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细胞概述
5、倒立的物像:上下左右相反
如下图经显微镜放大后得到:
放大
旋转
6、玻片的移动与物像的移动
• 由于是倒立的像,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 移动方向相反。
物 像 偏 左 下 方
结论:物像偏什么 方向,玻片向什么 方向移动
7、视野中污点的判断
• 转动目镜,污点移动的则污点在目镜上, 不动的不在目镜上。
• 移动玻片,污点移动的则污点在玻片上, 不动的不在玻片上。
第二章 第一节细胞概述
一、细胞学说
显微镜是由谁发明的呢?
17世纪英国最杰出 的科学家之一。
胡克定律
力学
胡克 Robert Hooke
(1635—1703)
1665年
软木塞
死细胞壁,而不是活的 细胞
目镜与物镜的比较
放大倍数
透镜
放大倍数 10x 18.5x
镜头长度
长
短
透镜大小
大
小
目镜与物镜的比较
放大倍数 镜筒长度
镜 口
放镜透 大头镜
率 倍长大
数度小
盖 10x
玻
短大
片
厚 40x
度
长小
目镜与物镜的比较
镜头
低 目倍 镜高
倍
低 物倍 镜高
倍
镜头长短 视野亮度
物像大小
细胞数
目镜与物镜的比较
镜头
低 目倍 镜高
倍
低 物倍 镜高
倍
镜头长短 视野亮度 物像大小
长
亮
小
短
暗
大
短
亮
小
长
暗
大
细胞数 多 少 多 少
细胞学说:所有的生物都是有一个或多个细胞 组成的;细胞是所有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所有的细胞必定是有已存在的细胞产生的。
细胞学说的意义
(1)细胞学说论证了整个生物界在结构上的统一性, 以及在进化上的共同起源。 (2)这一学说的建立推动了生物学的发展,并为辩证 唯物论提供了重要的自然科学依据。 (3)恩格斯曾把细胞学说被誉为 19 世纪最重大的发 现之一。
积(表面 散的深度
积:体积) /cm
NaOH扩散的 体积/琼脂块
的体积
3 54
27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24
8
3
1
6
1
6
0.5 19/27≈0.7 0.5 7/8≈0.9 0.5 1/1 = 1
结论:琼脂块的相对表面积(即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随着 琼脂块的增大而__减__小___;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 脂块的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__减__小___。
• 不在目镜、玻片上则在物镜上。
8、物镜和玻片的距离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放大倍数小
练习世纪金 榜P18
放大倍数大
细胞学说 请大家阅读P21—22,第二段,回答:
细胞学说的建立者和要点。
施莱登:所有的植物都是有细胞组成的, 细胞是植物各种功能的基础。
施 万:所有的动物也是由细胞组成的。
菲尔肖:所有的细胞必定来自已存在的活细胞。
15
二、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种类
1、大小
最小的细胞是支原体,直径100nm; 最大的细胞是鸵鸟蛋的卵黄(170mm×135mm); 一般来说,细胞的大小以微米(m)计。
16
探究细胞表面积与细胞体积的关系
17
细胞表面积与细胞体积的关系
琼脂块 的边长
/cm
表面积 体积/cm3 相对表面 NaOH扩
/cm2
24
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细胞的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__小____,细胞 物质运输的效率就_越__小____。
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1、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关系限制 2、细胞体积不能超过核能够控制的范围
细胞的数目
2×1012个细胞
2×1014个细胞
20
细胞的形态 红 细 胞
叶 表 皮 细 胞
基础知识和应用
1、放大倍数=目镜x物镜
2、显微镜放大的长度或宽度,而不是面积。
3、放大倍数变大
视野中细胞数目变少
有两种情况:
扩大4倍
10x10 10x40
细胞单行排列 8
2
除以扩大的倍数(4)
细胞均匀分布 64
4
除以扩大的倍数的平方(42)
4、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图
经物镜、目镜放大后得到放大的倒立的虚像。
神 经 细 胞 骨 骼 肌 细 胞
21
内质网
液泡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22
种类 •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判断根据:是否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真核细胞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 此外,原核细胞比真核细胞小,结构也比较简单。
23
真核细胞分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 细胞中除细胞膜和细胞核之外,其余部分都是细胞质; 植物细胞外层还有细胞壁。 真核细胞组成的生物叫做真核生物,包括了植物、动物 和真菌等绝大多数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