重点
经济繁荣、民族交往与交融、文学艺术。

教学难点
曲辕犁,筒车,民族交融。

教学过程
一、经济的繁荣
唐朝前期100多年中,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呈现繁荣景象,下面通过农业、手工业、商业三个方面等现象反映唐朝的经济繁荣局面。

1、农业
(1)垦田:大量荒地被
开垦,农业技术改进,期
中最具代表性的工具为曲
辕犁:设计巧妙,省力,
适于精耕细作,大大提高
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

(2)水利:筒车:唐代
筒车不用人工,可以昼夜
不停歇的灌田,大大提高
了劳动效率。

2、手工业
唐朝的手工业发展到很高的水
平,分为两个方面。

(1)丝织:蜀锦。

特点:色彩艳丽纹饰精美
(2)陶瓷:青瓷、白瓷、唐三
彩。

特点:造型精美,彩色亮丽。

3、商业
唐朝的商业十分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

长安城规模宏伟,布局
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
商业繁荣。

长安也是当时中
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
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
都会。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1、和亲
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
逻些(今拉萨),实行了一系列发
展生产、改革制度的措施。

他仰慕
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
婚。

唐太宗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
他。

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大量
的中原先进技术和知识。

促进了吐
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
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松赞干布为迎取文成公主修建了布达拉宫。

唐中宗时期,金城公主入藏,尺带珠丹提出“和同为一家”
2、民族政策
材料: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自古以来,统治者都重视中原汉族,轻视边疆的少数民族,但是我待他们一视同仁。

唐太宗时期,因为国家
的强盛,对周边民族有征战
的,也有和亲的。

之后采取
了开民的民族政策。

北方和
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
太宗为“天可汗”,即各族
共同的君主。

三、民族交往与交融
问:通过图片,观察图中人物进行什么运动?结合课本,分析当时唐朝的社会风气。

答: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
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当时的社会风气兼容并蓄,人们多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

四、多彩的文学艺术
1、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其中最具代表三位诗人,同学都很熟悉。

李白:
特点:歌颂祖国,抒发昂扬进取得精神,风格飘逸洒脱,具有浪漫情怀。

称号:“诗仙”。

杜甫
特点: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很多诗反应战争和政治腐败的真实情况,故有诗史之称。

称号:“诗圣”。

白居易
特点:直面社会现实,揭示了统治者的腐化和人民的痛苦,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深受大众欢迎。

2、唐朝出了诗歌,书法、绘画、音乐、歌舞、石窟、雕刻等等都有卓越的表现。

人物代表作品特点
书法颜真卿《颜氏家庙碑》端正劲美、雄浑敦厚欧阳询
《九成宫礼泉铭
碑》
方折峻丽、笔力险劲
绘画阎立本《历代帝王像》形态各异、神形兼备吴道子《天王送子图》落笔雄劲、风格奔放
五、课堂小结
六、课堂练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