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年高校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2021年高校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高校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
孙冰,张福军,蒋冰
摘要本文在遵循多维性、导向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的基础上,从思想道德素质、学术科研素质、社会实践与文体素质等三个方面入手提出了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并按照“前—中—后”的思路提出了综合测评的实施要点。

关键词研究生;
综合素质;
测评体系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JGXM_HLJ_21331)
作者简介孙冰(1972-),女,山东掖县人,管理学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创新管理、教育管理;
张福军(1983-),男,河北丰润人,社会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蒋冰(1982-),男,黑龙江绥化人,工学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体系的日益完善、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教育事业也实现了跨越式的飞速发展,中国已由研究生教育的小国迅速跨入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的行列。

作为我国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

为了确保研究生培育质量,对其综合素质进行客观、系统的评价是一项必要的管理环节。

因此,构建一套科学的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是我国稳步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长效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

一、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本文认为,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

多维性。

即测评内容维度上,要涵盖研究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学术科研素质、社会实践与文体素质等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测评主体维度上,要综合院系评价、导师评价、同学评价和自我评价等多层面评价意见;
测评时间维度上,要体现分阶段、动态性,即连续地、动态地将各阶段的测评结果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以全面反映出研究生的个性和素质。

导向性。

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应围绕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从综合素质的基本内涵出发,考查研究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状况。

即不仅关注理论课程成绩,还应关注实践能力的培养;
不仅重视智育评价,还应考查德、体、美育的综合发展;
不仅注重研究生的共性发展,还应鼓励研究生的个性张扬。

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综合素质测评指标的设置必须分层次、分类别,将相关性较大的测评指标整合归类,使测评指标体系能全面反映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并使测评标准具体化,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同时,为了使评价结果更加科学,要注意定性与定量的有机结合,即在运用定性分析时辅以量化手段,以增强定性分析指标的可测量性;
在定量分析中辅以定性说明,以使量化指标含义更明晰。

客观性。

客观性原则要求测评指标体系体现一般性和特殊性的结合。

其中,一般性要求根据高校和学科点的实际情况、研究生的实际素质,按照研究生培养的一般要求,设计出每一个研究生通过努力都可以达到的"测评指标;
而特殊性则要求按照研究生培养的高端要求,设计出少数研究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测评指标。

激励性。

通过与他人的测评结果进行横向比较,研究生可以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
通过将历年的测评结果进行纵向分析,研究生也可以看到自身的长处和短板。

另外,研究生综合测评结果通常要作为奖学金评定、优秀表彰、国际交流人选的评判依据,类似的物质奖励或非物质奖励的获取与否,也将对研究生产生直接的激励作用。

二、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构成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等文件精神,在遵循上述原则的基础上,笔者从思想道德素质、学术科研素质、社会实践与文体素质等三个方面入手构建了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

(一)思想道德素质测评指标
思想道德素质主要指人在思想意识、道德行为、政治态度、法纪素养等方面具有的符合时代特色的基本品质。

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质测评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素
质测评与道德素质测评两部分。

其中,政治素质包括政治态度、政治学习和党团荣誉;
道德素质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政治素质测评。

政治态度测评基本内容为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坚持原则,有上进心。

政治学习测评基本内容为认真学习各种政治理论,参加学校、院系、党支部、班团组织的政治学习、形势政策学习和各种教育活动。

党团荣誉测评基本内容为研究生获得的各种荣誉称号,包括优秀党员、党务工作者、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等。

可按获奖级别分别计分。

以上测评项目可由研究生本人自评打分,由基层学生管理部门进行审核认定。

道德素质测评。

道德认知测评基本内容为具有强烈的社会公德意识,关注社会道德,熟知各种社会道德规范,熟悉校规校纪和学术道德规范。

道德情感测评基本内容为具有人道主义情感和正义感,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道德情操高尚,懂得自尊、自爱。

以上两个测评项目可由研究生本人自评打分,由基层学生管理部门进行审核认定。

道德行为测评的基本内容为研究生参加公益活动的情况和获得各种表彰的情况。

在测评年度中,研究生参加公益活动应达到一定的学时;
学时越多,该指标得分越高。

(二)学术科研素质测评指标
学术科研素质主要指研究生通过课程学习必须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科研综合能力。

学术科研素质测评主要包括学习学术活动测评和科研素质测评两部分。

学习学术活动测评。

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情况测评基本内容为学位课、专业课、实践课等课程学习情况。

该指标的分值为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成绩按照学分进行加权平均的结果。

参加学术活动情况测评基本内容为研究生在测评年度参加校内外各类学术活动的状况,要求达到规定的次数。

参加次数越多,指标得分越高。

科研素质测评。

研究生发表的学术论文主要包括以下类别第一类,SCI、SSCI、EI、ISTP、ISR收录的期刊论文,或其他国际刊物发表的论文;
第二类,在国内核心、一般期刊发表的论文;
第三类,在国家级报刊的学术、科研、理论版发表的论文;
第四类,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省级以上)论文;
第五类,校级学术论坛获奖的论文,被收录到论文集的论文。

可按论文类别设置指标分值。

研究生出版的专著主要包括研究生独立出版、参加编著的学术著。

相关主题