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对市场营销旅游市场营销的认知

我对市场营销旅游市场营销的认知

对市场营销(旅游市场营销)的认识论文题目: 对市场营销(旅游市场营销)的认识
学生姓名: 韦谊
学生学号: 20122507310028 所在学院: 旅游学院
年级专业12 级市场营销(电子商务方向)专业
指导教师: 王红
完成日期: 2014 年1 月15 日
- 1 -
【摘要】中国旅游业正处于蓬勃兴旺时期, 近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旅游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它们纷纷展示自己的优势,加大宣传力度,极力吸引游客,形成了激烈的旅游市场营销竞争,面临这种现象,研究旅游市场营销十分必要。

通过以讲座的形式进行的学习, 我对旅游市场营销有了深入认识和了解。

本文主要从我国旅游市场营销的概况对旅游市场营销的认识、发展趋势、就业前景等方面阐述, 以达到深入了解这个专业, 并明确本专业就业方向的目的。

【关键字】旅游市场营销概况认识趋势问题前景
一、我国旅游市场概况
旅游业正在发展为世界上最大和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

20世纪90年代国内旅游出游人数平均每年以18.5%的增长速度发展, 城镇居民和农民的出游率不断上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可自由支配收入比重的增大,节假日的延长,闲暇时间的增多,必然会极大的促进国内旅游的发展, 假日旅游的火爆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目前,中国的市场正处于转型阶段, 与西方成熟市场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而中国旅游业同样在承受着经济转型的洗礼, 于是在旅游市场营销方面必然经历一个由市场初级阶段向市场高级阶段转化的过程。

并且由于《新旅游法》的出台将促使国内旅游业更加迅速的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尤其是在旅游企业的盈利模式上, 组织方式也呈现出由线路旅游向以旅游目的地为核心的版块旅游转变的趋势, 这也是旅
游市场份额二次配置的绝佳机会。

中国旅游市场在21 世纪将进一步扩大,中国丰富的旅游资源将不断得到开发, 旅游产品结构将不断完善, 旅游产业规模将不断扩大, 发展旅游的大环境也会逐渐优化, 这些都为中国旅游市场的扩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二、对旅游市场营销的认识
旅游市场营销观念是旅游企业从事营销活动的基本指导思想, 核心是正确处理企业、顾客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旅游市场营销是指旅游产品或旅游服务的生产商在识别旅游者需求的基础上, 通过确定其所能提供的目标市场并设计适当的旅游产品、服务和项目, 以满足这些市场需求的过程,具体还可以分为景区旅游营销、酒店旅游营销、旅行社旅游营销等等。

旅游市场营销的目的在于使旅游成为人的本能需求将旅游产品销售出去, 使旅游产业成为制造快乐的产业,打造出符合旅游区域特点的特色品牌、产品与服务, 使品牌成为现代旅游的核动
力。

旅游市场营销通常包含旅游品牌营销、旅游体验营销、旅游网络营销、旅游整合营销、旅游互动营销等。

旅游市场营销的观念也由最初的以企业为中心的旅游市场营销观念过渡到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旅游市场营销观念, 进而发展到以社会长远利益为中心的旅游市场营销观念。

三、旅游市场营销发展趋势
(一)旅游消费需求总量迅速增大, 营销趋于多样化
据统计2001年我国国内旅游者为7.84 亿人次, 国内旅游收入为3522亿元人民币。

到2020 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次数将达到19.82 亿人次, 大致相当于每个国民一
年出游1.5 次, 国内旅游收入将达到30436.6 亿元, 相当于2020 年国内生产总值的8.7%左
右, 仅国内旅游的贡献就足以确立旅游业的支柱产业地位。

未来的旅游市场营销将针对各种类型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制定一系列的各类各样营销计划, 为庞大的
消费者群体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

(二)旅游消费和营销趋于个性化
追求看最多景点的走马观花式观光旅游逐渐转向追求舒适为主要目的的休闲度假旅游和体现个性审美的民俗文化、生态环保、体育健身等特色旅游。

出游方式也将从目前随团出游逐渐转向自行组织、自驾私家车的自助旅游和散客游。

旅游消费者也要求在旅游观赏风景, 体验地方特色的同时,从物质和精神上得到满足,得到自己希望得到的旅游体验。

针对消费者的需求, 旅游营销也将根据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去设计、生产和销售旅游产品, 甚至让消费者参与到产品的设计与生产中去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

(三)旅游信息化, 营销电子化
旅游信息化是数字旅游的基础阶段, 它通过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来改变传统的旅游生产、分配和消费机制, 以信息化的发展来优化旅游经济的运作,实现旅游经济的快速增长。

旅游信息化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旅游网站、旅游呼叫系统、数字化管理以及支持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

消费决策主要依赖于信息, 信息技术对旅游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旅游供给方面特别是旅游产品的销售(分销)体系。

旅游供给方(航空公司、饭店、目的地等)必须将产品信息准确及时地提供给可能的消费市场, 同时消费者又必须将购买意向反馈给旅游供给方, 传统的信息媒介主要是旅行代理商,信息技术的
介入极大地丰富了可供供给和消费双方选择的媒介, 同时大提高了信息传输的效率和准确性, 降低了信息传输成本。

当然信息技术在旅游业的应用又可根据旅游企业或产品性质的不同分为航空业、饭店业和旅游媒介机构信息技术应用几个方
面。

如LBS O2O等电子技术在旅游业中可根据顾客需要推销产品,定位顾客具体位置, 实现本地化、及时性的服务。

近年来, 随着我国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国内不少城市已经将“智慧旅游”当作服务民生、保障民生的一个关键点。

尤其是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旅游城市中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旅游业的运作模式, 对旅游业的营销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很多旅游企业开始进行旅游网站建设、旅游网站优化、旅游网络营销、旅游网站分析以及用户体验,电子技术逐渐成为旅游市场营销的一种辅助手段,为旅游市场开发了一个新的营销平台。

(四)旅游市场营销重点将从中间商转变向产品供应商
随着《新旅游法》的出台和网络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 对旅游业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样使得传统的旅游营销价值链受到了挑战。

旅游价值链的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开始由“一对一”的模式向网状的模式转变, 价值链开始演变为价值网。

即通过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手段将众多的旅游产品供应商、旅游产品中间商、客源地旅游者纵横交错地联系起来, 从需求预测、产品设计、企业采购、生产组合、分销代理到客户服务, 实现了整个过程的良好协作。

这样一来, 旅游供应商不仅可以与多个旅游批发商协作, 还可以跳过旅游中间商协作直接向旅游者进行销售, 营销重点也将转移到旅游产品供应商。

四、我国旅游市场营销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要求旅游企业的生产经营导向由计划转向市场但就我国大多数旅游企业而言, 在营销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一)忽视售后服务
现代旅游市场营销中, 旅游产品是一个包含核心产品、有形产品和附加产品的整体概念。

它不仅要求要给予旅游者生理上、物质上的满足, 而且要给予旅游者心理上、精神上的满足。

这就要求旅游企业把游客视作“上帝”并为之服务, 否则必将被市场所淘汰。

现在绝一部分旅游企业都没有一个较好的旅游产品售后服务体系甚至许多旅游企业认为这根本没有必要
(二)科技含量低, 系统性不强
没有把网络技术的优势充分运用到旅游市场营销当中去。

缺乏高质量、高品位的旅游营销策略。

没有高科技的旅游营销支持, 会制约旅游业的规范化、智能化、信息化和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三)忽视旅游形象
旅游形象问题已成为各地一个较为头痛的普遍现象。

而营销的主要诉求又是要将充分反映实际特色的旅游形象提炼出来, 通过有效的营销手段传播给目标受众。

近几年国内旅游企业在大力推销自身的形象特色时, 由于没有认真分析旅游目的地的文脉与地脉, 不能充分根据市场需求来科学设计具有鲜明特色和吸引力的旅游形象,以致于促销经费花了不少,游客量却上不来, 旅游淡、旺季差异性极大, 形象宣传口号雷同等等现象比比皆是, 更不用说打造旅游品牌了。

(四)短期销售
中国的很多旅游企业追求的是短期的销售目标, 而不是长期的营销目标。

一些旅游企业的管理中还不是很熟悉旅游产品策略、旅游价格策略、旅游销售渠道策略、旅游产品促销策略之间微妙而又复杂的关系, 不太根据消费者需求心理去选择适合的推广对策、促销载体。

旅游市场营销战略与营销计划尚停留在初级阶段, 不能深度挖掘, 更不用谈什么旅游市场营销计划控制、旅游市场营销成本利润控制、旅游市场营销信誉控制和战略控制。

即便是对于推动作用较大的节事活动与公关活动的策划设计和执行方面, 也是如此。

(五)规章制度不健全、执法不严格
完善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执法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但目前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恶性竞争,比如低于成本价竞争、高回扣、买卖房价和强拉客源等现象;二是执法不力,主要是地方保护主义在作怪;三是管理不严,不能给顾客提供一个安全的旅游环境
五、旅游市场营销专业发展前景
市场营销学是比较实用的类型, 在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今天, 对于作为独立经济实体
的企业、公司, 如果没有专业的市场营销人才,以科学、现代化的营销手段来“做生意” , 肯定无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

旅游市场营销方向专业继续阅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